《小儿外科儿童骨折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外科儿童骨折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儿外科儿童骨折治疗技术操作规范肱骨牌上骨折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适应证】1.骨折移位明显,肿胀不重者。2 .手法复位后不稳定者。【禁忌证】1.肿胀严重者。3 .复位后骨折稳定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宜选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4 .手法复位,一助手固定上臂,另一助手牵拉前臂,术者应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先纠正侧方移位后用手指将下折端前移对位,逐渐屈肘关节于40-60位置。5 .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无菌消毒,敷无菌巾,经肱骨内外牌交叉钻入克氏针固定。6 .打一功能位石膏托固定。【注意事项】1.内牒克氏针钻入注意防止尺神经损伤7 .双针交叉部位一定要在骨折线以上,井穿透对侧骨皮质。8 .可
2、选用经外侧双针平行固定法。肱骨牌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应证】1.合并血管损伤的肱骨牌上骨折。9 .开放性肱骨牌上骨折。10 陈旧性移位骨折。11 经手法复位失败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宜选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2 .皮肤切口一般经挠侧后外侧切口,如要行血管检查可行肘前S形切口。3 .切开皮肤及外侧肌达骨膜,行骨膜下分离,即显露骨折端,清除积血,如陈旧性骨折要以骨膜剥离器清除骨痂复位。如前路手术检查肱动脉被骨折近端挫伤,仔细从骨端分离后,骨折复位克氏针固定后再处理血管。如血管内膜损伤需要切除损伤段行血管吻合术。4 .骨折复位后经肱骨内、外牌交叉钻入克氏针,要求克氏针必须固定于对侧骨皮质以求
3、稳定。5 .术后功能位石膏板托固定46周。【注意事项】1 .术后给抗生素57d防止感染。2 .术后抬高患肢。3 .术中经内牌穿针防止尺神经损伤。4 .骨折愈合后46周拔除克氏针,开始行功能康复训练。肱骨外疏骨折切开复位术【适应证】5 .111型翻转移位以及I1.型复位难以达到解剖复位者。2 .陈旧性移位骨折。【操作方法及程序】1.可选用全麻或臂丛阻滞麻醉。3 .行肘外后侧切口。4 .切开后即可见骨折移位情况,施行复位。陈旧性时间久者,由于翻转移位造成伸肌腱挛缩,应予以适当松解,但不宜松解过多,以防肱骨头血运障碍而坏死,或影响骨折愈合。5 .用克氏针固定,一般以2枚为宜6 .术后石瓷托固定4周。
4、【注意事项】1.术后给抗生素5-7d7 .术后抬高患肢。8 .术后4周摄片骨愈合拔除克氏针,练习关节功能9 .切口靠前可能损伤骨间背侧神经。10 整复后,内固定前注意观察滑车关节面是否平整。股骨干骨折牵引疗法【适应证】1 .闭合性新鲜股骨干骨折。2 .无血管损伤者。【禁忌证】1.开放性骨折。3 .陈旧性骨折。4 .合并血管损伤骨折。5 .多发性骨折。6 .股骨下端牌上骨折,有移位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根据不同年龄、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选择不同牵引方式。2 .牵引后57d用床边X线机检查对位情况,并及时调整位置,力争对位对线满意。3 .对位对线满意后局部可用小夹板辅助固定,但要松紧适度,密切
5、观察足趾血运。4 .2-3周后如需要可更换微人字形石膏固定。【注意事项】1.牵引中要密切观察足趾血运变化,尤其采用悬吊皮牵引的患儿更应重视。2.并发神经损伤的多为挫伤,应观察其恢复情况,一般3个月如不恢复,经电生理检查后决定是否手术探查。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适应证】1.开放性骨折。2 .多发性骨折。3 .合并血管损伤的下1/3骨折。4 .陈旧性移位骨折。【操作方法及程序】1.宜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手术。2 .1/3及中1/3股骨干横折可选用髓内钉固定。3 .中1/3粉碎性骨折、斜折选用钢板内固定。4 .下1/3骨折,特别是股骨踝上骨折可用双克氏针交叉固定。5 .术后中上1/3骨折宜打股人字形石膏固定,下1/3骨折可打高位膝上石膏固定。【注意事项】1.由于小儿多动,无论是加压钢板或带锁髓内针固定均应加石膏外固定。6 .术后宜放置引流管引流,48h拔除。7 .术后注意足趾运动及血运。8 .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9 .拆除石膏后逐渐开展功能训练,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10 年龄较小儿童注意观察有无肢体过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