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论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858962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立足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立足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立足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立足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立足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立足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足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立足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摘要:通过九年级一节历史复习课中得到的认知和启示:课堂教学活动应依据每节课的课时目标来具体设计,且具有可操作性,以便于师生实践、评价。如此,有利于学生学习、提升课效。本文并参照经济管理一模式,设计5W1H式的教学活动参考模式。关键语:课时目标、可操作性教学活动、5WlH0引言: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提升课效?通过一节历史复习课得到的启示。本文由此展开。九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教学任务在3月初已完成。而本学期的研修任务还没有完成,本人只能设计研修历史复习课了。因为九年级历史下册内容刚刚结束,本着“趁热打铁原则,研修课内容就定为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

2、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的复习。研修主题为大单元下历史知识的整合。研修课是在3月22日,九(10)班完成的。课后,我组教师即时点评。老师们都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给予本人今后教学很多的帮助和启发。其中甲乙两位老师的意见,引起本人对本次研修课的再次回味与深思。本文就是对两位老师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探讨的详细呈现。甲老师:本节课是有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建议把美国的历史发展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归纳为独立的美国、统一的美国、创新的美国、富强的美国和霸道的美国。引导学生对美国发展史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为了更好的说明,我把本人的教学设计片断在此分享给读者。本课是一节历史

3、单元复习课,在新课的基础上,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一个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归纳,并与之前的相关知识做一个适时的比较(主要采用列表格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设计本课的课时目标时,本人定为以下几点:1 .完成对本单元的知识梳理;2 .通过表格对比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3 .感悟美国、日本、俄国三国的发展史,对中国发展起到怎样的借鉴作用?基于本课的课时目标设计(见上),没有引导学生对美国的发展史进行全面的概括。在复习计划中,预定在完成第一轮知识梳理之后,进行专题复习时,设计大国关系中会有美国发展史的归纳。若是,在本课涉及到这一块,那么,除

4、美国之外,是否还要概括日本的、俄国的发展史,特别是俄国后来演变为苏俄及苏联。如此一来,本课的知识量过大不说,复习体系庞杂不提,能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还得另说。本课是一节单元复习课,本人的课时目标设计只落在单元知识的建构上。但甲老师的建议对以后复习美国发展史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方向。由此,本人想到一节好课,好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定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叶澜教授提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一是有意义;二是有效率;三是生成性;四是常态性;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提出有效课堂的六个标准是:一是行为的明确性,即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明确;二是方法的多样性,即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调

5、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是否有效;三是任务取向性,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活动是否是围绕教学任务而进行的;四是富有启发性,即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否启而得法;五是参与性,即在课堂教学中,班上的学生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六是及时评估教学效果,即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从中,不难看出,完成预设的课时目标,亦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从本课的基本流程及学生反馈来看,课时目标基本达成。当然,许多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标准。多人多观点,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以上,也是我个人的观点,一家之言而已。乙老师:本

6、课的学生表现与以往九年级班级相比,参与度广,活跃性强。这是一处亮点。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学生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具体化,让学生有事可做、有问可答。对于乙老师的点评,在课后,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和借鉴。其实,之前,在九年级上课,我有着与老师们一样的感受与烦恼一一毕业班的课难上,学生调动不易,课堂氛围沉闷O在设计这节课教学活动时,我努力思考怎样去调动九年级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来?经过反反复复的推敲,最终确立以下设计方案:学生活动设计肯定要接地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且大部分知识能够自主学习达成。假若达成不了,则与小组合作努力完成。结合本单元知识,本人设计了几份知识对比表格

7、,展示如下图一、图二、图(图一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图二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图三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法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可以了解事物之间的异同,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在新课学习的基础上,对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进行对比,为进一步分析两者一成一败的原因打下基础;对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进行对比,学生从历史的宏观角度了解美国的发展强大离不开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两大要素,为以后美国的富强、霸道行径的学习埋下伏笔;对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国家进行不同的改革,主要依据的是国情,学生树立确立改革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

8、进,不断创新的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梳理基础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建构知识的同时对同类知识进行比较,延伸学生的课内知识,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可以通过自己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课堂上有事情可做一一注意力集中、提高课效;学生有问题会答形成教学上跳一跳,可以摘桃子的现象。面对通过努力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还是乐意举手展示的,这样一来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就不难了。由此深思,历史课堂上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才能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不让他们有负担的、被动的去应付?结合我们历史课堂上的常态教学,本人认为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

9、动有利于学生课堂活动的开展。什么是可操作性教学活动?曾记得看过一个经济案例。PDCA循环法是一个科学的程序运作,在西方最早是由美国质量专家戴明博士倡导,他是针对质量管理所提出的一个科学的程序运作。这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修正再执行(ACtion)。下面我们提供一种X区冷饮市场调查的实施方案:1. Plan:制订一份周全的计划。本阶段你要明确六个问题。这六个问题简称为5W1H。(1)为何制订此计划?(Why?)(2)计划的目标是什么?(What?)(3)何处执行此计划?(Where?)(4)何时执行此计划?(When?)(5)何人执行此计划?(W

10、ho?)(6)如何执行此计划?(How?)2. Do:计划好后,着手将项步步目一向前推进。3. Check:在进行市场调研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检查,看项目的推进是否按原先的计划进行?当中有无纸漏和出现偏差?4. Action:针对你的检查结果确定你的行动。这个案例,颇有启发性。由此及彼,联系教学课堂,进行对比,可以拿来一用。依据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PIan中的5W1H可以这样来设定:1 .课时目标的设定(Why?)2 .依据课时目标,设计可操作性教学活动(What?)3 .什么情景下实施活动(Where?)4 .什么时候开展教学活动(When?)5 .由哪位(些)同学参与(Who?)

11、6 .如何完成此活动(How?)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设计教学活动,是不是更加的具体、易于师生的理解和操作?当然,之后的Do、Check.Action环节可以在课间或课后依次展开,类似教学过程中的检测、反思、提升和拓展环节。在本人看来,可观察、可检测的活动就是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每堂课的教学活动应该紧扣课时目标,两者有机结合,不能形成两张皮,否则,就谈不上什么课效。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曾认为“金庸以他一个人的功力,就让武侠小说进入了千家万户的普通生活。一个小说家,一个文学家,你成功的标志,是什么?是你的人物,你的语言进入日常生活,进入日常语言。同理,一堂历史好课,应该重视每一节的课时目标设计。依据学

12、情,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使之可操作,可检测。长期以往,坚持每节课的设计都是如此,课效就会慢慢显露深入人心。这样一来,每节历史课才会成为学生的学习园地,成就学生们的成长。在本次研修课过程中,还设计的一个问题联系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转换思维角度,从学习者变换为出题者的立场。若你是出题人的话,你会出哪些题目考察本课的相关知识?问题一抛出,就引起了学生的巨大兴趣,出乎意料的参与的学生特别多,甚至有的同学为了赢得一个答题的机会,不断地做出吸引老师注意力的举动。我就被一个打响指的同学成功吸引,把其中一次答题的机会给了这位同学。在这里暂且不论他的响指行为在课堂上是否得当,从另一角度想一想:他的行为从侧面反

13、映了他对参与此项活动的急切心理。而这种急切心理在课堂上可以说是很好的表现,展现了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则是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保障。由此可见,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是“看的见,摸的着。学生易操作(摸的着)、教师易检测(看的见)。在我看来设计一项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对学生们的学习起到推动、激励作用;在课堂上易调动学生学习劲头,形成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只有扎扎实实的立足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设计好可操作性教学活动,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好的服务学生,更好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服务。回忆最近学习内容,更有深刻感悟: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勇于承担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的智力支持而奋斗!参考文献网络文章类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著作类齐瑞编图解质思维导图中国华侨出版社,第322323页。蒋连根著金庸自个儿的江湖上册东方出版社,笫19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