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docx(5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育学讲义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教育和教育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到教育开展与社会各因素关系密切;2、对小学教育的根本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形成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态度;3、初步掌握教育理论学习的根本方法。教学重点:教育学开展的根本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意义。教学时数:2课时导言:*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教育的问题,学会用教育的眼光看教育的问题。第一节教育学学习的意义、目标与方法一、本学科的意义(一)增强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根基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过去的教育工作中的摇摆不定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理论上的偏差
2、导致的教育实践的盲目。如,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常常取其一而无视其他,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的时候和文化功能的时候,无视教育的经济功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又无视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常常以教育的社会功能代替教育的个体功能,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而无视了个性,等等。所有这些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教育理论上的偏颇有着很大的关系。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有了教育理论的正确的指导,教育实践就可以少走弯路,教育工作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反之亦然。教育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形成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办事的观念和行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教育实践。(二)有助于学好其他教育学科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根底学科,它反映了小学教
3、育现象中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对小学教育的根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只有以这些根本规律为指导,才能有助于师范生掌握之后的其他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三)有助于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广阔的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源泉。广阔的一线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总结出教育教学的规律,使教育理论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地密切。二、本学科的内容结构本学科主要包括三局部的内容:第一局部是教育概论,介绍教育概念、教育学的开展、教育与社会及个体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根本因素等,该局部为教育学
4、理论的最根本的局部。第二局部为教学论,主要介绍三、本学科教学目标(明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想)1、掌握根本的教育常识和教育原理2、初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3、掌握一些处理教育问题的简单方法4、初步学会用教育的观点去考察教育的问题三、具体学习方法指导1、认真听课,掌握根本理论2、深入思考,理解教育原理3、加强课外阅读,广开视野4、充分利用自己的成长经验,帮助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5、认真观察,尝试应用教育原理*教育是事业,需要奉献;教育是科学,需要钻研;教育是艺术,需要创新。吕型伟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开展(一)教育学1、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及其规律2、教育学的开展历程:从几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看开
5、展阶段作品作者时间价值著名观点萌芽学记孔子弟子整理出先秦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思结合、温故知新雄辩术原理昆体良约35-95年古罗马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形成阶段大教学论夸美纽斯1632年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专著、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科学教育学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177618411806年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旧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传统教育的代表学校与社会杜威1859-1952实用主义的代表新三中心:学生、经验、活动教育学凯洛夫马克思主义科学教育学现代教育学教育过程布鲁纳1963年教育目标分类布卢姆1956年教学与开展赞可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1
6、970年(二)区别几个概念1、“教育学和“小学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小学教育学是在教育根本理论的根底上,揭示小学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和”教学“教育广义的指一切对人的影响,狭义指学校教育,包括思品教育和学科教学;“教学特指学科教学。3、“教书”和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常指学科教学,“育人”指对人的思想品质的影响。“教书和“育人”就象一张纸的两面,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斯宾塞)没有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学,即使教师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其各方面的影响也会以隐性的方式产生。而且,可能负面的影响更容易表现。4、“实用”
7、和应用教育学是理论学科,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教育学为我们提供的是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原理,指导我们的教育方向。不是提供具体事件的具体的解决方法。所以,不能简单地以教育学能否直接提供应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来认识教育学的实践意义。第一章教育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教育的产生与开展的历程,理解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初步形成教育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所制约的认识。2、使学生懂得教育的根本职能和它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好师范专业和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重点:教育的含义教学难点:教育的社会性教学时数:4第一节教育的概述一、教育
8、的概念(一)“教育”广义的含义一一是但凡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1、指影响的过程:“你的孩子真有长进,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2、影响的结果:“我从这部电影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3、影响的方法:“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二)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一一有目的、有方窠、有组织的影响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三)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二、“教育”的词源分析1、西方词源(英文)Educationn.Educatev.(拉丁语)E-d
9、uc6re(出)E-duc6re(引导)2、中国词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孟子日:父母具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字的意思:左边上部“爻”代表经典的内容,下边“子”是孩子,右边上部卜”代表棍棒,惩罚和约束孩子不良行为,右边下是“手”,即成人手持器械,催促孩子学习经典的内容“学”字的意思:孩子在一所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育:象形文字中“育”的左边是女字,右边是一个倒立的孩子。也表示“妇女生育孩子,这里也有产出、引出的意思:子形倒立,是孩子未生出时的状态。3、中西方“教育”的
10、差异西方中国育内发论外烁论方法(注重引导、启发心智)(强制灌输)教育内容宽泛(崇尚自然)儒家经典(崇尚书本)三、教育的要素教育是一个由人、财、物、事所占据的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一)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二)学习者(教育对象)学习者凸现出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学习者表达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三)教育媒介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和教科书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要求:教育中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统一(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J教的活动(主导活动)教
11、育活动,学的活动(主体活动)四、教育的形态(一)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二)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教育活动。自我教育:个体在思想上对自身进行的教育活动。(三)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农业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教育)、工业
12、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当代教育见教育的历史开展)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开展一、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1、根本观点:教育是由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表达神的意志,使人傍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熹:人天生就被赋予仁义礼智等本性,但个人气质不同,有的人不能明白和保全自己的本性,一旦有聪明睿智并能保全自己本性的人出现,上天就会派他做众人的教师,以帮助众人恢复本性,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人以及司徒、典乐等职位出现的原因。即教师的出现、教育的产生,都表达了上天的意志。2、评价:限于当时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和认识水平,不能正确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二)生物起源说1、根本观点,人类教育发源
13、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勒图尔诺(1831-1902)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沛西能(19871994)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开展的本能需要。2、评价: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异,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三)心理起源说1、根本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孟福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
14、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开展。”2、评价,把全部教育归于无意识状态下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的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于教育之外,走向极端。(四)劳动起源说1、根本观点*(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2)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开展为条件的。(4)教育的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教育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5)教育是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随着社会和人的开展而发生变革。2、评价: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突出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本质区别一一意识性。二、教育的历史开展过程四次革命时间作用文明进程教育开展工具制造革命250万年前使人区别于动物原始文明原始教育农业革命1万年前使人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农业文明农业教育工业革命200年前使人类产生从手工业生产变为机器生产工业文明工业教育知识革命50年前使人类消费从物质消费向知识消费转向知识文明信息教育(一)原始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点,1、教育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没有专门的教育活动,教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