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落实《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循落实《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遵循落实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24年10月12日印发,这是工界重磅消息,于全社会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消息,它事关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使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更近、更高水平的目标。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一晃七年,这项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一,产业工人
2、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其二,“技能宝贵”的价值观已成共识,“技高者多得”的分配制度亦呈普遍之势,而“工匠精神”更在全社会扎根开花。其三,产业工人的“主人翁”感觉更强了,真正成为“宏大叙事”中的主角。其四,2022年1月施行的新修订的工会法将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明确为工会组织的法定职责。“产改”入法,说明它具有长期性,可以持续走深走实,可以从成功走向成功、从收获走向收获。所以值此金秋,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关键时段,我们又见意见出台。细读意见,既感到“曾相见”,也感到“新意来”意见仍然遵循方案的总体思路,但又突出地将“发展
3、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作为一个大的方面展开,使“主人翁地位”更加坚实清晰地落在民主权利的制度安排上,还指向“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老业务”,显示“产改”的法定性、继承性,以及“深化性”。如具体关于厂务公开,方案中是“推进”,而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深化”。方案的改革目标是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而意见的“总体要求”提出“三感”:通过深化“产改”,使产业工人“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在坚守“宏大”的同时,更尊重产业工人的利益诉求,这就是“新意”,也是满满的诚意。我们已知,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感”需要充实和保
4、障,对照这里的产业工人需要增强的“三感”,可知要求是提高了,且更有针对性。亦即,要使产业工人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不仅是建功立业的中坚,也是收入的中坚力量。意见第六章就眉目清楚地标题为:“维护劳动经济权益,增强产业工人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这部分第十四条写道:“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具体是“坚持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并提出要“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为重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探索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股权激励等”。这都是对方案的深化,将方案中原有的信息凸显出来,令人一目了然、了然难忘。让产业工人中产化,
5、从现在起,可以有这样一个理想了!意见的“总体要求”还明确提出“深化产改”的主要目标之-:要使“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OO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评选省级工匠,广东从2016年就开始了,走在全国前列,至今共产生110名“南粤工匠”。2018年起,全国总工会、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大国工匠评选活动,两年一届。至今广东也产生了乔素凯、张路明、母永奇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继评选“南粤工匠”之后,
6、广东各地市跟得很快,也纷纷推出市级工匠,有些地市还推出区县级工匠。近4年来,深圳市宝安区总工会评选出“宝安工匠”80名,其中石岩街道就有18名,堪称“工匠一条街”,成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保障,也是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尖锋力量。这都是我们“曾相见”的故事。评选工匠,初旨还单纯在于“弘扬工匠精神”,后来也有意将其作为赋能“产改”的举措,以工匠精神型塑产业工人队伍的灵魂,以宣传表彰活动促进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以工匠技能带动产业工人整体技能提升,将工匠与劳模资源并轨,一起开展宣讲活动,一体成立“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等等。这些,都“曾相见”;现在,又明确写入“深化产改”的意见中,将或限于局
7、部或时效中的创新动作变成普遍和长期的规定动作,使我们做起来更有依据、更有信心、更有成效、更可考量。这,就是“新意来”。意见中继往开来的“新意”还有很多。如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创作出版、制作播出更反映产业工人风貌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等社会公益阵地作用,面向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普惠制、普及性技能培训服务、推进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加强巾帼工匠培养,等等,都是我们已经有了创新实践的,或正欲谋划有为的,或亦曾灵感一现想做的,可看到它们转化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意见,作为南粤工会人,我们既高兴,也有压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