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ppt(4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2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症(OP)是世界范围内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流行病。在美国,约2000万人患OP,中老年妇女中有 25%患有OP,每年大约有150万人由于骨质疏松而造成骨折,每年用于治疗此病的费用高达100多亿美元。在日本,60岁以上妇女有50%左右的人患骨质疏松症,中老年妇女中有25%患有骨质疏松症。在我国,1997年底,60岁以上的1.2亿人中,OP的病人40005000万人,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0%70%,男性为25%30%,WHO也把其列为中老年3大疾病之一。34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其
2、特征为单位容积内骨组织总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质变薄,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使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5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知识 骨骼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成为骨骼坚强外壳的皮质骨,一是骨骼内腔的松质骨,也称为髓质骨或小梁骨,这两种骨组成比例随部位而异,如股骨近端主要为皮质骨,而椎体主要为松质骨。6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知识 病理变化:骨由有机基质及矿物盐组成,骨的基本单位为骨单位。人的一生中,骨一直进行再建,先由破骨细胞将骨吸收,然后再由成骨细胞形成新骨,填充这些吸收间隙。骨单位约存活4个月,以后衰退,被新的骨单位替代。骨的吸收和形成在时间、空间和程度上密切相关。骨的再建受机械应力、激素和局部调
3、节因子所影响 7 皮质骨与松质骨发生骨质疏松时,其表现及进展有所不同。人在35岁左右,皮质骨骨量达最高峰,松质骨达高峰则略早,以后骨量逐渐下降。骨丢失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在50岁以后丢失最多,男性则在70岁以后。皮质厚度在男性减少较慢,每10岁减少2.5,在女性为10。50岁以后,每年骨丢失率平均为0.5。皮质骨骨量丢失呈持续性,骨小梁骨量的丢失在绝经后早期较快,以后减慢。随年龄增长,骨细胞逐渐减少,空骨陷窝数逐渐增加。89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疾病、药物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遗传等10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4、,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一般均在正常范围,但由于骨吸收增加,血清钙及尿钙亦可稍增加,血磷可升高。若血清钙和尿钙均降低,而尿羟脯氨酸增加。羟脯氨酸为骨胶原主要成分,尿羟脯氨酸增多,表明骨形成障碍。11 射线检查,骨量减少到30以上,X射线检查才能显示,故早期骨质疏松难于用X射线检查发现;又因为投照条件等的影响,误差较多。12 常规 X射线照片可显示管状骨皮质变薄,髓腔变宽,骨小梁数目减少,其间隙也增宽,骨密度明显减低。在缺少精密设备时,可借此粗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骨密度测定 13临床症状 主要为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以及呼吸系统改变 疼痛:久坐、长时间站立等保持固定姿势时加剧 腰背部疼痛局
5、限在棘突。固定后或23周缓解。有别于恶性肿瘤等;1415 背部疼痛:由于腰背部肌肉痉挛引起,患者一般不能准确对疼痛定位。后突畸形:骨折部有肿胀,皮下淤血。查体:对疑有脊柱骨折患者从上而下扪压棘突、骨折处棘突有压痛。16呼吸系统症状 脊柱后弯、胸廓畸形,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减少 身长缩短:由于椎体压缩和驼背所致,坐高与身长比例缩小 驼背曲度增加,膝关节挛缩也越严重1718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 骨质疏松症最早是pommer在1885年提出来,近十年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改变、骨质脆性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以及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质疏松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是一
6、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目前,针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是从激素因素和营养因素两个方面展开的。19 骨质疏松症约从4 0岁左右开始,骨骼逐渐衰老,骨量逐渐下降,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骨量出现快速减少。运动在老年人中(包括绝经后妇女)虽不能起到使骨质密度增加的效果,但可减少受力部位骨质丢失的速率。20 从营养因素来看,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是生物衰老的特殊表现。研究显示,补钙能明显延缓中轴骨和四肢骨的骨量丢失。21 适度的运动与峰骨量呈正相关,皮质骨约在3540岁达到峰值,约从40岁左右开始丢失,松质骨丢失开始时间约在35岁,丢失速度亦高于皮质骨,绝经后13年骨丢失速度增加,速度增加越快,骨密度下降越快
7、。也有研究报道,骨在整个生22 重要启示:适宜的运动可以使人体在青年时获得较高的峰骨量,并能有效地避免或减缓老年时期的骨量丢失运动对保持骨一生的生理强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方法之一。23 关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一般性机理的研究 在应用调节性激素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方面,有关研究报道中就指出,健身跑5分钟之后,雌激素分泌即增加。进行一般的娱乐活动45分钟,血中雌二醇即增加。功率自行车运动45分钟之后,血中总睾酮及游离睾酮均明显增加。24 我国学者指出,系统参加太极拳活动的老人,血浆睾酮水平大于对照组不常活动的老人。近年来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适度中等强度的运动,特别是各种力量训练,
8、可以使血雌二醇、睾酮水平明显升高,从而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促进新骨形成,使骨量和骨密度增加。但是长期进行大强度运动,特别是过度的耐力运动反而导致机体内雌、雄激素下降。中等强度的负重运动可增加老年人的腰椎骨骨密度,而大强度的负重运动则对老年人的骨密度有损害作用。25 钙是骨骼系统的重要营养元素,人体内 99%以上的钙存在于骨骼。缺钙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运动可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和在骨的沉积,对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防治作用。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可接受充足的阳光,使体内维生素 D浓度增高,改善胃肠功能及钙磷代谢,促进了体内钙吸收26 国外有一些研究报道,正常年轻人通过 6周卧床,则尿液中钙的排
9、泄量增多到正常人的 2倍。骨量与骨质疏松性骨折 最易发生的是髋骨、椎骨、前臂骨折 骨的力度与骨矿含量密切相关 足够的外力可引起损伤,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微小的外力可导致骨折。27废用性骨质疏松因素 负重对骨的生长和再建是一种机械性刺激,失去这种刺激,骨的生长和再建受到影响 肌肉收缩是主要的刺激,是维持矿物质含量最有效的刺激。28293031运动疗法的强度和时间 参加体育运动早,有可能获得的骨峰值越高,任何时候开始运动对维持一定的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健骨运动疗法每次运动时间一般控制在 30 6 0分钟,锻炼频率根据个体的主观感觉而定,以次日不感疲劳为度,一般采用每周 3 5次为宜。32 骨质疏松症患
10、者不宜进行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应进行低强度较长时间的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第 1周,要进行低中等强度的运动 时间可以从 20分钟逐渐增加,疏松患者也可进行间歇运动。运动频度通常为每周 3次,运动频度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 开始锻炼阶段最好隔日运动。33 运动疗法可作为一种安全手段用于维持和改善骨骼结构,但是目前人们仍未找到最有效的运动方式用以有效增加骨密度或保持骨密度,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3435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三大原则 补钙 运动疗法 饮食调节 对于老年人有效的治疗目的在于及早恢复活动和功能 可靠的功能有赖于早期而有效的制动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时间一般稍迟于普通骨折36 理论上有三种
11、情况可以造成慢性负钙平衡:钙摄入减少;钙吸收不足;钙排泄增加。这三种因素之间正常情况下由一种内在因素维持一定平衡。老年人钙摄入量大大减少,其净钙吸收率也明显减少。饮食钙为3mg/kg体重时,净钙吸收为零;若饮食钙量低于此值,则净钙吸收为负值。肠钙吸收与维生素 D及其在肝、肾的代谢产物有关。在老年人从食物中摄取的或内源性合成的活性维生素D均减少,同时因为肝、肾功能减退,维生素D代谢障碍,最后导致维生素D缺乏,并必然影响钙的吸收。37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可造成血浆蛋白降低,骨基质合成不足,新骨形成落后,若同时有钙缺乏,骨质疏松即会很快出现。维生素C缺乏也可使骨基质形成减少。酸中毒时,钙的排泄增加
12、。肉食过多,尿钙也增加。高磷饮食可使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增加骨量丢失。另外,吸烟过多,酗酒亦可使骨质丢失加快。高磷食物包括牛奶、奶酪、各类奶制品、冰淇淋、麦片、豆制品、花生、杏仁、巧克力和葡萄干等 38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防治 每日摄入0.81克钙可使老年妇女骨密度正常,但要在补充钙69个月后方有这种效果。我国人民膳食中钙经常不足,应多饮用年奶最好是脱脂奶来补充钙和蛋白质。条例不许可时,可多吃些豆腐,豆浆及海产品。补钙的同时应注意晒太阳或适当补充维生素(每日500010000国际单位)。多食用蔬菜水果可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已患骨质疏松症时可加用钙片 每日1克,加上膳食中1克,每天共2克钙。同时也可遵医医嘱用少量雌激素以减慢骨吸收的速度。男性可用少量甲基睾丸酮促进蛋白质储存。39 饮食中既要吃富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饮食,如牛羊肉、奶类、海鲜、豆类、鱼类等,又要注意吃淮山、党参之类健脾运脾的食品,使脾胃消化功能强健,营养物质充分吸收利用。另外,可选用胡桃肉、黑芝麻、阿胶等滋补保健品增强老年人的体质,保持一定的体重对骨质丢失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同时还应戒除烟酒。40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三级预防 选择适当的方法 控制运动量 (1)运动强度 (2)运动时间 (3)运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