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962301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楚海月(广东培正学院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830)2022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进一步明确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L纲要的出台,意味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由试点探索进入到全面实施的新阶段。这一两年,课程思政的落实与研究蓬勃开展,已成为当前高校最大的热点事件。但调查显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若干严重的误区,如不及时重视和纠正,很有可能让国家推进课程思政的预期目标走位变形。一、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误区(一

2、)缺少大体育课程观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是指一门学科的各种活动总体计划2。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缺少“大体育课程”观Q从知网上已有研究成果可见,目前大部分研究成果的研究思路主要局限在狭义的体育课程之内,只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范式上做文章。比如“乓球课程思政研究”“健美操课程思政研究”等等。虽然,这样的研究也不错,但只顾“课内”而失之“课外”,格局未免太小,必然会错失大量的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与时机,大大降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让三全育人中的全方位育人大打折扣。(二)线上体育课程思政研究不足一直以来,高校体育课程普

3、遍以线下的方式开展,但2022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高校线上课程建设实现了跳跃式发展3。时至今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了高校各学科的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合理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线上教学整个过程,对全方位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4。但调查显示,对如何落实体育课程思政,目前高校体育工作者的眼光与精力都集中在线下体育课,如何实施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课程思政的思考和行动严重不足,造成线上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和线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严重失衡的局面,让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严重滞后于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知网数据库上关于如何实施线上或线上

4、线下混合式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也佐证了这一点。(三)情景创设设计感不强把丰富的、实践性、体验式的思政教育活动变成空洞的、没有温度的理论说教,这是造成高校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传统式思政教育的重要原因5。“体验式”教育认为:教育者应依据德育目标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景,让被教育者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在反复的体验中积淀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6。调查显示,目前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也存在说教味太浓、情境教育设计感不强、个人体验不深刻、流于表面的弊端。实践中,很多教师所谓的体育课程思政,就是把以往正常的上课环节挂上一个思

5、政教育的名号。比如:让学生分组练习,就说是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组织教学比赛,就说是在培养学生勇敢拼搏精神;安排体能训练,就说是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诸如此类。如此不经过精心设计的情景、不能引发学生强烈情感触动的体验、又如何能够把教师们所提倡的价值观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意识。(四)缺乏进行体育育人功能的再挖掘研究显示,体育活动本身就具有培养人的平等、民主、公平、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不畏强者、勇敢自律等意志品质的育人功能,这样的育人功能是体育活动的“副产品”,即使不是教育者“有意为之”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正因为如此,如果不是教育者“有意为之”,体育活动实现了某些育人功能就不是教育者的功

6、劳,基于这一逻辑,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意味着教育者必须根据教育目的对体育育人功能进行“再挖掘”,如果缺少这一道程序,则意味着课程思政的失败。调查显示,一部分教师在没有付诸努力的情况下,言必培养学生某某精神,直接把体育活动本身所附带的育人功能直接说成体育课程思政的成果,这是对体育课程思政的严重曲解。(五)显性教育不深刻、隐性教育太单一调查显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显性教育不深刻,隐性教育太单一的误区。显性教育不深刻是指在显性体育课程思政中价值观输出不明显Q纲要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7。基于这

7、一逻辑,要做到价值引领,就必须要有明确的价值观的输出。调查显示,一些教师自以为的课程思政,其价值观的输出极为含糊。比如,一些教师在体育课程中以中国选手为例给学生介绍赛事片段,只讲解了其中的大概过程而不做任何点评,就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实践显示,这样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为,价值观是一种观念,一种看法,教师要输出价值观就必须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或点评,教师没有独到的见解和点评,也就不存在价值观的传递,没有价值观传递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必将大打折扣Q隐性教育太单一是指教师在隐性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路径不够丰富多样。理论上,隐性教育可选择的路径非常丰富,可以从教学环境

8、、教学道具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教师的妆容服饰、举止教态方面入手、还可以从教学案例展示上的价值取向方面入手等等。但调查显示,一些教师在隐性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思维太过刻板,通常只是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突出中国元素为主,其他方面则没有太多的作为,严重影响了隐性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Q二、产生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误区的原因(一)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探索实施初级阶级的必然现象调查显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之所以出现种种误区,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尚处于极不成熟的初级阶段有关。因为,课程思政在高校层面全面展开,是在2022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纲要之后,至今为止时间并不长,在全面实施,全体参与的情况下

9、,所出现的误区,是目前阶段实施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毕竟涉及面太广,在教师们的知识、学识、修养、格局又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体育课程思政的落实质量的统计曲线,必然呈正态分布Q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误区,只不过是目前阶段正态分布“中间高、两头低”中较低一头的表现罢了。(二)缺少成熟的实施模式借鉴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出现种种误区,主要是因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成果不足以凝练成一套兼具可行性与普适性的实施模式,以官方推动的方式供各级各类高校借鉴参考。纲要阐明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意义,整理了课程思政的元素,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和建议。但具体如何落实、以什么方式落实,落实到何种程度,是一个非

10、常个性化的事情,需要每一位一线教师自行理解、探索与把握。正因为没有成熟的研究成果可借鉴,目前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出现千校千面,良莠不齐、百花齐放的局面,也在情理之中。三、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对策(一)要有大体育课程观格局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想要做到全方位育人,必须要有大体育课程观。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包括体质测试工作、学校体育社团活动、阳光长跑、群体竞赛、校队训练等等,所有学校体育工作要素都是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这些工作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和育人时机。所以,在实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过程中,在空间维度上要考虑到是否兼顾了课内和课外,在时间维度上要考虑到是否兼顾了课前、课中和课后

11、。教师们只有胸怀“大体育课程观”格局,把所有的学校体育工作都纳入课程思政的视野,才能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二)重视线上线下两位一体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在疫情反复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上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已经是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新常态。加大线上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线上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模式和线上线下两位一体的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实现全方位育人不可缺少的一环。实践显示,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线上体育开学第一课;以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为主题的精彩体育赛事欣赏;以培养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体育风云人物介绍等等,都是线上体育课程思政的通用路径。(三)让课

12、程思政成为一种体验式教育资料显示,传统课堂学习的吸收程度为25%,而要求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的体验式学习吸收程度高达75%5o这说明,想要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让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必须是一种体验式教育。根据体验式教育的特点,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应该如下:首先,教师应该是根据体育课程的内容,精心设计一种情景,以教学内容为引导,引发出学生特定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得到某种教师预设的体验和感悟,然后在学生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有价值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观念Q只有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在体验中得出来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才

13、会深入学生的潜意识,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效果。(四)强调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要“刻意为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教育教育者经过精心设计的有意识、有预谋的行为,所以,教师要认识到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是需要“刻意为之”的“有为法”,而非把体育本身所独有的育人功能“窃为己有”的“无为法”。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体育课程各个环节的育人功能进行“再挖掘”,只有付出过一番努力之后,才能突显教师在体育课程思政中的价值。(五)显性教育要重视价值观输出,隐性教育要突出实施路径多样性在显性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方面,要重视价值

14、观输出。如:“健美课程教师给学生观看中国健儿在世界比赛夺冠片段后,点评说:健美比赛本质上是基因和人种的竞争,我国运动员能够在最顶级的世界比赛中获得金牌,这说明我们中国人的人种和基因都是非常优秀的,这块金牌,彻底打破了西方人基因优越论的谎言。”案例可见,观看国人比赛获奖不是课程思政的重点,观看比赛后教师独到的评述,也就是价值观输出才是课程思政的重点,显性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好坏,与所输出价值观的质量呈正相关。在隐性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方面,要重视路径多样性。任何文化,都包括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隐性体育课程思政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突出实施路径选择的多样性,而非刻板地认为只有案例展示中采用中国元素

15、这一种方式。比如,在器物层面,教师可以通过整洁的环境,得体的妆容服饰、凝聚着思政符号的教学媒介(音乐、道具等)等给学生以无形熏陶。在制度层面,可以通过建立奖罚分明的班规、举办公平公正的比赛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竞争意识和契约精神。在观念层面,可以在上课环境中悬挂横幅、格言,以及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等,让某些价值观不知不觉地深入学生的内心。四、结语2022年国务院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学校体育根本任务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阐述超越了就体育论体育的狭窄视野,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学校体育更大的期待8。全面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出现种种误区,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纠正,才能让高校体育课程与高校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构建三全育人的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