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_T2200-2023高原绿色勘查动态监测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_T2200-2023高原绿色勘查动态监测技术规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 73.020CCS D 10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22002023高原绿色勘查动态监测技术规范2023-12-27发布2024-03-01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目次前言Il引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与定义14总则14.1 目的任务24.2 监测对象24.3 工作尺度24.4 数学基础24.5 精度指标24.6 工作流程25资料收集与选取25.1 遥感数据选取25.2 资料收集26监测影像底图制作36.1 制作流程36.2 正射校正36.3 影像融合36.4 图像增强处理36.5 底图制作37遥感信息提取31.1 提取内容31.2 提取的方法和要求38
2、实地核查48.1 实地核查对象48.2 实地核查方法及要求49 质量检查410成果编制410.1 工作报告编制410.2 图件编制411成果提交511.2 成果图件511.3 工作报告5附录A(规范性)矢量属性结构6附录B(规范性)绿色勘查动态监测记录表14附录C(规范性)绿色勘查动态监测工作报告编写提纲17附录D(规范性),绿色勘查动态监测要素图示说明18参考文献20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地质
3、调查局、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皮英楠、郑振华、范文科、祁发龙、赵伟、马世斌、李生辉、蔡恩琪、云启成、张焜、李宗仁、彭玺、杨雪松、周瑾。本文件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监督实施。随着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对我省地质勘查项目绿色勘查工作实施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并结合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交通、景观特征以及生态环境薄弱性,不断精进管理模式,引入了卫星遥感+无人机+实地核查的“天空地”绿色勘查监督管理技术方法,开展了绿色勘查动态监测工作,为绿色勘查全过程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为进一步规范和统一绿色勘查动态监测工作,特制定了本规范。高原绿色勘查动态监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原地区地质勘查项目
4、绿色勘查动态监测的资料收集与选取、监测影像底图制作、遥感信息提取、实地核查、质量检查、成果编制、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域内开展的所有非油气地质勘查项目(包括各级财政出资项目、商业性项目)绿色勘查动态监测范围。矿业权地质勘查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H/T9009.3-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数字正射影
5、像图DZ/T0266-2014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技术规范DB63/T1887-2021青海高原绿色勘查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高原绿色勘查动态监测指应用多平台、多时相、多源数据对高原不同微景观区内各非油气地质勘查项目探矿工程及附属设施要素(便道、驻地)的时空变化进行监视与探测。3.2遥感动态监渊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不少于监测年度的三期(地质勘查年度工作实施前、中、后期)高分影像数据,对地质勘查项目年度内因各类探矿工程施工(前、中、后期)造成环境扰动及环境恢复治理的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工作。3.3实地核查采用人工实地核查、无人机航拍手段对地质勘查项目区内遥感动态监测中存
6、在的疑问(图斑)开展野外实地核查工作。4总则4.1 目的任务在非油气地质勘查项目区范围内,对因各类探矿工程施工造成的高原生态环境扰动及环境恢复治理情况,以遥感动态监测和实地核查为基础,开展绿色勘查动态监测工作,获取地质勘查环境现状及变化的客观基础数据,为绿色勘查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支撑及决策依据。4.2 监测对象4.2.1 1监测地质勘查项目区范围内年度工作实施(前、中、后期)过程中所有探矿工程的位置、所属高原微景观区及变化情况。4.2.2 监测地质勘查项目区范围内与地质勘查工作实施紧密相关的便道、各类场地等附属设施的分布、所属高原微景观区及变化情况。4.2.3 监测地质勘查区项目范围内因地质勘
7、查活动受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恢复治理现状。4.3 工作尺度为以达到清晰、准确辨别所有探矿工程及附属设施为目的,应优先采用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遥感数据,并基于原始影像分辨率进行信息提取。4.4 数学基础制图坐标系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3。分带;地质勘查项目区跨带时,应作跨带坐标转换,以区域大的投影为准,相邻投影带进行换带计算;影像应保持原始影像数据的最优分辨率。4.5 精度指标监测影像底图应严格满足绿色勘查动态监测应用需求。具体精度指标如下:a)遥感影像图平面精度与接边精度应按照CH/T9009.3,6.6
8、.2规定执行:b)图廓线的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的绝对值应按照DZ/T0266,6.1.3要求执行;C)信息提取图斑与影像套合误差控制在2个像素内。4.6 工作流程绿色勘查动态监测的工作流程包括资料收集与选取、监测底图制作、信息提取等遥感监测部分和实地核查、质量检查、工作报告编写及调查成果图件编制、成果提交等。5资料收集与选取5.1 遥感数据选取应优先选用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遥感数据,影像中云、云阴或积雪覆盖应控制在5%以内,且不得影响遥感信息提取,影像清晰、反差适中、不偏色,影像获取时相应与绿色勘查工作实施相协同,至少需保证地质勘查项目年度工作周期前、中、后三期次。5.2 资料收集收集监测年
9、度地质勘查项目各类信息,包括地质勘查项目部署范围、工作及工程施工布设位置、类型、规模、地质勘查项目区内地形地貌信息以及与绿色勘查内容有关的研究报告、图件、文字资料、数据表格等。6监渊影像底图制作6.1制作流程包括正射校正、影像融合、图像增强以及拼接、裁切。6.2正射校正监测影像正射校正处理的方法:a)应根据资料收集情况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正射校正处理,消除遥感图像的空间几何畸变,改正高差引起的图像投影差:b)重采样宜选用双线性插值法或三次卷积内插法。1.3 影像融合应在同一时相的相同数据源之间进行全色波段与多光谱波段的融合,融合后图像应突出目标地物信息。1.4 图像增强处理图像增强
10、以影像底图制作和信息提取为目的,不同地质勘查项目区应根据图像质量情况及增强效果选择适当的数字增强方法。6. 5底图制作对增强处理后影像按照任务区进行拼接、裁切等后处理操作形成监测底图,文件命名方式为:地质勘查项目名称+数据类型+时相。7遥感值息提取6.1 提取内容7. 1.1根据三期(前、中、后期)监测影像底图,结合地质勘查项目区相关资料,提取探矿工程及附属设施的位置、占地,圈定探矿工程及附属设施的面积。8. 1.2根据三期(前、中、后期)监测影像底图对比信息,获取探矿工程的回填、附属设施的拆除、覆土、复绿等恢复治理信息。7.2提取的方法和要求7.2. 1在三期监测影像底图上,采用人机交互的方
11、式进行探矿工程及附属设施的信息提取。7.2.2 信息提取矢量需建立矢量属性结构表,填制图斑的相关属性,属性表基本结构应按照附录A的要求执行。7.2.3 所有地质勘查项目区内对遥感信息提取后存在的疑问(图斑)均应填写“绿色勘查动态监测遥感信息提取记录表“,格式按照附录B的“表B.1”要求执行。8实地核查8.1实地核查对象8.1.1遥感信息提取中存在的疑问(图斑),8.1.2 在高原冻土区、基岩裸露区、戈壁荒漠区、植被覆盖区、植被稀疏区等施工的重要探矿工程及附属设施等目标物的范围与属性。8.1.3 影像资料、恢复治理资料中存在问题的地质勘查项目。8.2实地核查方法及要求8.2.1采用人工实地核查、
12、无人机航拍的方式,对遥感信息提取中所有存在的疑问(图斑)进行核查。8.2.2对存在未恢复、恢复不彻底的各类探矿工程及附属设施的问题图斑,开展人工实地核查;对人工实地调查难度大、交通条件差及地形地貌复杂区域内存在未恢复、恢复不彻底和疑似各类探矿工程、便道、场地等问题图斑,利用无人机航拍方式进行核查。8.2.3人工实地核查时对问题工程点位进行范围及面积测定,对恢复现状进行核查,采集实地照片和视频资料等;实地核查时应拍摄与目标物长轴方向一致的全局照片、局部照片。照片应清晰反映目标物全貌、识别各类地质工程、场地、便道及植被;实地核查结束后应详细填写“绿色勘查动态监测实地核查记录表”,格式按照附录B的“
13、表B.2、表B.3”要求执行。8.2.4无人机航拍主要采集地质勘查项目区内的疑问(图斑)的照片。无人机航拍结束后应详细填写“绿色勘查动态监测无人机航拍核查记录表”,格式按照附录B的表要求执行。9质检查质量检查应由绿色勘查动态监测承担单位按照相关规范对本项目工作中的影像数据、监测底图、绿色勘查遥感调查图、绿色勘查动态监测信息提取记录表、绿色勘查动态监测实地核查记录表、绿色勘查动态监测无人机航拍核查记录表等进行100%质量自检、互检;由主管单位进行抽检,抽检率不少于10机10成果编制10.1 工作报告编制绿色勘查动态监测工作需编制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概况、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绿色勘查
14、动态监测、绿色勘查成效评述、结论、存在问题与建议等内容。工作报告编写提纲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报告命名方式为:地质勘查项目区名称+绿色勘查动态监测工作报告。10.2 图件编制编制方法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采用自由分幅,根据所采用遥感数据的分辨率,以最优显示比例成图,对局部重要目标进行更大比例尺成图;b)为清晰显示监测信息内容以色彩淡化处理的监测影像底图为背景,以地质勘查项目区范围为编制单位,依次登置地质勘查项目区范围界线、地质勘查项目施工中形成的所有探矿工程及附属设施位置、面积及恢复治理情况等,形成地质勘查项目绿色勘查遥感信息提取图;c)应根据遥感监测期次,每个地质勘查项目区绿色勘查遥感动
15、态监测图编制数量不少于三幅。1.1 2.2图件内容及表现方式包括:a)影像底图:为清晰显示监测信息内容以色彩淡化处理的当期监测影像底图为背景;b)探矿工程图斑:包括地质勘查项目实施的所有探矿工程位置、面积、所属微景观区。图例按照附录D的“表D.1、表D.3”要求执行;c)工程施工附属设施图斑:包括工程施工中修建的项目驻地、便道及其他附属场地占地情况。图例按照附录D的“表D.1、表D.2”要求执行;d)恢复治理情况:包括所有探矿工程施工以及附属设施等恢复治理情况。图例按照附录D的“表D.1、表D.4”要求执行;e)地质勘查项目区范围:标示地质勘查项目区范围界线,图例按照附录D的“表D.5”要求执行;D镶图:对地质勘查工程施工集中区,宜放置大比例尺角图,清晰反映工程施工集中区在地质勘查项目区范围内的具体位置;g)图名、图例:图名一律用隶书,加粗,字体视图幅大小自定,图名采用地质勘查项目区名称+遥感动态监测图(施工期次+序号)的形式命名,如“*普查遥感动态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