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起步教学辅助形式之“微日记”初探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起步教学辅助形式之“微日记”初探 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习作起步教学辅助形式之微日记初探摘要:小学三年级是习作起步学习的重要时期,本文尝试在习作起步教学阶段运用“微日记的辅助形式进行实践,以“趣为切点,激发学生习作热情,以“小为切点,优化习作起步阶段模式,以“真为切点,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让学生借助“微日记的窗口,逐步亲近作文、热爱生活。关键词:微日记,习作起步,激发热情,优化模式,积累素材引言:一直以来,写作占据着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大部分学生却对写作存有畏惧心理,在写作时存在无话可写,有话不长、逻辑不清等问题。尤其是对于进入习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而言,从低年级写话过渡到中年级“习作,缺少了图片支架,难度突然增加
2、。微日记,顾名思义,就是微型日记,它诞生于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盛行的微时代,篇幅短小、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随时随地可自由记录点滴生活,既能保证习作内容的真实,又能减少学生因无话可说带来的畏难情绪,是积累习作素材的好帮手。笔者在实践中试图通过微日记形式,助力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教学。一、以趣为切点,激发习作热情作文教学“改革先锋管建刚老师曾提出:“兴趣先于技能。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也认为:作文就是一种游戏,一种高尚的智力游戏。每一次习作都是一种分享体验与快乐的过程,让习作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如何借助微日记的练习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笔者作了以下几种尝试。1 .趣味活动,点燃思维
3、火焰小学生的生活充实,才会表白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鉴于此,扩大学生的生活面,提高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能力是习作起步阶段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起步阶段,学生常不知道在微日记里写什么。笔者在班级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比如:我说你听活动,鼓励学生回顾一天趣闻,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感想先口头表达出来,教师可先做示范,分享自己的见闻。当学生表达时,教师带头做好倾听者,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获得认可,交流完再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句记录在微日记里。“推荐一本好书活动让课外阅读为习作起步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在分享好书的过程中,学生乐在其中,间接经验不断增加,也为微日记提供了话题。“夸夸我的好父母活动让学生
4、畅所欲言的同时,学会收集人物素材,记录在微日记里,也有助于培养感恩的心,间接实现以文育人的功能。2 .趣味符号,习得修改方法微日记进行到一定阶段,学生们完成微日记初稿,相当盖了一间间毛坯房,离入住还需要一个“装修环节,即修改环节。课标中提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写作是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主阵地。习作起步阶段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同时,书面语言的规范性训练也很重要。虽然一二年级阶段学生在教师看图写话的评改中初步接触了修改符号,但缺少理解,还不会运用。如何在微日记的练习中激发学生修改的意愿,让修改充满趣味,笔者依据三
5、年级学生的爱模仿、好游戏的特点,从包装修改符号入手。和学生共同创编了修改符号的招式(如图D,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对修改符号有了形象的认识,体会到写完整、通顺、前后连贯的句子和段落、条理清楚的文章,能增强表达效果。从而能够更乐于运用,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修改方法,提高修改能力。涮Cj无故龙卷风,删去无影汽调厂扬坤大挪移,前后调又高扑LCj买花点穴手,扑扑句更优IftO超纵换形掌,上下帙换换图13 .趣味展台,增强习作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也就是说儿童都有好表现的心理。如果教师重视他们作文的价值,让他们这种心理得到满
6、足,作文的兴趣会大增,这又是作文兴趣的另一源泉。笔者通过定期在班级朗读优秀作品、在教室专门的“微日记秀展示栏中每周张贴优秀作品、创建班级公众号里的撷采微文栏目,鼓励学生互相点赞留言、呼吁家长们也积极参与点赞交流等方式,让每个学生的微日记都有展示机会。学期结束时,还将学生作品按照不同主题集结成册,比如植物王国、动物乐园等。线上线下的充分展示,让学生们逐渐形成了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把写微日记当成一种需求,一种娱乐,一种习惯,也增强了习作信心。二、以小为切点,优化习作模式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观察能力有限,认识水平不高,再加上写作技巧的缺乏,常常出现有话不长的问题。而微日记
7、突出一个“小字,鼓励学生在选材上角度小,篇幅不限,只要能够把事情叙述清楚,话语表达完整即可。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习作起步训练的难度,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更大。1 .”小题大做,不拘写作形式俗话说:“一叶落而知秋,一芽绿而示春。生活中看似简单的小事,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限制,在习作起步阶段写大主题往往很有难度,而微日记鼓励学生“小题大做,带着“放大镜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用心积累。比如:春天草坪里探出头的第一株小草,天空中变化多端的云朵等,这些微不足道的景物,只要积累下来就可以为习作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自由表达是持续写作的动力。习作起步阶段,教师应尊
8、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刚开始不必强调字斟句酌,更不必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以片段训练为重点,鼓励学生细致观察,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尝试用上个性化的词句。2 .小步前进,分阶段促提升微日记作为习作起步阶段的辅助方式,写作方法的指导也很必要。笔者尝试了分阶段、逐步提高难度的方法来促使学生提升。比如第一阶段,写三句话日记。学生可自由记录一天中自己认为值得记录的事。而“人非生而知之,学生掌握任何一门技能,模仿是写作的必经阶段,是创作性写作的起始。如果开始时不知道如何下笔,仿写也是实现作文表达技能过渡的主要途径。第二阶段,写句子时要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课标中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
9、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学生已经能尝试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第三阶段,写一段话,引导学生把一天中值得记录的事用几句有关联的语言写清楚,这就有助于解决习作中逻辑不清的问题。通过几个阶段循序渐进的练习,将观察与模仿相结合,学生习作能力便有了提升。3 .小组合作,建立学习共同体作文过程是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各个阶段的合作与交往都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推动因素,应强调作文活动的群体性和“人文性。鉴于此,笔者尝试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搭配五位写作水平强、中、弱的学生,组建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其中由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首先要组织小组成员一同为自
10、己的小组起个响亮的名字,比如:新星小组、博采小组等。每人准备一本精致的笔记本,自主设计封面,增加仪式感。每周一小组成员将自己前一周写的微日记进行自评与互评,然后再交给老师进行评改。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养成写微日记的习惯,还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和互相竞争的写作动机。三、以真为切点,积累习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认为:习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课标中也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写作的主体,学生的生活才是习作起步的真正源泉。习作起步的第一要义是发现,而微日记的形式促使学生将发现记录下来。
11、1.镜头式微日记,真实记录身边事学生的生活可看作由一个个电影镜头构成,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概念思维过渡,这一时期,学生的观察能力迅速发展,是培养观察能力的最佳时期。习作起步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捕捉自己生活的画面,不要求习作技巧,不限制篇幅长短,仅鼓励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内容只要是真实的、积极向上的都可以。例如某学生在微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只小狗,脏兮兮的,好像刚从煤堆里爬出来似的。它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我,我猜它一定很饿,就把口袋里的饼干放地上,谁知它害怕得后退几步。我往后退了几步,表示不会伤害它。终于它信任我了,上前吃了起来,还冲我摇尾巴呢!
12、(张某)2 .“吐槽式微日记,唤醒主体真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对事物的认识产生的情感是文章之经,有了情感才能转化成文辞,正所谓情动而辞发。中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身边的事件已经产生自己的看法,也有表达观点的欲望。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时事,引发学生思考,在微日记中鼓励学生说真话,表达自己的认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比如,某学生在微日记写道:“今天爸爸出差回来,我多想让他好好陪我去游乐场。可是爸爸一回来在打电话、发短信。大人们总是要求我们少玩手机,还动不动教育我们要懂礼貌,要尊重别人。可是他们的行为总是像块石头在砸他们自己的脚。(周某)3 .“火花式微日记
13、,激活思维真思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思维是写作的关键。课堂上引发的讨论,课下阅读时产生的联想,观影时的感悟,短小的读书笔记或观后感,这些随时随地产生的真切想法,都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教师应增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引导学生随时挖掘习作的素材,在微日记中实现读写结合,拓展习作外延。比如某学生读完丑小鸭后,在自己微日记中写道:“丑小鸭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外表丑的内心不一定丑,内心丑的外表却可能很美。外表丑内心美的人,他们的善良诚实,乐于助人,慢慢地会让人们认识到他的美;外表美内心丑的人,他们经常做坏事,慢慢地人们也会发现他的丑。日久见人心啊!我以后可不要被外表骗了,尤其是交朋友。(贾某)综上可见,笔者
14、通过尝试以“趣小真为切点的“微日记形式,让孩子踏上亲近作文、爱上生活的第一步。“微日记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的过程,在写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细心观察、乐于书写的习惯,不仅保证了一定量的训练,而且让微日记成为“秀生活的窗口,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如登阶梯一般提升。参考文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L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2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3徐永森:“三化小学作文系列:小学作文教学论(第1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16年版,第204页。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第1版)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017年版,第371-3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