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的诊治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源性猝死的诊治进展.ppt(4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心源性猝死的诊治进展 猝死的定义猝死是指一个平时外观健康,或病情已基本稳定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非人为的”自然死亡(排除自杀、他杀、中毒、过敏、外伤引起的死亡),大多数猝死发生在瞬间至一小时内,很少超过六小时。近30年来对于猝死的时间范围定义的变化: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会界定猝死时间是“从发病至死亡在24小时以内”。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修改为“出现症状至死亡在6小时内”。同年美国Lown等认为所谓心源性猝死多数在症状出现后l小时内死亡,但仍有少数学者认为124小时内突然死亡也是猝死。1996年Mayo Clinic的Osborn提出一个分类:1、Very sudden
2、death暴死,出现症状后1小时内死亡。2、Sudden death猝死,出现症状在124小时内死亡。3、Non Sudden death非猝死,出现症状24小时后死亡。还有将猝死分为:1、Instant Death顷刻死亡。病人在发病后数秒,数分钟内死亡,这在心源性猝死中颇为常见。2、Sudden death猝死,即病人在发病后数小时死亡。但是美国Simpson认为猝死所界定时间的意义并不大,关键的是“突然”和“意想不到”的死亡是主要的,猝死的病人在平时并无引起自身或别人值得注意的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一发病即死亡。文献资料如:Romo报导一组猝死病例共1267例,50在小时内死亡。
3、Corday报导一组猝死病例,4在30秒内死亡,33在小时内死亡。北京宣武医院报导202例猝死,62.5%在一小时内死亡。多数病人无前兆。因为外表健康,或且从来未看过病,或且仍从事日常工作,由于死亡过于“突然”,有的家属不理解,思想没有准备,经常会引起医疗纠纷。所以对所有心脏病人家属必须事先作好宣传解释工作,对病人服务周到,治疗护理不能疏忽,对有猝死可能病人提高警惕,并提高心脑肺复苏水平,对此类病人猝死后要动员作尸检,以提高猝死病因研究水平。猝死的病因心性猝死与下列心脏基本病变有关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梅毒冠A风湿血管炎先天性畸形冠A动脉瓣膜病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狭窄QT延长原发性 先天性畸形药物性
4、代谢异常高钾低钾高钙低钙儿茶酚胺增加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肺A高压法乐氏四联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Ebstein畸形心肌炎或心肌病原发性 肥厚型心脏病9025岁 67T(4)T波异常:T波交替、T波M型(切迹)(5)ST段异常:墓牌状ST段、SMI(6)J波异常:巨大J波(7)运动负荷试验:ST段压低明显、SMI(8)动态心电图:有非阵发性室速、SMI实际上述心电图异常均有明确病因如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低钾、高钾、电解质紊乱等。近年来有关猝死预测研究方面有:1、心室晚电位阳性心室晚电位研究始于1978年,最早国外研究认为对猝死预测有一定价值,国内于1986年普遍开展,国内最大一组3000例分析
5、: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晚电位阳性率36%AMI有室速者 心室晚电位阳性率7990心室晚电位持续一年以上心血管事件16心室晚电位阴性0835 但心室晚电位正常人也有1318阳性高血压、风心病、先心病也有28阳性,即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很高。国内外对心室晚电位报导很多,但还不十分一致。-有关心率变异HRV与心脏自主神经BRS研究。1998年意大利Schwartg通过大规模多中心(ATRAMI)对急性心肌梗死1300例,认为猝死者QT离散度QTd或QTcd均延长,认为测HRV、BRS、自主神经平衡与猝死有关,同年Langa也报导239例AMI,随访654月平均28个月,有26例死亡,其中12例为猝死,
6、他认为HRV,敏感性不高,但特异性尚好,他认为EF100次分。病人是否有多种疾病。复苏是否规范积极也有关。心率低也难转复。*Liberttrson报导301例院外猝死,心电图示室速、室颤、66电转复成功,但以后其中49死于医院。*Mayerberg报导352例猝死,猝死时心电图为:室性心动过速 转复成功率88 室颤 转复成功率40 缓慢心律 转复成功率9*Lsesi报导195例猝死,其中缓慢心律复苏率仅为23猝死复苏后其心功能恢复到I级仅为10左右。*另外猝死者复苏后因为多数有较明显器质性心脏病也经常复发。*Cobb报导146例经复苏成功者。一年死亡率为26,二年死亡率38,如合并心肌梗死,二年死亡率为14,如无合并心肌梗死者一年死亡率32,二年死亡率为43,与猝死后是否积极治疗有关,一般有过急性心肌梗死者治疗比较积极;无心肌梗死者常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