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XX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XX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XX,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落实省党委、政府到2025年,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
2、力显著增强,矛盾纠纷化解水平显著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二、主要工作(一)健全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政府更好依法履职1.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规范权力运行,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工作流程,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深化权责清单管理,做好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的动态调整。优化乡镇权责清单,明晰县乡职责边界。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普遍落实“非禁即入。提高管理效能,强化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遏制不当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行为。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形成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深入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推动乡镇工作重心转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坚决防止以备案、登记、行政确认、征求意见等方式变相设置行政许可事项。推动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着力推进照后减证”,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行政资源更多转到事中事后监管环节。探索推行多事项合并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简明
4、易行的监管规则和标准。推动更多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掌上办指尖办,提升政务服务中心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专窗服务水平和质量。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3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开展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X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在政策制定中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4.强化民生发展法治保障措施。加强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法治保障,促进人民群众在劳动就业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机会,在食品、教育卫生、交通安全、生态环
5、境、娱乐、养老等方面享受到更高质量生活,在失业保险、大病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抢险救灾等方面得到更有效救助。(二)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提升政府依法治理能力水平5.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管理。依法依规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加强指导监督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做到应审尽审,提升审核质量。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和备案审查制度,报备率、报备及时率均达100%,及时废止妨碍公平竞争、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三)健全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体系,不断提升政府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6.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行
6、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及省、XX市相关规定,全面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推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落实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规划、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重大公共建设项目等,应当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加大公众参与度,深入开展风险评估,认真听取和反映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把是否做到依法决策作为对政府部门党组(党委)开展巡察和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开展考核督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7.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县政府及其部门、各乡镇政府应当结合实际和
7、职责权限,确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并实行动态调整。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重大决策事项,均应纳入审查范围,并保证必要审查时间。坚持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行政机关作出重大决策前,应当听取合法性审查机构的意见,注重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或相关专家的意见。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集体讨论或者制发文件。8.严格落实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机制。完善行政决策执行机制,决策机关应当在决策中明确执行主体、执行目标、执行时限、执行反馈等内容。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跟踪、调度、评估和反馈制度,完善执行主体向决策机关报告决策执行情况机制,强化评估结果的运用。重
8、大行政决策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者停止执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四)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不断推动政府综合执法提质增效9.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巩固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成果。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推动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放,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建立健全乡镇与上一级相关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协调协作等机制。建立健全综合执法主管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综合执法队伍协调配合、信息共享机制。大力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实现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
9、果互认。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10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全面推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对突出问题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落实严重违法惩罚性赔偿和巨额罚款制度、终身禁入机制。加强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其他举报投诉渠道的数据分析应用,对举报投诉有功人员依法予以奖励和严格保护。IL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法制审核人员原则上不少于执法人数的5机配合省、XX市做好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上
10、岗、教育培训等工作。严格落实统一的行政执法案卷、文书基本标准,提高执法案卷、文书规范化水平。严格执行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行政裁量权基准。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着力解决涉企现场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12.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持续推动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运用智能化执法终端,探索推进非现场执法,逐步加大执法案件电子化办理力度。全面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推行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阳光执法。改突击式、应急式、集中式的运动式执法为全天候、经常性、规范化的常态式执法,行政执法全过程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人格尊严和行政参与权,力求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执法工作能够给予理解和配合。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
11、责任制,加强执法过程中的实时普法,经常性开展以案释法。(五)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13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和机制建设。健全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增强联动合力。加快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协调联动、应急响应、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落实有关突发事件应对征收、征用、救助、补偿制度政策要求。健全规范应急处置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机制,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14.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增强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能力。强化突发事件分
12、级分类施策,增强应急处置的针对性、实效性。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突发事件扰乱社会秩序行为。完善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危机沟通应对机制,提高公共舆情应对能力。完善乡镇、村(社区)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各种应急预案,推动村(社区)依法参与预防、应对突发事件。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完善突发事件社会动员机制,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强化公众自防自治、群防群治、自救互救能力。(六)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5.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完善政府负总责、政府法治机构统筹、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机制。
13、依法加强消赛者权益保护、交通损害赔偿、治安管理、环境污染、社会保障、房屋土地征收、土地山林水利权属等领域行政调解。各职能部门要规范行政调解范围和程序,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升行政调解工作水平。推进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行政调解专业化水平。16.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强行政复议机构规范化建设和专业人员配备,健全规范、高效、便民的行政复议办案规则和工作流程,形成公正权威、统一高效的行政复议体制。建立健全行政复议与行政调解、行政裁决的衔接联动机制。建立行政复议咨询专家库和听取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意见的机制。全面推进行政复议信
14、息化建设,落实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制度,持续畅通行政复议网上申请渠道。落实行政复议决定书以及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执行情况跟踪记录、评估通报、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率达100%。17.规范行政裁决工作。发挥行政裁决化解民事纠纷的分流阀”作用,建立体系健全、渠道通畅、公正便捷、裁诉衔接的裁决机制。推行行政裁决权利告知制度,规范行政裁决程序,推动有关行政机关切实履行行政裁决职责。通过案例指导、业务培训等方式,提升行政裁决工作能力水平。18加大行政应诉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约谈、通报和公告等机制,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
15、件以及人民法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100%。健全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复议被撤销、败诉和执行不到位的通报考核等机制。健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推动诉源治理。认真做好司法建议、检察建议落实和反馈工作。19.深入推进法治信访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严格信访诉求受理办理程序,精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健全完善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和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机制。加强网上信访事项办理。(七)健全完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扎实推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20.形成监督合力和制约机制。突出党内监督主导地位,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
16、督体系,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建立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党委、XX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常态化督查机制,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完善对县、乡主要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紧盯权力运行各个环节,着力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监督,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民主、行政、监察、司法、群众、舆论等各类监督协调协同。完善行政机关审计、统计等专门监督,积极发挥行政复议、督察督导、执法监督等监督作用。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深化审计成果运用,将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