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30826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孟子三章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23课孟子三章(课下注释小练)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寡助米粟公孙衍丈夫之冠吠亩傅说百里奚法家拂士曾益胶鬲(答案自查)【答案】gud;su;yn;guan;quan;yue;xI;bi;Zeng;g6【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汉字字的识记和积累。注意平时多读多记,1、gua2、su3、yanguan5quan6yue7、xI8、bi9、ZQng10、g6故答案为:1、gu2、su3、yn4guan5qun6yue7、xI8、bi9、ZGng10ge【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

2、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一一基础过关练2 .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池非不深也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所以动心忍性D.富贵不能淫【答案】B【解析】【分析】A.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B.古今都是“所以之意;C.古义: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D.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过多、放纵;故答案为:Bo【分析】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另外,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好积累。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C.人/恒过,

3、然后/能改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解析】【分析】D.有误。应划分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答案为:I)。【分析】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4.A.B.C.D.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米粟(s u ) 公孙衍(ydn) 富贵不能淫(yin) 傅说(yu e )空乏其身(kng) 丈夫之冠(gu a n) 吠亩(qu n)百里奚(XI)寡助 妾妇 胶鬲(gu ) (qi ) (g6 )法家拂士 (bi)【答案】B【解析】【分析】B.丈夫之

4、冠guGn。故答案为:Bo【分析】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亲戚畔之B.曾益其所不能C.威武不能屈D.入则无法家拂士【答案】C【解析】【分析】A.“畔,同叛”,背叛;B.“曾”,同“增”,增加;D.“拂”,同“弼”,辅佐;故答案为:Co【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

5、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一怒而诸侯惧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立天下之正位父命之D.入则无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注意结合句意分析。A.而:表顺承/表并列;B.是:代词,这;C.之:助词,的/代词,指男子;I).拂:同“弼”,辅佐/违背;故答案为:Bo【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个考点。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7 .下列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6、()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8 .作者从城高、池深、兵器锐利、粮食充足四个方面强调作战方所具备的“地利”,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即使如此,仍有人弃城而逃,自然地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C.本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即行仁政的君主。D.本文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法治”思想。【答案】D【解析】【分析】作者强调“民心”“仁政”的重要性,实则是希望君主实行“德治”,而非“法治”。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注意比对,尤其要注意一些细微的差别。8 .下列对富贵不能淫的理解,不正

7、确的一项是()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9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谈不上是大丈夫。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人QD.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案】C【解析】【分析】对“立天下之正位”理解有误,“正位”喻指“礼”,不能理解为高位。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注意比对,尤其要注意一些细微的差别。10 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

8、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答案】B【解析】【分析】B项,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的是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所成就。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注意比对,尤其要注意一些细微的差别。10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

9、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B.山川之美,古来共谈C.下车引之D.与民由之【答案】A【解析】【分析】例句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项与例句同。B项,助词,的。C项,代词,他。D项,代词,文中指正道。故答案为:Ao【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答题关键是熟记常见的一些虚词的用法。11 .下面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C.孟子和论语大学中

10、庸一起合称为“四书”。D.古时男子十八岁要行冠礼,表示成年。【答案】D【解析】【分析】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故答案为:Do【分析】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每个选项,然后接题目要求选出答案,选答案的过程中要认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文学常识,结合已有的只是解答本题。1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环而攻之而不胜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寡助之至丈夫之冠也与民由之父命之舜发于吠亩之中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答案】围;泛指武器军备;放弃;极点;行冠礼;遵从;教导、训诲;兴起,指被任用;常常;了解、明白【解析】【分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

11、今异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准确理解,解答时结合语境进行判断。故答案为:1、围2、泛指武器军备3、放弃4、极点5、行冠礼6、遵从7、教导、训诲8、兴起,指被任用9、常常10、了解、明白【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13 .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活用情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Q人恒过,然后能改。

12、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答案】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在疆域内,居住;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使改变(动摇),使屈服;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贫困;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撼;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均为动词用作名词,国内,国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活用情况的理解。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故答案为:1、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在疆域内,居住2、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使改变(动摇),使屈

13、服4、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贫困5、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撼;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6、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7、均为动词用作名词,国内,国外【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活用情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词语的活用情况的把握,结合具体的语句,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理解。14 .写出下列划线字的一词多义。城:三里之城城非不高也得:是焉得为大丈夫得志,与民由之戒:往送之门,戒之日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之:母命之一往送之门此之谓大丈夫七里之郭【答案】内城;城墙;能够;满足,实现;告诫;谨慎;代词,代指“女子”;动词,“去,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14、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的一种语言现象。要求考生结合句意和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来判断词义。1、内城2、城墙3、能够3、能够5、告诫6、谨慎7、代词,代指“女子”8、动词,“去,到”9、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10、结构助词,“的”故答案为:1、内城2、城墙3、能够3、能够5、告诫6、谨慎7、代词,代指“女子”8、动词,“去,至9、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10、结构助词,“的”【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积累,

15、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在理解句子的大意基础上进行理解判断。15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往之女家“”同“”,曾益其所不能“”同“”,衡于虑“”同“”,入则无法家拂士“”同“”,【答案】女;汝;你;曾;增;增加;衡;横;梗塞、不顺;拂;弼;辅佐;弼;辅佐【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要注意对通假字的归纳整理,系统复习。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拂:通“弼”,辅佐。故答案为:(1)女;汝;你(2)曾;增;增加(3)衡;横;梗塞、不顺(4)拂;弼;辅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常见通假字的掌握情况。16 .写出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以顺为正者古义:;今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