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23年4-6月份,组成标准编写小组,形成标准立项申请文件,2023年参加江西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组织的立项评估会议,2023年9月8日,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标准制修订计划,下达了制修订通知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四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赣市监标函202312号),批准制定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规程(计划编号DB36-2023-4-03)地方标准。(二)单位、归口单位和起草单位本标准主管部门是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技术归口单位为江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为江西省地质局物化探大队、江
2、西省瑞华国土勘测规划工程有限公司、南昌市市政设施事务中心、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省物化探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二、标准制定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必要性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地下空间持续开发、地下管线老化等原因,一些城镇道路地下出现沉降、空洞、土质疏松等病害,若不及时发现,可能带来路面沉降、开裂,甚至塌陷,危及群众安全。近年来城市地面塌陷案例持续高发,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防灾重点,关于城镇道路塌陷事故的报道不绝于耳,北京、大连、哈尔滨、深圳、广州等近年来都出现过城区道路塌陷事件,不仅威胁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容易产生恐慌。隐伏在城镇道路之下的空
3、洞,其规模不断发育,最终造成道路坍塌,呈现出范围广、频率高、损失重的特点。然而,地下空洞往往无法通过肉眼发现,增加了预防道路塌陷的难度,城市精细化治理和“韧性城市”建设面临新挑战,据地下管线委员会管线事故公众号不完全统计,2022年仅媒体报道的道路塌陷事故就达到263起,比2021年106起道路塌陷事故增长127%,道路塌陷灾害事故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道路病害体的探测与预防治理已经刻不容缓。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城市隧道、桥梁、易积水路段等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段排查治理,保障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南昌市城管局近年来先后印发了关于
4、加强城区道路空洞检测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市市政设施安全运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南昌市市管道路空洞应急处理方案以指导道路检测工作。我国道路建设逐渐向“由建转养”模式发展。为了防止道路塌陷事故的发生,亟需在城市主干道、给排水密集区等提前开展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检测,其目的是能够提前发现城市路面之下的空洞隐患,及时监控,防患于未然。为掌握城镇道路地下病害体情况,避免道路塌陷事故发生,做好检测工作的跟踪、检查,提升发现病害处置时效,确保城镇道路设施安全运行。(二)可行性目前城镇道路地面塌陷隐患调查主要依靠高密度电阻率法,浅层地震法,瞬变电磁法和钻孔取芯。其中高密度电法需要在地表打入电极,难以适用于混
5、泥土道路下方的塌陷空洞探测;浅层地震法易受表层多次反射波的影响,且受地形影响大;瞬变电磁法受电磁干扰影响大,对地下浅小目标体的分辨能力弱。传统道路检测技术手段由于其工作效率低、代表性差,且对道路结构形成破坏性损伤,难以满足现代道路建设要求。因此宜选择高效、低成本且破环性较小的探测方法,这就使探地雷达成为城市道路灾害探测的首选技术。探地雷达新技术不断发展,已能够满足3米范围内地下病害体的探测需求,国内的有二维雷达、阵列雷达,国外的有三维雷达,都可以对3米以内的地下空洞、空隙、土质疏松体、富水体等道路病害体进行有效探测。三维地质雷达图像(异常体)的识别与研究,通过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得到不同形状、不同
6、埋藏深度和不同尺寸的三维病害(异常体)目标反射雷达图谱。对裂缝、脱空、松散、管道、富水体等图像特征分析,并总结形状、埋藏深度以及尺寸对空洞目标回波的特征。针对不同实例的空洞目标识别,通过比较分析,提出病害目标的识别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成果解释可靠、应用范围广泛、操作简便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道路地下空洞检查、地下管线探测、工程质量检测、考古等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三维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道路结构层厚度检测、沥青路面施工均匀性评价及路内部结构物探测,包括管道、病害等。江西省地质局物化探大队是省内从事物探的专业队。物化探专业相关高级职称以上的73人,中级职称138
7、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项目经理20人、持有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综合检测与风险评估证书12人。具有8个三维地质雷达探测相关知识产权,参与全国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消耗量定额的编制工作,具有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检测CMA证书(省内首家),主持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综合检测与风险评估。近年来和市政设施中心、东华理工大学、交通设计院、市勘测院等众多单位一起协作,在江西、浙江、广东、青海、甘肃等地长期从事三维地质雷达探测等工作,对道路病害体进行提前检测与预警,成效显著,探明空洞百余处、脱空千余处。在地质雷达道路检测10年中承担过全国多项三维地质雷达探测、地下管线探测、检测等业务,完成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测线长度2
8、00余万米。检测技术多次受到省内外政府单位的表彰。三、主要工作过程1、成立地方标准起草工作组:2023年3月,江西省地质局物化探大队提出标准制定需求,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资料确定标准研究方向,并初步成立标准起草组,启动本标准的编制工作。2、资料搜集:起草组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等网站查询,存在JGJ/T437-2018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DBl1/T1399-2017城市道路与管线地下病害探测及评价技术规范、DB3301/T03602022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工作规范、DB35/T957-2009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和DB37/T5122-2
9、018探地雷达测定道路结构层厚度技术规程等标准,起草组对照我省实际工作经验技术指标,发现行业标准中的技术不能很好满足我省道路检测等方面的需求,且外省很多标准都是二维地质雷达标准,本标准制定可填补江西省行业空白,引领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保障江西省道路运营安全。3、形成标准草稿:2023年4月-6月,江西省地质局物化探大队启动标准研制工作。起草组在充分掌握行业技术现状及本项技术特点后,参照相关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20)的有关要求下编写形成标准草稿,并向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提交立项申请。4、标准立项稿:2023年7月,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经过专家研讨,确定标
10、准立项申请,随后江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立项申请,期间起草组充分内部讨论完善标准草稿形成标准立项申请稿。2023年8月初参加江西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组织标准立项答辩会。5、社会公示稿:起草组在参加完立项专家评审会后,根据专家意见,2023年8月-9月组织人员对标准草案进行讨论修改,完成社会公示征求意见稿,并提交至江西省标准化业务管理平台申请社会公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公示。6 .定向征求意见:2023年10月,起草组将组织多家不同单位专家定向征求意见,组织召开内部研讨会,针对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回复,最终形成标准报审稿和专家意见汇总表。
11、7 .标准报审:2023年11月,起草单位整理标准报审材料提交至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完成报审材料盖章。然后提交报审材料至江西省标准化业务管理平台进行地方标准审定会申请。8 .标准审定:后续江西省标准技术审评组织不少于7家单位专家的标准审定会,经逐条审查一致同意通过标准审定,起草组将根据与会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并将修改好的标准文本发给专家查看核实。9 .标准报批及发布:将专家确定好的标准报批稿、编制说明和报批表(盖章)等文件上传至江西省标准化业务管理平台进行地方标准报批申请。后续等待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发布公开。四、制定本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1)本标准与地质灾害防治条
12、例、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协调,本标准在这些文件的规定下具体规范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2)本标准中采用的检测技术高于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JGJ/T437-2018)的要求。外省标准主要情况如下,本标准主要侧重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使用。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省市主要内容DBl1/T1399-2017城市道路与管线地下病害探测及评价技术规范北京市城市道路与管线地下病害探测及地下病害风险评价DB3301/T03602022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工作规范杭州市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工作的总体要求、分类及要求、探测单位要求、探测工作实施要求DB35/T957-2009公路隧道
13、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福建省地质雷达隧道检测的要求,检测数据处理等DB37/T5122-2018探地雷达测定道路结构层厚度技术规程山东省探地雷达在旧路调查及工程验收阶段的道路结构层厚度测定(3)本标准与有关法律法规一致,并与现行有效标准相协调,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技术条款内容的编制遵循协商一致、共同使用、重复使用的原则。五、主要条款的说明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江西省三维地质雷达探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探测准备、探测流程、数据处理与资料解译、风险管控及处置措施、成果提交等技术内容。本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城镇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
14、道、人行步道)、广场、堤坝、高速公路及地下基础设施沿线等区域三维地质雷达探测,多通道二维地质雷达探测可参考本文件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文件:标准编号标准名称JGJ/T8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437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CJJ/T8城市测量规范CJJ/T73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RISN-TG024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导则T/CMEA2-2018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部分重点提炼出了三维地质雷达、介电常数、采样时窗、疏松体等12个重要引用的术语和定义。4 .一般规定对仪器设备、探测单位、安全保障等内容作出细致要
15、求和指导。5 .探测准备技术准备、雷达天线频率、探测类型、仪器设备准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探测环境等。探测类型分为:定期探测、专项探测、应急探测等类型。6 探测流程主要4个探测流程:现场探测、测线布置原则、系统标定、数据采集。对各个流程环节中的进行规定,对测距轮进行标定,标定距离不小于200m,误差大于1%。,须重新标定。明确界定数据采集中车速宜小于30kmh,普查时测线间距不宜大于2.0m,详查时测线间距不宜大于LOnb现场记录校核宜包含探测地点、主要测试参数、测线编号、测线位置、地面异常环境等内容,现场采集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价时一一数据剖面上不应出现连续3道的坏道等等。7 .数据处理与资料解译处理流程和处理方法应保持简单。按真实性、规则性和一致性的原则,以达到提高数据信噪比、压制干扰和凸显地下管线、构筑物、异常体的目的。以图表形式展示三维地质雷达资料处理流程。数据处理常采用时间零点校正、增益调整、滤波、噪声衰减、反褶积处理和偏移处理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完善。在资料解译前宜准备清晰、信噪比高的三维地质雷达图谱及测线束坐标数据等资料,以图表形式展示资料解译流程,以图表形式展示各种异常体类型、地质雷达探测典型干扰源类型、常见地下异常体的三维地质雷达图谱,并对检测到的异常区域进行复测和验证。8 .风险管控及处置措施根据风险发生可能性与风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