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病例分析专题报告靳*,男,28岁,住院号:455811,初诊日期:202*年1月3日。主诉:左侧肢体不遂伴肌肉痉挛半年余。病史:患者于202*年6月14日晚上7时许,因车祸出现持续左侧肢体不遂,伴昏迷、二便失禁,就诊于武清人民医院,收入IeU,查颅脑CT示脑挫裂伤、脑出血,查胸CT示:肋骨骨折,考虑脑挫裂伤、脑出血、肋骨骨折,行肋骨骨折修复术,具体用药不详,经治病情未见减轻,6月16日转入武警医院ICU,症见:昏迷,持续左侧肢体不遂,吞咽困难、饮水咳呛、二便失禁,当日行气管切开、7月27日行脑室引流术,予脱水、降颅压、改善脑代谢、抗炎治疗,具体用药药物不详,经治病情
2、平稳,40余天后转入脑系科普通病房康复治疗,症见:神清,精神弱,语言不利,持续左侧肢体不遂,肌肉痉挛,语言不清、饮水咳呛、吞咽困难,二便失禁,无胸闷憋气,治以改善脑代谢、改善脑循环、抗癫痫,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左乙拉西坦片、灯银脑通胶囊、奥拉西坦胶囊,经治疗5个月病情平稳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收入我病区。现症:神清,精神可,语言不利,持续左侧肢体不遂,肌肉痉挛,被动运动困难,感觉敏感,语言不清、饮水偶呛,纳可,寐欠安,二便自控差。查体及实验室检查(阳性指标):左侧上肢肌力1级,下肢肌力1级,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西医诊断:脑出血后遗症中医诊断: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证候诊断:肝阳暴亢证治疗原则:疏通经
3、络,平肝潜阳针灸取穴:人中、双内关、颈椎腰椎夹脊穴治疗过程:先针刺人中,施以强刺激捻转泻法,以眼球湿润为度,不留针。取双侧内关穴直刺0.51寸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钟。然后嘱患者取俯卧位采用颈椎、腰椎夹脊刺,针刺向脊椎方向45。角斜刺,深度11.5寸,提插捻转泻法,以向脊柱两侧放射或出现相应部位有紧束感为度;同时,然后在第1、7颈椎,第1、5腰椎加电针,频率IOOHz,调整电流强度,从零逐渐增大至患者能耐受及局部肌肉细微颤动为度,治疗30分钟。疗程:每日1次,以28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治疗结果:针刺1疗程后,患者肌张力轻微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
4、“卡住”感觉,后1/2RoM中有轻微阻力。患者肌肉痉挛症状明显缓解。按语:脑卒中,中医学称之为中风,多由气虚血瘀或肝阳上亢,内风妄动,气血并逆,直冲犯脑,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经络阻塞,而致半身不遂。治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肝潜阳为主,正气旺盛,则运动功能易于恢复。“头为诸阳之会”,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临床观察表明,夹脊穴位于督脉之旁,又与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脏腑背俞穴相通,可通达督脉与膀胱经经气,有利于疏通周身气血运行,调和脏腑阴阳,祛邪扶正;而且颈部夹脊穴靠近脑部,可疏导脑部经气,促进脑功能恢复;人中为督脉穴,强刺激之可醒脑开窍;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
5、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故治疗可以及时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致残率。现代医学认为,痉挛性瘫痪的发生与脊髓反射亢进有关。由于患者上运动神经元受损,运动系统失去高级中枢的控制,而使下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出现肌张力增高为主的症候群。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作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手段之一,可提高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解除神经肌肉抑制,同时可增进大脑的代偿功能,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促进大脑皮质功能的重组,但是康复训练作用于大脑皮层的刺激量相对较小,疗效时间相对较短,从而使病程延长。故采用针刺治疗,加强对皮层的刺激量,延长疗效时间。现代医学证实夹脊穴的局部解剖结构中有大量脊神经的分布,因此针刺夹脊穴,可起到调控脊髓运动神经元活动性,减弱脊髓中枢对骨骼肌的下行性兴奋作用,减少异常运动模式的形成;而且,夹脊穴加较高频率电脉冲能促使脊髓中强腓肽的释放,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降低肌张力。故夹脊刺加电针能收到抑制脊髓反射亢进,缓解肌肉痉挛的疗效,促使正常运动模式、姿势和控制力的恢复,从而促进中风偏瘫的康复,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