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主要病虫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农药清单、病虫害用药建议.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456635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莓主要病虫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农药清单、病虫害用药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草莓主要病虫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农药清单、病虫害用药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草莓主要病虫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农药清单、病虫害用药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草莓主要病虫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农药清单、病虫害用药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草莓主要病虫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农药清单、病虫害用药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草莓主要病虫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农药清单、病虫害用药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草莓主要病虫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农药清单、病虫害用药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莓主要病虫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农药清单、病虫害用药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莓主要病虫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农药清单、病虫害用药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录A(资料性)草莓主要病虫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A.1草莓主要病害诊断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A.1.1炭疽病A.1.1.1识别要点炭疽病主要由草莓炭疽菌(CoHeioiHChlmIfigariae)、胶JS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或尖抱炭疽菌(C.acutatum)3种病原菌引起。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很少发生,可危害草莓的花瓣、花萼、匍匐茎、叶柄、叶片、果实等。初侵染时呈3mm7mm的灰黑或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小病斑,稍凹陷,后扩大为深色、凹陷的硬病斑,严重时病菌侵入短缩茎,先是1片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

2、重,则全株枯死。果实受害,产生淡褐色近圆形病斑,软腐状并凹陷。A.1.1.2主要发生规律病菌以分生抱子在发病组织或病残体中越冬。气温在28C32C、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易暴发。5月下旬后,当气温上升到25C以上,草莓匍匐茎或近地面的幼嫩组织易受病菌侵染,7月9月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传播蔓延迅速。特别是连续阴雨或台风过后的草莓连作田、老残叶多、氮肥过量、植株幼嫩及通风透光差的苗地发病严重,可在短时期内造成毁灭性的损失。A.1.2灰霉病A.1.2.1识别要点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JS菌(BOirytiSCinereaPe0)引起。般从花期开始发病,主要危害花、果实和叶片。叶片染病初期产生水渍

3、状病斑,扩大后病斑褪绿,呈不规则形;湿度高时,产生灰色霉层,发生严重时病叶枯死。叶柄、果柄及匍匐茎染病初期为暗黑褐色油渍状病斑,常环绕一周,严重时受害部位萎蕉、干枯。花器染病,初在花萼上产生水渍状小点,后扩展为不规则病斑,并侵入子房及幼果,呈湿腐状,湿度大时产生厚密灰色霉层。幼果主要是果柄、果面染病,严重时变褐干枯,形成僵果;成熟果实发病初期果实呈水渍状,后颜色加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果柄染病,先局部变红,后变红部位出现浅褐色坏死干缩,严重时叶柄可产生稀疏的灰霉;而果柄病斑可通过萼片蔓延到果实,严重时果柄枯死。A.1.2.2主要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菌核或分生抱子越冬和越夏

4、,常借风雨及农事操作传播,可重狂侵染,加重危害。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发病最适温度18C23C,相对湿度80%以上;连续阴天、降雨且温度在20时发病严重;在多年连作的设施栽培条件下,若氮肥施用过量,病残体清理不及时,密度大,排水、通风不畅等管理不当时病害发生较重。A.1.3白粉病A.1.3.1识别要点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真菌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nacularisf.SpJragariae)引起。座果期至采收后期易发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薄薄的白色菌丝层。后期叶背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叶片向上卷曲,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

5、色污斑,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成熟果实果面覆一层白粉。A.1.3.2主要发生规律病菌以分生抱子或菌丝体在病株或病残体中越冬越夏。发病适宜温度为15C25,相对湿度80%以上,但雨水对白粉病有抑制作用。深秋至早春遇到连续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抱子的不断产生,反复浸染,白粉病易暴发。大棚连作草莓发病早且重,病害始见期比新建棚地提早约1个月。偏施氮肥,草莓生长旺盛,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白粉病。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草藤的发病盛

6、期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与10月下旬至12月。A.1.4枯萎病A.1.4.1识别要点枯萎病由尖镰抱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fragariaeWinks&Willams)弓I起。苗期和开花坐果期易发病,以病菌侵害根部。发病初期,心叶变黄绿色或黄色,有卷缩或波状畸形叶,植株生长势弱,且多发生在植株一侧,外围叶自叶缘开始变为黄褐。老叶萎藻呈紫红色,最后呈枯菱状凋萎。叶柄和果柄的维管束也变褐色和黑褐色,地下根系呈黑褐色,不长新根,潮湿时近地面基部长出紫红色的分生抱子。A.1.4.2主要发生规律病原以菌丝体和厚垣苑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在种子上越冬。15C18C

7、开始发病,22C以上发病最严重,25C30会造成病株枯死,菱篇也最多。早春温度偏高、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排水不良、雨后积水、土质黏重偏酸的1+1块发病较早较重,特别是保护地栽培连作明显比露地发病重。栽培上沟系偏浅、偏施氮肥、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带菌有机肥、植株生长嫩弱及地下害虫危害重、大水漫灌抗旱易诱发枯菱病。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在3月6月、9月下旬11月。A.2草莓主要害虫识别要点和主要发生规律A.2.1叶螭A.2.1.1识别要点危害草藤的叶螭主要有二斑叶螭(黄蜘蛛)(TeirmychusurticaeKoch)和朱砂叶蜻(红蜘蛛)(T.Ci

8、nnabarinus)。二斑叶蛾:雌成蜻体长约0.5Omm,椭圆形,足4对,无爪,体背有刚毛26根,排成6横排。生长季节为白色、黄白色,体背两侧各具1块黑色长斑,取食后呈浓绿、褐绿色;当密度大或种群迁移前,体色变为橙黄色。滞育型体色呈橙黄色至淡红色,体侧无斑;雄成靖体长约0.4Omm左右,近菱形,淡黄色或淡黄绿色,活动敏捷;卵直径约0.12mm,球形,有光泽,初产时乳白色半透明,后转黄色,孵化前出现2个红色眼点;幼螭半球形,淡黄色或黄绿色,足3对;若蛾椭圆形,足4对,静止期绿色或墨绿色。朱砂叶螭:雌成螭体形、大小和二斑叶螭相似,深红色或锈红色,无季节性变化;雄成螭体小,体长约0.36mm,体红

9、色或橙红色,阳具端锤较小;卵直径约0.13mm,圆球形,有光泽,初产时无色透明,后渐转变为淡黄色和深黄色,最后呈微红色;幼螭体长约0.15mm,近圆形,色泽透明,有足3对。若螭体长约0.21mm,有足4对,体形及体色似成螭,但个体较小。叶螭主要以成满、幼期、若蜻群集在叶背吐丝结网、吸取汁液危害,一般先危害老叶。危害初期叶面出现零星褪绿斑点,严重时白色小点布满叶片,使叶面变为灰白色,植株萎缩矮化。A.2.1.2主要发生规律叶螭可通过种苗等进行传播,在老叶上越冬。叶螭1年发生数代,繁殖力极强,世代重叠。叶蜻喜温暖干燥环境,长势弱的植株易受害,卵多产于叶片背面。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9C31C,相对湿

10、度35%55%,高温低湿时发生严重,但温度超过31C,相对湿度超过70%时,不利于繁殖。露地草莓或草莓苗圃上以5月下旬至7月受害最重。保护地内由于温度适宜,整个冬季均可取食和繁殖,一般不出现滞育型,暖冬年份,12月仍可造成较重危害。A.2.2场虫A.2.2.1识别要点危害草莓的鲂虫主要有桃鲂(MyzuspersicaeSulzer)和棉鲂(AphisgossypiiGlover)c.棉姐无翅胎生雌蛤,体长L5mml9mm,卵圆形,体黄绿、深绿、蓝黑或棕色,体表有明显的网纹。触角6节,约为身体一半长。复眼暗红色。腹部末端1对暗色短圆筒形腹管,尾片青绿色,乳头状,两侧有刚毛3对;复眼喑红色。有翅胎

11、生雌鲂,体长1.2mm1.9mm,前胸背板黑色,有透明翅2对,前翅中脉3叉,后翅中、肘脉全;腹背两侧有3对4对黑斑,有时腹背有2条3条间断黑横带:触角6节,较短;腹管暗黑色,圆筒形,有瓦棱纹,尾片乳头状。无翅有性雌蛇,体长Imm1.5mm,体灰褐、墨绿、暗红或赤褐色;触角5节,后足胫节发达,排列不规则圆点几十个;腹管小,黑色。有翅雄蛎体长1.3mm1.9mm,体绿、灰黄或赤褐色;触角6节。卵,长约0.5mm,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变漆黑色,有光泽。若鲂,共4龄,体长0.5mm1.4mm,形如成蝇。复眼红色。有翅若蛎,二龄出现翅芽,3龄4龄腹两侧有白色圆斑。桃妫:无翅胎生雌螃体长2.0mm2.

12、6mm,有翅胎生雌蛛体长1.6mm2.1mm,体色多变。头胸部黑色,腹部黄绿、褐、赤褐色,体表粗糙。第七、八节有网纹。腹管细长,圆筒形,端部黑色,额瘤显著。卵长0.9mm1.2mm,长椭圆形,初为绿色,后为黑色,有光泽。若虫体小,似无翅胎生雌螃,淡红或黄绿色。蛇虫常群集于叶片、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卷曲、畸形,削弱植株长势,严重时引起叶片枯萎甚至整株死亡。分泌的大量蜜露能诱发霉菌的寄生,阻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和生理作用,还会诱发煤污病。A.2.2.2主要发生规律蛇虫以成蝇在草莓植株和老叶下面越冬。在25左右温度条件下,7d左右能繁殖1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最适温度为2028C,当温

13、度高达29C以上或下降到6C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上或相对湿度在40%以下时,均不利其生长、繁殖。长江中下游地区设施栽培草莓,蝇虫可连续危害,但主要危害期在10月11月及次年3月气温回升以后。A.2.3蓟马A.2.3.1识别要点危害草莓的蓟马以棕K司蓟马(ThriPSPalMiKamy)和花蓟马(FrankIEielIaimOnSaTTybom)为主。棕桐蓟马:雌成虫体长1.0mm1.1mm,雄成虫体k.8mm0.9mm,淡黄色至橙黄色。头近方形。触角7节,第1、2节橙黄色,第3、4节基部黄色,第4节的端部及后面几节灰黑色。腹部8节,第2腹节侧缘鬃各3根,第8腹节后缘雌雄两性均有发达的突起的

14、栉毛。卵,长椭圆形,长约0.2mm,黄白色。若虫,初孵幼虫极细,体白色;I龄2龄若虫无单眼及翅芽,体色由白色转黄色;3龄若虫淡黄白色,有翅芽(预蛹);4龄若虫体金黄色(伪蛹),单眼3个,翅芽伸达腹部的3/5,不取食。花蓟马:体长约1.3mm,褐色,头、胸部稍浅。触角8节,较粗,第3、4节具叉状感觉锥,第1、2和第6节8节褐色,第3节5节黄色,但第5节端半部褐色。前翅微黄色。腹部17背板前缘线暗褐色,第1背板布满横纹,第28背板仅两侧有横线纹。雄虫较雌虫小,黄色。卵,长约0.29mm,宽约0.15mm,侧面呈肾脏形,背面及正面呈鸡蛋形,初产时乳白色,略带绿色,头的一端有卵帽,近孵化时可见红色眼点

15、。若虫,共4龄;1龄若虫体长0.3mm0.6mm,触角第4节膨大,呈鼓槌形;2龄若虫体长约1mm,橘黄色,第4节触角长与粗相等,第3节有覆瓦状环纹,第4节有环状排列的微鬃,兔眼红色;3龄若虫叫前蛹,体长1.2mm1.4mm,翅芽伸达腹部第3节;4龄若虫叫伪蛹,体长1.2mm1.6mm,触角5节,不明显,单眼内缘有黄色晕圈。蓟马成虫、若虫多隐藏于花内或植物幼嫩组织,在清晨和傍晚或阴天出没,以锂吸式口器铿伤花器或嫩叶等组织危害植株。危害叶片时,叶脉间先出现灰白色条斑,叶脉发黑,严重时叶片皱缩不展,叶柄变黑,整片叶子变黑,植株矮小,生长停滞。危害花时,花瓣呈褐色水锈状,萼片背面有褐色斑,后期整个花器

16、变褐、干枯,萼片从尖部向下呈褐色坏死,会影响花芽分化,易产生畸形果。危害幼果时,果实粗糙,果尖呈水锈状,后期幼果呈茶褐色或黑褐色、僵死,影响着果,降低果实产量及品质。A.2.3.2主要发生规律蓟马一年能繁殖多代,世代重叠,在土壤、栽培基质或杂草里越冬。喜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30C28C、湿度40%70%。在草莓栽培过程中,蓟马有2个高发期,第1个发病高峰为11月12月,草莓进入开花坐果期,第2个发病高峰为次年3月5月,温度逐渐升高。在设施栽培中没有越冬现象,可周年发生危害。A.2.4斜纹夜蛾A.2.4.1识别要点斜纹夜蛾(Rode山。/rFabricius),成虫体长14mm20mm,翅展35mm42mm,体深褐色。前翅灰褐色,具有复杂的黑褐色斑纹,雄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