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环保从业人员职业防护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环保从业人员职业防护要求.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环保从业人员职业防护要求警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长、部分病毒携带者症状不明显等特点,环保从业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严格执行环保从业人员防护措施和操作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环保从业人员职业防护的环保从业人员防护等级,细化了环保从业人员的暴露场景,提出了针对不同工作场景的环保从业人员防控措施和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环保从业人员的监测及相关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GB
2、GBGBGB2626-200610213-200619082-200919083-201014866-2006WS/T 311-2009WS/T 313-2009YY 0469-2011YY/T 0969-2013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要求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原文档中写的是GB/T14866-2006,)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GB/T20097-2006防护服一般要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
3、)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W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3.2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在空气中短距离(Im内)自动到易感染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3.3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的传播。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3.5防护口罩用于覆盖住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颌,物理屏隙病原微生物、体液、颗粒物等的直接透过,常用类型口罩的防护等级由高到低为: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GB2626)医用外科口罩(Y
4、Y0469)一次性医用口罩(YY/T0969)3.6防护眼镜/面罩防雾、视野宽阔、必须有防溅功能,覆盖整个眼部或面部,对眼睛或面部形XX全防护,能够防止唾液、气流等直接接触人的眼睛或面部。3.7防护服用于阻隔和防护工作中接触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空气中的颗粒物的服装。4总体要求疫情防控期间,环保从业人员应遵循以下几方面要求:a)环保从业人员开展工作要严格遵循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求;b)环保从业人员必须知晓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工作环境可能具有的传染性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c)环保从业人员应掌握防护措施的使用方法、应用原则、注意事项;d)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请立即停止工作,到
5、当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将就诊结果及时报告。5防护等级5.1 一级防护(一般防护)5.1.1 适用对象环保办公人员和环保科研人员。5.1.2 防护物品佩戴一次性防护口罩(YY/T0969)或以上防护等级的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准备75%酒精或消毒湿巾和密封塑料袋。5.1.3 消毒要求消毒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a)摘下的防护口罩和手套装在一次性塑料袋内,用75%酒精消毒后放入指定地点;b)戴罩前和摘下口罩后要洗手。洗手要求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进行。5.1.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方面:a)口罩在变形、受潮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b)办公室应通风,每次通风时
6、间不少于15min,同时注意办公室内的保暖温度;c)如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筋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上报,根据病情居家隔离或就医。5.2.1适用对象一般环境现场监测和采样人员,一般环境下环境管理和执法人员,一般样品的实验室检测人员。(一般环境指非重点或敏感区域的企业或机构,非重点或敏感区域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固体废物环境;一般样品指非重点或敏感区环境样品。)5.2.2防护物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YY0469)或以上防护等级的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GB10213)、必要时佩戴护目眼镜(GB14866)、准备75%酒精或消毒湿巾
7、、密封塑料袋。5.2.3消毒要求消毒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a)戴罩前和摘下口罩后要洗手。洗手要求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进行;b)摘下防护口罩和一次性乳胶手套放入塑料袋内在一次性塑料袋内,用75%医用酒精消毒并封口后放入指定地点;c)防护眼镜应用75%酒精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后,进行清水冲洗晾干后方可进行二次使用;d)工作结束后,应对监测、执法等仪器设备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5.2.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方面:a)应与对方做好联系,确保派出体温正常且无感染及有特殊地区人员接触史的人群进行对接。在出发前要做好体温监测并记录;b)在此防护基础上,应自
8、觉遵守企业或机构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各项管理规定;c)口罩如已污染或变形、弄湿、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d)如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筋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上报,根据病情居家隔离或就医。5.3三级防护(严密防护)5.3.1适用对象重点或敏感区域监测和采样人员、重点或敏感区域环境管理和执法人员,重点或敏感区域环境样品的实验室分析检测人员(重点或敏感区域指来自疫情严重的地区、医院或集中隔离点,处置涉疫固废、废水等企业或机构;重点或敏感区域环境样品指来自疫情严重地区、医院、集中隔离点的固废、废水等环境样品)。注意:原
9、则上禁止将重点或敏感区域样品带回实验室分析检测。5.3.2防护物品佩戴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或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GB2626)、一次性手套(GB10213)、佩戴全封闭护目眼镜(GB14866)一次性防护服(GB19082),如有必要需佩戴防护面屏、一次性鞋套。若有条件可佩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则无需佩戴护医用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准备75%酒精或消毒湿巾、密封塑料袋。5.3.3消毒要求消毒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a)戴罩前和摘下口罩后要洗手消毒,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b)重点或敏感区域样品接收前,详细了解样品相关信息并做好记录,对样品外包装
10、进行消毒并将去除的外包装妥善遗弃危险废物的垃圾桶中,打开实验室的排风设备,保持实验室内空气清新;C)摘下的防护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和废弃的试验耗材应当收集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密封,按照医疗废物处置;d)防护眼镜应用75%酒精或100O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后,进行清水冲洗晾干后方可进行二次使用;e)工作结束后,应对监测、执法等仪器设备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返回单位后需对仪器设备再次消毒方可入库;f)要对工作车辆进行喷雾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浓度500TOoOmg/L);h)实验室分析测试后需将废液倒入指定的废液桶内集中处置;用75%酒精对操作台和检测
11、设备进行消毒;g)工作结束后立即沐浴。5. 3.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方面:a)应在当地卫生疾控部门或医院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b)应与对方做好联系,确保对方均派出体温正常且无感染人群进行对接。在此防护基础上,应自觉遵守企业或机构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各项管理规定;c)在出发前后要做好体温监测并记录;d)工作人员应相互检查防护用品佩戴是否正确,避免防护用品出现破损等情况发生,工作期间尽量减少沟通交流:e)若口罩已污染或变形、弄湿、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f)如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筋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
12、并及时上报。6防护物品的正确佩戴5.1 防护口罩的佩戴遵循WS/T311中附录A,口罩的佩戴方法。5.2 护目眼镜或防护面罩的佩戴遵循WS/T311中附录B,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5.3 一次性手套的佩戴遵循WS/T311中附录C,无菌手套戴脱方法。5.4 一次性防护服的穿脱遵循WS/T3U中附录D,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7防护物品穿脱程序7.1 穿戴程序穿戴程序主要包括:a)一级防护(一般防护):洗手一防护口罩一防护手套;b)二级防护(加强防护):洗手一防护口罩一防护眼镜一防护手套;c)三级防护(加强防护):洗手一防护口罩一防护眼镜防护服一鞋套一防护手套。7.2 脱摘程序脱摘程序主要包括:a)一级防护(一般防护):摘手套一洗手消毒一摘防护口罩一洗手消毒;b)二级防护(加强防护):摘手套一洗手消毒一摘防护眼镜一摘防护口罩一洗手消毒;c)三级防护(加强防护):摘手套一洗手消毒一摘鞋套一摘防护眼镜一脱防护服一摘防护口罩一洗手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