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教科研团队要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学校教学名师以及行业企业的知名技术专家作为带头人,以学校优秀教师以及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作为骨干教师,以专业(群)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队伍。第三条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和组织模式,有利于形成和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
2、,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科研团队建设既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广阔平台和凝聚专兼职教师向心力的良好载体。第二章建设原则和内容第四条建设原则(一)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的原则。通过校企双方的管理制度,激励教学水平高、技术研发与服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进入教学团队;同时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进入教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他们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二)依托教学基本建设的原则。紧密结合专业、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
3、组建团队。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围绕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实训基地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好教科研团队建设工作。(三)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质量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四)注重师德建设的原则。团队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风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五)加强资源整合的原则。鼓励跨专业建设优秀教科研团队,充分利用校内外、市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多种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六)团队水平整体提升的原则。加强教科研团队的教师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提升教科研团队的整体
4、教学与科研水平,发挥好示范和带头作用。第五条建设内容(一)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专业建设应当作为教科研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成为团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平台。(二)课程建设。包括课程体系的建设及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团队建设,促进形成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的示范性课程,有效发挥精品课的引导、辐射作用。(三)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共同进行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共享,为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有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重要的平台。(四)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开展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
5、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五)“双师”结构队伍建设。“双师”结构教师的培养是教科研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特别重视在行业、企业一线培育由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要特别重视对团队内青年教师的职教理论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企业实践锻炼、建立“老、中、青”传、帮、带等途径,整体提高团队教学水平。(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I、技能鉴定、技术研发与服务,不断提高团队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第三章申报与评审第六条校级教科研团队申报立项条件L团队及组成。必须是拥有“双师”结构的
6、专业教科研团队,即由我校专职/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兼职教师组成。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职/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2 .团队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应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长期坚持在我校高职高专教学一线,教学效果好,且应在本行业技术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具有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的教师。获得过校级及以上奖励,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主持或参与校级及以上教研项目,致力于本团队的教学建设;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3 .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7、过程中,团队能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级技能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社会认可度高。第七条申报立项程序1 .校级教科研团队每年评审一次,申报采取团队申请和所属系(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由系(部)组织专家对申请团队进行评议,提出推荐意见和保障团队建设的措施上报学校。2 .申报教学团队需填写教科研团队推荐表,同时提供以下相关支撑材料:团队成员学位证书复印件、主要教学研究与科研成果复印件、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等。申报材料必须真实,简洁精炼,能充分反映团队的总体情况。3 .学校学术委员会负
8、责校级教科研团队评审工作,教研处负责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与核查工作。评审结果经学校批准,正式发文后立项建设。第四章团队管理与经费资助第八条学校对教科研团队实施目标管理。教科研团队建设所在系(部)负责具体监督、管理工作。第九条教科研团队建设实行项目管理,团队负责人可在团队成员内部自主安排工作任务,并履行下列职责。(一)站在专业发展建设的高度,对专业、课程建设等进行规划、设计与组织实施;协助组织、研究本专业或课程的建设,包括特色专业、精品课申报、评估检查等。(二)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三)发挥团
9、队优势组织开发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研究探索本专业教学实践环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四)制定本团队青年教师(至少5名)的培养计划,在业务知识、教学水平、职业要求、个人发展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五)密切跟踪国内外本专业的学术动态和人才发展状况,每年就本专业领域的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学术研究、科技成果、物质保障等方面向学校提交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或综合评估报告。第十条学校每年评选35个校级教科研团队。校级教学团队立项评审通过后,由团队带头人填写教科研团队建设任务书,制定本团队进一步建设的具体方案,报教研处审查备案。第十一条校级教科研团队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滚动建设。立项第二年进行中期检查,第三年进行验收,
10、对建设不力、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将取消其教学团队建设项目资格。立项、中期检查、验收由教研处负责。所在系(部)负责团队建设的日常组织与管理。第十二条评选确定的校级教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学校将给予1.5万元的经费支持(每个团队每年0.5万元),按年度分三次资助。团队建设经费用途主要包括:教学调研、教学经验交流、教研课题论证、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课件制作、图书资料、文印、小型低值设备购置等。经费实行专项管理,由团队负责人签字后,报系(部)、教研处审核,学校财务处报销。第十三条学校对入选校级及校级以上教科研团队的人员在进修、岗位聘任、教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重点推荐。第十四条省级及国家级教科研团队的申报
11、推荐从校级教科研团队中产生。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教科研团队的,学校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配套经费资助。第十五条建设期结束后,由团队带头人向学校上报教科研团队建设总结报告,学校将根据团队的建设目标、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标志性成果等情况进行验收。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团队可申请延长1年结题,对于无故不参加验收或延长时间后验收仍不合格的团队,学校将收回建设经费并取消团队负责人其他教学建设项目的申报资格。对考核优秀的团队,学校将对其进行0.5至1万元的奖励,并继续列入下一批校级教科研团队建设计划。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研处负责解释。附件:1.我校教科研团队推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