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584422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全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结论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翔口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

2、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1.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推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推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联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第一堂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 .哲学的基本理论的内容: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

3、的问题.(P28)PS:两个知识点:(知识点不在问题的回答范围之内,但要求要会)(1)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P28-29)(2)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之论。(P29)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答: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定义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将世界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而且能够对物质产生反作用。总的来说,物质是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物质是第一

4、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这就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实在性原则。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

5、和生理的作用.5.运动与静止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6、实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P34)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P35)7.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8

6、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9、矛盾及其特征是什么?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P43)10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

7、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何可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得脾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11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规律性的关系规律与人的能动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根据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在发挥是主观能动性

8、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还应注意: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12意识的功能和作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知道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13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

9、普遍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在数量上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兽出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2.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和联系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就是认识与物质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认识(或者是意识),而认识(或者意识)不能反作用于物质,即为纯粹的物质世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反作

10、用,即他们可以相互影响,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的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3、宜理于价值的关系1.真理与价值是相对立的统一.2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真理是讲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要求认识要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是指外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表

11、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3 .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1)真理能蝌旨导社会实践,成功的改造世界,以实践成果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的价值.(2)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必定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实现需要的满足.4 .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他的功能上.(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作用.5 .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

12、系:(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p94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揄出和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2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社会存在,先有社会意识形态,后又社会存在。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了社会存在,之后才有社会意识。其实,所谓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之前田可哲学学派都没有能够证明社会形态中的

13、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3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区别:(一)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基本形态1、唯意志论唯意志论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人类历史就是由这些“大人物随心所欲地创造的。至于人民群众,则被看作是消极的、被动的、惰性的物质,是这些少数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是供他们使用的“材料,2、宿命论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神、绝对精神等等,而英雄人物则是诸如此类精神力量的体现者或受托人。而人民群众只能俯首听从这些神秘精神力量和英雄人物的支配.(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存在的原因1.认识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认识根源在于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14、,从而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或只看到思想动机.2、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社会根源是生产力还不够发展,大多数人从事生产劳动,少数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3、阶级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阶级根源在于历代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和统治,总是对历史发展的真相作歪曲的宣传,百般吹捧他们的领袖人物和政治代表,极力贬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三)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同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因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坚定地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肯定人民群

15、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1)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1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2 .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3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的内涵1 .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2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具

16、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3)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1.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