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湖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探索中本一体化贯通培养新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湖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探索中本一体化贯通培养新路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足湖川的能法傕专户Q弱优缪苏建中本一体化急遏倍养资路得湖州交通学校与湖州学院两校立足湖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有机整合教育教学培养计划,整体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制定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以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为起点,共同实施“3+4”七年一体化职业教育,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一、目标聚合,精准定位培养方向(一)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确立专业培养目标长三角是国内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地和消费地,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区域。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的湖州作为淅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基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湖州交通学校依托
2、合作院校湖州学院的专业优势,着重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在中职阶段的培养,为高质量赶超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二)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确定专业学习路径中职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和本科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进行纵向融合,在中职阶段,以“汽车构造与拆装”、“汽车电子电工技术”等实践课程为切入点,以考取汽车装调工(四级)职业资格证书为考核要求,提升汽车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到本科阶段培养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与创新思维。这种由“实”到“虚”再到“虚实结合”的学习路径更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三)结合专业知识特点,分段设计学习内容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人才,是具备新能源
3、汽车研发、制造与装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单独的中职教育或本科教育都难以批量培养卓越的新能源汽车工程师。“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采用“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新能源汽车工程”的分段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中职阶段掌握汽车装配技能,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能力,本科阶段主要掌握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制造的能力,从而实现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两个阶段的有效衔接,为湖州输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秀工程师。二、课程重构,突出专业前沿特性(一)适度增强基础课程难度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水平。因此,中职阶段以夯实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为主,增加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课时,并在中职阶段增设物理课,将本科阶段的物理课程
4、前置到第一学年,确保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连续性。(二)融会贯通专业课程为增强中职阶段与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湖州交通学校和湖州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设计课程体系。第一,中职阶段保留原有的汽车类专业基础课程,删除原来的专业核心课程,重新开设专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三门专业核心课程。第二,将原本科阶段需要学习的汽车构造、汽车概论、汽车维修技能、计算机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汽车电气课程前置到中职阶段完成教学。中职阶段结合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增设职业技能考证课程,多课程增加实操环节比重,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衔接优化。第三
5、,在本科阶段设置专业核心提升课程,层层递进,并以任务驱动法教学方式授课,实现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过渡。(三)创设素养一体课程一体化培养全过程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和综合专业实践环节。其中,中职阶段偏重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专业操作规范、职业素养、安全意识的培养,本科阶段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行业意识等。在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湖州交通学校积极推进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的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及省市技术技能竞赛新能源汽车赛项,提升符合产业需求、迎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岗位技能。三、管理融合,构建一体管理机制(一)院校全面对接,强化一体过程管理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是“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
6、的保障。湖州交通学校和湖州学院共同建立中职学校同本科院校、中职学部同本科二级学院间的分层对接机制,对合作模式等宏观问题和课程衔接等中观问题进行分层沟通协调与双向信息反馈。(二)企业充分参与,突出企业育人功能在“中本一体化”培养的实践中,湖州交通学校坚持产业、行业、企业协同参与教育教学的原则,通过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或企业学院,共同使用实训设备,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共同编写专业教材,共同评价实践项目等方式,将产业、行业、企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中本一体化”培养中的课程优势,实现行企校共育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路疾驰,中国经济向“绿”而行;高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职业教育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