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交市“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docx(7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古交市“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古交市实现“转型出雏型”,打造能源革命先行示范区、太原综合能源生产基地、碳中和产业示范区、山地休闲康养目的地,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建设“绿色古交”“宜居古交”的关键五年。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谋划与实施好未来五年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对于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2、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向推动、互促互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古交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两山七河一流域“:“两山”指吕梁山、太行山。两山面积占山西省国土面积的83%,涉及11个市81个县(市、区)。“七河”指山西境内七大主要河流,分别是汾河、桑干河、源沱河、漳河、沁河、谏水河和大清河。流域面积占到山西省国土面积的72%o“一流域”指黄河流域。黄河山西段总长965公里,流经4市19县,山西境内黄河流域面积97138平方公里,涉及太原、忻州、晋中、吕梁、临汾、运城、晋城7市,占全省总面积的62.2%。古交市全境山地属吕梁山,海拔1000-3500米,属中山范围。全市山岭连绵,沟壑纵横,山地丘陵
3、占全市总面积95%以上,地势西高东低,铁史沟山岩位于境西,海拔2324.2米,为全境最高山峰。东部扫石一带的汾河峡谷谷底,海拔870米,为境内最低地带,最大高差1454.2米。境界四周大都以山脊线与毗连县、区山地接壤,其中汾河以北的山地多属云中山南端。西部沿古石城经康庄至新房一线以西的山地为关帝山东麓,因受屯兰川河流水侵蚀分割成南北两支。中部地处太原西山煤田的西翼,山势低缓,海拔多在1400米以下。古交市属“七河”中的汾河。汾河(古交段)自西部龙尾头入境,向东经镇城底、古交市区、河口镇至扫石出境,境内长约42公里。在市境内有20余条支流(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从南北两侧汇入汾河,河流兼具
4、山地型和夏雨型双重特性。汾河古交市区段目前已形成了总长4.25公里、蓄水面积51万平方米,蓄水总量84.6万立方米的连续蓄水区。汾河(古交段)主要支流有狮子河、屯兰川河、原平川河、大川河,均为季节性河流。狮子河源于北部褰子山,呈树枝状,向南流经五子寨、安庄转向西南,过嘉乐泉和炉峪口后汇入汾河,全长28.4公里,流域面积170.5平方公里。屯兰川河发源于白刁岭,水系呈树枝状,河道自西向东至武家庄转向东北,于娘娘庙汇入汾河,全长42.2公里,河流面积301平方公里。原平川河发源于狐爷山北麓,分东西两支,其中西支起源于常安乡郭家梁由西南流向东北,东支出于原相乡南部并向北流经赵河口、白岸等地,至交口岔
5、东、西两支合流,向东北流经高升、至马兰滩注入汾河,全长28.4公里,流域面积221平方公里。大川河发源于草庄头南部、西南部山地,由南向北流经邢家社乡,至古交市区注入汾河,沿途有众多支流汇入,全长35.7公里,流域面积313平方公里。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成效“十三五”时期是古交市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五年。五年来,在太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古交市委、市政府坚持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步开展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整治和重点领域的攻坚行动,实施了一批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转型发展趋势向好,为今后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奠定了基础。(
6、一)环境质量整体改善1、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大气环境质量整体得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踪合污染指数下降28串,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268天增加到316天,优良率较2015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古交蓝”逐渐成为新常态。“十三五”期末,优良天数山西省排名20,太原市排名第2,NOz、So2、PM*PM/年均浓度值及CO、Oa百分位数浓度值均达国家年均二级标准,其中PM.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了30.23%。全方位开展燃煤污染整治。一是划定了“禁煤区”,建成中心城区面积3.23平方公里,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煤炭及其制品,燃煤污染源全面拆除,实施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替代,20蒸吨/小时
7、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二是全面完成“禁煤区”内“煤改电”清洁供暖改造,共拆除燃煤锅炉49台,31台完成清洁能源替代。三是开展了农村地区清洁供暖改造工作,太原市下达我市农村清洁供暖改造为2655户,其中通过热电联供供热方式替代1688户已全部完成,煤改电完成967户。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一是开展了焦化行业提标改造,4家焦化企业完成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二是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了无组织扬尘治理工作,全市3家焦化企业开展了煤场全封闭工程。三是积极落实省市关于淘汰焦化行业过剩产能目标任务,626万吨产能实现关停。四是开展了VoCS排放单位筛查,建立了VoCS排放重点单位名录,17家
8、汽修企业完成喷漆、烤漆工序专项治理,拆除7家企业喷漆、烤漆工序。五是对全市54家煤炭洗选、陶瓷砖瓦、塑料、玻璃、固体废物处置行业企业进行了全面达标评估,达标率100%o开展扬尘整治专项行动。一是出台古交市降尘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古交市秋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工业企业扬尘、裸露地面、城乡结合部道路、建筑垃圾渣土清运、拆迁和土方作业和灌土消纳场及通往渣土场道路等六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机动车限行管控及柴油货车治理。一是出台了古交市关于柴油货车和散装物料运输车过境车辆实施优化通行方案,加强对中、重型柴油货车不按规定线路和时段驶入禁行区域的交通违法行为处罚,特别在重点
9、路段、重点时段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巡查频率,实行严管重罚。二是交通、交警、环保、治超等部门联合行动,开展了柴油车和散装物料运输车辆污染治理联合执法行动,设立一个固定检测点,两个流动检测点,累计淘汰不达标车辆1591台(其中黄标车244台)。三是推进柴油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设备加装颗粒物捕集器(DPF)工作,累计已加装颗粒物捕集器232套。严格管控秸秆禁烧和烟花爆竹禁放。一是实行了市级领导包乡、乡领导及全体干部包村组、村组领导包地块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签订了秸秆禁烧责任书,确保把秸秆禁烧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堵疏结合,大力推广桔秆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覆盖还田、免耕还田技术,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为
10、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变“不敢烧”为“不愿烧三是结合城市保洁网格管理,为环卫工人发放收纳袋,确保树叶杂草等全部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置。四是严格落实禁炮政策,在中心城区范围内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坚决落实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一是根据太原市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加强重污染天气的预测预警,出台了古交市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加强了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和运输情况督查检杳,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除保障民生企业外,全部实施停产限产措施。二是按照国家重污染天气应对要求,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制定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方案,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期间的减排措施等相关要求。2、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保护水资源、防治
11、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目标,实施系列工程措施,汾河水环境明显改善。2018年以来,省考扫石桥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2020年实现8个月达H类水质标准,汾河古交段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的景象。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缸推进汾河流域古交段水体治理。一是建立完善了古交市汾河干流及其支流排污口管理台账,出台了全市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方案、全市工业企业矿井水处理整治方案、全市市政生活、雨污混合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二是实施了汾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河道清淤、垃圾清理、违法建筑拆除等行动,治理河道12.8公里。三是对汾河河道企业非法排污管线进行拆除,从源头切断非
12、法排污。四是在完成汾河城区段蓄水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对汾河进行全面整治,实现了汾河扫石桥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In类标准。完成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9个煤矿企业完成了废水提标改造工程,外排矿井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污染物达地表水环境质量HI类标准;11个煤矿企业完成了矿井水处理系统、矿井污水处理站建设;汾河干流沿线6个煤矿企业矿井水全部达标排放;其他煤矿企业均按照“三同时”要求完成或正在建设污水处理站,基本实现了中水回用不外排;全市所有洗煤厂全部实现洗煤废水闭路循环不外排。全市22家加油站全部完成了地下油罐双层罐或防渗池改造。大力整治黑臭水体。以全面消除黑臭水体为目标,以中心城区边山
13、支沟居民生活区域为重点,以排污口为切入点,分年度、分片区、分批次对边山支沟排水分区的现状合流管线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2018年底建成区内已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19年重点开展了马兰镇、很城底旗、河口很污水收集工程,全部完成纳管治理。加强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王家沟、建安沟、义学路等地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古交市第二污水厂(1.2万方)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污水收集率基本达到90%o5家污水处理厂开展了冬季保温提效和提标改造,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达地表V类标准。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一是推进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排查和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二是开展集中式饮用
14、水源地评估工作,完成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年度评估和9个乡镇及以下水源基础信息采集。三是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重点对日供水100O立方米以上或服务人口万人以上的河口村饮用水水源开展了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四是对供水水质进行例行性监测,在对全市饮水水源摸排的基础上制定了水质检测工作计划,开展了水源水、管网水水质检测工作,水质合格率达100以确保了全市饮用水安全。3、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强汗石堆场规范化整治。出台了古交市煤阡石、粉煤灰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建立古交市煤砰石、粉煤灰堆放台账,对全市企业讦石山、无主煤阡石开展综合治理,对在用的煤砰石堆场严格按照相关技
15、术规范要求,采取黄土覆盖、分层碾压、植树种草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杜绝了煤砰石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推进煤阡石、粉煤灰资源化利用。以兴能电厂三期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山西西山华通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为契机,科学合理制定综合利用方案,在实现新增煤秆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力争对积存煤砰石、粉煤灰进行合理利用,逐步化解长期堆放形成的占用土地和污染环境问题。有效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交,开展了全市农用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二)生态质量整体好转“十三五”期间,古交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稳步提高。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实施了“
16、三环生态圈”战略,大规模加强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砰石场处置、废弃工矿用地复垦、矿山生态修复等,完成102处砰石山治理工程,绿化荒山荒坡25.1863万亩。围绕“山增绿、林增效、民增收”的目标,实施以荒山造林、通道绿化、园林村庄绿化、主干线公路美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项目,新增城市绿化覆盖面积72.01公顷。大力提升城市公园广场绿化美化品质。完成了水泉褰公园一、二、三期、市民广场防灾避险公园改建、桃园广场、人民广场、滨河园、迎宾园、四中游园等7个公园绿地的提质改造工程,新建了三岔口游园、科技园区游园等2个公园绿地。加强城乡结合部“口袋绿地”建设改造,进一步打造良好的游园绿化环境,切实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积极申报创建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太原市园林式居住区9个,创建太原市园林式单位8个。(三)生态文明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制约环境改善的重点领域与瓶颈问题逐步解决和突破,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