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易错选择题专练50题)专题01 中国古代史(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灭易错选择题专练50题)专题01 中国古代史(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专题Ol中国古代史消灭易错专练50题选择题涉及考点易错点Oi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易借点02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易错点03中国古代思想与传统文化易借点04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易错点05中国古代军事战役易错点06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易错点07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交融易借点。8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一、选择题1.从图1到图2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图1图2A.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从郡县制向行省制演变B.自秦朝开始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C.古代中国历代王朝交替使用分封制和郡县制D.变化反映出古代中国中央集权趋势的加强【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从分封制到郡
2、县制,可得出变化反映出古代中国中央集权趋势的加强,D项正确;行省制度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自秦朝开始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古代中国历代王朝交替使用分封制和郡县制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礼礼部户部刑部兵部兵郃户郃更部刑部工部图一唐朝中央机构图二明朝中央机构史部A.君权的不断强化B.中央集权的趋势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封建体制的不断完善【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各司其职,明朝时期加强了君主专制,废除丞相,由皇
3、帝统领六部,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大臣跪受笔录,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经唐至明清,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A正确;B、C、D在图片中没有体现,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A。3.下图是某同学整理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发展历程的卡尺。其变化的特点说明中国古代()A.C.B.地方权力不断增大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地方分离运动不断加剧B.郡县、纣C.奴隶、纣D.禅让、启【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郡县制”设转运使”“行省制度地方设三司和所学知识可知,从秦汉到明朝的措施都是中央加强对地
4、方的控制的措施,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表现,A项正确;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排除B项;君主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地方权力愈发集中于中央,排除D项。故选A项。4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沿革是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观察下图,和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奴隶、桀【答案】D【详解】传说,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我们把这项制度叫禅让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君主。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排除ABC,D项正确。故选D项。5 .某学者对中国古代两种政
5、治制度的特点进行比较,根据图示中有关文字,你认,这两种制度分别是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王权_供奉天子一一个天下一个Sl东中央集权分级管理A.分封制和城邦制B.科举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郡县制D.君主制和郡县制【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可知,左图体现了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周天子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材料”一个天子,个国家,中央集权”等信息可知,右图体现了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皇帝建立了天下“独主”的地位,因此材料图片分别体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C项正确;城邦制是古希腊政治制度特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城邦特点,A项错误;科举制是
6、隋唐时期创立的选自制,以考试为主要标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科举制,B项错误;左图体现了分封制,而不是君主制,D项错误。6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农业生产工具”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为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该农业生产工具为()【详解】根据题干“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为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简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库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C项正确;楼车是播种工具楼车,排除A项;曲辕犁是唐朝发明的耕地农具,排除B项;秧马是宋代发明的拔秧和插秧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7 .下面两幅图是中
7、国古代两大水利工程。关于这两大水利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为了防洪灌溉而修建的水利工程8 .都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C.修建都加重人民负担,政权短命而亡D.都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它们是中国古代两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B项正确;隋朝大运河不是为了防洪灌溉而修建的水利工程,排除A项;都江堰没加重人民负担,排除C项;都江堰没有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8.卜.面是历史社团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一组材料,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湖南长沙出土春秋时期铁锄A.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C.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坪田(五代出现)牛转翻车(唐或宋
8、出现)B.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D.古代手工业发展历程【答案】A【详解】根据“春秋时期铁锄用田翻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A项正确: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图片信息不能体现“经济中心的南移”,排除C项;“坪田”“翻车”与古代手工业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9 .某历史合作学习小组选用下列四图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唐朝长安城简图北宋交子明朝南都繁会图清朝“广州十三行”A.古代农业的发展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D.古代对外交往历程【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中的四副图片可知,从长安城的市坊分开到北宋的
9、交子,再到明朝都市的繁荣,最后明清闭关锁国,可知四图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B项正确;图片信息与农业、手工业发展无关,排除AC项;只有清“广州十三行”能反映出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排除D项。故选B项。10 .史料是认识历史、分析问题的主要依据。产生以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A.两宋时期皇权的不断衰败没落B.两宋时期重农抑商观念的改变C.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D.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10、【答案】C【详解】据“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可知,北宋都城和南宋都城商业繁荣,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C项正确:“皇权的不断衰败没落与题干表格内容无关,排除A项:“两宋时期重农抑商观念的改变”说法错误,排除B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与题干表格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认识课题和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根据如图的关键词,可以确定的课题名称是()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A.中国
11、古代的政治制度C.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答案】BB.中国古代的思想控制D.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详解】根据“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可得出这些都是古代王朝进行思想控制,实行思想专制的体现,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思想方面,没有体现政治、经济与人才选拔,排除ACD项。故选B项。12 .如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思想派别及作品数量。该时期是()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支派103372110761220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C.秦朝时期B.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A.商周时期【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儒家支派
12、最多且篇数最多,说明儒家已经是官方正统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因此儒学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是在西汉时期,D项正确:商周时期,还没有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A项不正确,排除A项: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但是与“儒家支派最多且篇数最多”这史实不符,排除B项;秦朝时期,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的代表,因此秦朝是以法家思想
13、作为治国思想,与“儒家支派最多且篇数最多”这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 .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全部内容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A.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B.保留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明朝统治者对科举考试做出改变的根本目的是C.禁锢思想,使应试者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C【详解】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糅,必须是以朱亶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可见,明朝统治者对科举考试做出改变的根本目的禁锢思想,使应试者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C项正确;明朝时期八股取上的根本目的并不是
14、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排除A项;保留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也不是明朝统治者对科举考试做出改变的根本目,排除B项;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与八股取上的根本目的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14 .典籍承载中华文脉,思想塑造轴心文明。下图所示典籍记录了中国古代一位教育家的思想。这位教育家是()A.老子B.孔子D.韩非子【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图中的信息“论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所以这位教育家是孔子,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5 .小莉同学在整理历史课笔记时,摘抄了下列资料。该资料反映了()隋朝时期
15、开创: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确立: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时期发展: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完善:创立殿试制度A.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变革B.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C.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完善D.中国古代国家统一局面的巩固【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描述的是科举制的发展变革,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6 .下列叙述中,关于百家争鸣说法错误的是A.当时各家学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B.各家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观点互相不同,但同时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C.百家争鸣是一场学术争端,扰乱世人思想D.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基础【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百家争鸣是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