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2组织行为学-最新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52组织行为学-最新复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00152组织行为学最新复习资料一、名词说明1.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确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协作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2 .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3 .行为:行为又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视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干脆视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4 .组织行为学:是探讨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5 .案例探讨法:就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
2、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6 .视察法:是一种主要依靠探讨者的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来收集资料的调查探讨方法。7 .心理测验法:是通过视察人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依据确定的原则,对人的特性、动机、价值观等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8 .问卷调查法: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9 .信度:指的是牢靠性程度,通过某项测试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样性。10 .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I1.感觉:是客观事物干脆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特点: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12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
3、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特点:比感觉高一级,比感觉更全面深刻)。13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征的知觉。14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觉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15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在满足主观须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16 .看法: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17 .工作看法: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1
4、8 .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认同的程度。19 .工作参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看法,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20 .特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性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21 .实力:是个人顺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性。22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看法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23 .创建性行为: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确定目标和限制或调整客体过程中产生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24 .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25 .事业生涯的设计:是对个人今
5、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支配的过程。26 .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学问和技能的开发性(培训、教化)活动。27 .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须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28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个体的组合。29 .群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确定的环境条件下,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30 .正式群体:
6、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安排很明确的群体。31 .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须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32 .角色:是由确定的社会地位所确定的、符合确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33 .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看法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样性。34 .角色知觉: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当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相识。35 .角色期盼: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当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36 .角色冲突:当个风光临多种角色期盼时,就可能会产生角色冲突。37 .群体凝合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情愿留在群体中的程度。38 .群体促
7、进作用(群体助长):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与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39 .群体助长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40 .社会惰化效应:是指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个人工作时更努力。41 .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42 .群体压力:事实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43 .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就会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样的倾向.44 .沟通:是信息的传达和理解过程,同时也是感情的沟通过程。45 .人际关系: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
8、关系叫做人际关系。46 .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47 .威逼:是对将要做出对对方不利的事情的一种言语表述,是迫使对方答应自己要求或进行合作的一种手段。48 .竞争:是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定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49 .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群体的桥梁。50 .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确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活动过程。51 .领导者: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包括个人或集体。52 .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依靠组织所赐予的职权来影
9、响和指引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主要功能是带领下属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53 .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赐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主要功能是满足组织中某些局部的、特别的须要。54 .权力:是由上级依据领导者所担负的职务和职位而赐予的,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55 .威信: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56 .领导权力的安排:是指领导权力安排的形式和方法。57 .满足度:是指员工希望得到的酬劳与他们实际得到的酬劳之间的差距。58 .人员的流向:是指员工流淌的去向,包括进入或退出一个组织。59 .领导素养: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
10、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力、气质、品质等个人特征。60 .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比较固定和常常运用的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61 .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确定目标的心理过程。65 .正强化: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在企业管理中称为奖酬。例如认可、赞许、增加工资、提升等,对职工的某一行为的确定,从而使职工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66 .负强化: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开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开心的事情。67 .自然消退:取消正强化,对职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某种程度的否定。探讨表明,一种行为长期得不到正强化,会
11、渐渐消逝68 .职业生活质量:就是在工作中员工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感觉,是以内容型激励理论为基础的。69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70 .管理幅度:就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干脆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目。71 .管理层次:是指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形成的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可以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72 .组织规模:是指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在级别织中的集中程度。73 .矩阵制:特地小组的横向关系和原来的纵向关系,组成了一个矩阵。74 .组织变革:是为组织发展供应达到目的的手段。75 .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
12、生的一种特别的文化倾向,实质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二、填空1 .组织行为学的探讨对象: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规律性。2 .特性的结构:主要是由特性倾向性和特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所组成。-3 .创建性行为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人们内在的主观特征和外部的客观环境两方面因素。4 .创建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创建性实力。5 .了解你的职业技能,胜利的绩效既取决于工作动机,也取决于个人实力。6 .非正式群体通过满足其成员的社会须要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 .群体的正式规范是写入组织手册的,但组织中大部分规范是非正式的。8 .群体凝合力的凹凸
13、,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群体行为的效率和效果。9 .群体的工作效果比个体单独的工作效果的总和要好。10 .群体规模的增大和个人绩效是负相关。11 .人们之间的感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亲相近的感情,一类是相互疏远的感情。12 .群体间互动的效果和质量会显著影响到一方甚至双方的群体工作绩效以及成员的工作满足度。13 .群体之间的关系有横向的联系,也有纵向的联系;既有组织内部的联系,也有组织外部的联系。14 .冲突是好坏是取决于冲突的类型。15 .冲突管理包括:解决冲突、激发冲突。16 .领导是组织运行与发展的核心和主导因素。17 .领导者确定着组织运行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18 .领导的特点示范性、激
14、励性、互动性。19 .威信是要靠领导者的主观努力取得的。20 .权力的构成:资源限制权、奖惩权、专长权。21 .领导权力形成的机制: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格因素。22 .威信的特点:内在性、长久性。23 .孙子兵法对领导素养的观点:“将者,智、信、仁、勇、严也”。24 .荀子的领导思想代表了战国时期儒家领导思想的最高成就。25 .现代素养理论对领导者素养的探讨有两个方面:识人方面、育人方面。26 .组织的领导层次分为三级:最高领导层、中间领导层、作业领导层,其结构特点属于金字塔型。27 .组织内的领导人员分三个层次:高层领导者、中层领导层、基层领导者。28 .实力是领导素养的核心。完成领导工作
15、须要的实力:技术实力、交际实力、行政管理实力。29 .动机的三种三机能:始发机能、选择和导向机能、强化机能。30 .泰勒等人的工资嘉奖模式列为激励理论之首。31 .激励理论的三种类型:内容型、过程型、行为改造型,而以内容型与过程型为重点。32 .期望理论:M=V*E.33 .日本的激励机制:自主管理JK。34 .JK理论基础: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5 .全方位激励即实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向性的激励,也是内容型激励理论。36 .海尔的OEC理论:就是全方位地对每天、每人、每事进行清理、限制,它的核心是“日日清”。37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38 .管理幅度最大不能超过12,一-般一个领导者管理7个下属为宜,通常的管理幅度在7至9人之间。39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分别确定了组织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40 .组织结构理论:传统组织结构理论、行为组织结构理论、现代组织结构理论。41 .现代的组织结构形式: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立体组织制。42 .组织变革的阻力:个体、群体、领导者。43 .在创业期,企业强调的是技术和创新精神。三、选择、简答和论述1 .管理者为什么要探讨组织行为学:(1)探讨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用,合理运用人才的水平(2)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