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代码】71020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基本学制】三年一、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对美术设计与制作技能人才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文化创意行业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广告、会展、网页、多媒体产品、影视动画等设计制作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2)热爱生活和自然,热爱
2、美术设计事业,书树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理想。(3)具有刻苦钻研、与时俱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继续学习的能力。(4)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习惯和品质。(5)掌握必须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就业和创业能力。(6)树立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专业技术技能(1)掌握美术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初步的艺术审美和美术鉴赏能力。(2)掌握素描表现形体的基本造型技能。(3)掌握色彩表现的基本造型技能。(4)掌握速写快速记录及表现形体的基本技能。(5)掌握图案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初步的图案设计能力。(6)掌握平面、色彩、立
3、体构成的基础知识,具备装饰画的绘制能力。(7)掌握1-2种主要绘画的技法,具备初步的绘画创作能力。(8)掌握1-2种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应用技术,具备设计(9)掌握三维图像软件的应用技术,具备初步制作的动画能力。(K)具备收集、选取艺术创作素材的能力。(Il)具备1-2个工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具备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一一视觉传达1、 掌握字体、手绘POP、板式设计的表现技法,具备平面广告设计的能力。2 .掌握1种以上版式设计软件,具备绘制矢量图的能力。3 .初步具备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能力。4 .掌握vi设计的表现技法,初步具备企业视觉形象的设计能力。5 .掌握包装设计的表现技法,初步具备商品
4、包装产品的设计能力。6 .掌握印刷制作工艺流程和印刷技术。专业(技能)方向一一美术影视与动画1 .掌握Flash软件的应用技术,具备绘制二维动画的能力。2 .具备绘制连动画的能力。3 .初步掌握3D软件的应用技术、初步具备绘制三位角色、场景模型的能力。4 .掌握材质、灯光的应用技术,初步具备制作三维动画特效5 .了解动画特效软件的应用技术,初步具备制作三维动画特效的能力。6. 了解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应用技术,初步具备三维动画后期合成制作的能力。2、职业岗位分析与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依据对毕业生就业和企业要求的调查,分为视觉传达、美术影视与动画如下表所示(三)教学分析与课程体系表1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
5、教学分析与课程体系序典型工作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构建课程号就业岗位任务归纳素质能力知识1、观察能力1、项目策划统1、造型语言字体设计、平面广告设2、组织管理筹能力2、色彩关系图形设计、广告设计计、企业视3、语音表达2、编辑撰写文3、元素编排标志设计、2与制作觉形象、商4、职业道德字内容能力4、图形设计书籍设计品包装5、团队意识3、作品设计创5、文字设计包装设计6、自学能力作能力6、软件操作7、策划能力4、分析欣赏作7、仪器使用8、解决问题品的能力和维护9、总结评价5、手绘造型语8、基本材质言表达的能力属性F1.ASH动画设6、手绘色彩语9、摄影摄像计言表达的能力二位、三维3DSMAX动画设计7
6、、手绘草图方1动画设计与影像表现与制作案能力后期合成原画设计8、使用设计软件表达能力9、元素编排设计能力10、成果的整合能力(1)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级)职业活动特点表2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级)职业活动特点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1工作过程2工作过程3工作过程4工作过程5创意设计掌握意图资料的收集、整方案草图设计推广宣传设计作品理、分析设计软件操作设计软件操作文字图片导入素材进行加工绘制最终效果存储格式学习导出整理编排整理图设备维护后期输出操作设备操作使用打印、印刷、喷特殊工艺处理正常制作学习绘写真、刻绘输现场安装出等动画后期合成非线性编辑音频合成素材进行加整视频剪辑音视频合理与特效制作成与输
7、出(2)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技能型人才职业特征内涵本专业培养面向美术设计类信息服务业,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美术设计行业技术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熟练掌握广告基本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简单维修,掌握美术设计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具备能够创新和实践中、大胆立业创业的能力,能在社会需要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制作的各个领域中担任美术、创意、设计、制作等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所有课程的教学组织都需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以就业为导向,贯彻“教学做合一,项目教学”等原则;实行学岗融通,学训一体,工学结合”
8、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组织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服务,师生间、学生间情节互动。通过培养为学生实现社会和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号就业岗位任务归纳素质能力知识程1、项目策划统字体设计、平面广告设筹能力图形设计、广告设计计、企业视2、编辑撰写文标志设计、2与制作觉形象、商字内容能力书籍设计品包装3、作品设计创包装设计1、造型语言作能力10、观察能力2、色彩关系4、分析欣赏作11、组织管理3、元素编排品的能力12、语音表达4、图形设计5、手绘造型语13、职业道德5、文字设计言表达的能力14、团队意识6、软件操作F1.ASH动画设6、手绘色彩语15、自
9、学能力7、仪器使用和计言表达的能力二位、三维16、策划能力维护3DSMAX动画设计7、手绘草图方1动画设计与17、解决问题8、基本材质属影像表现与制作案能力后期合成18、总结评价性原画设计8、使用设计软9、摄影摄像件表达能力序典型工作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构建课9、元素编排设计能力10、成果的整合能力(4)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策略研究以适应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强化知识传授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以岗位为目标、任务为引领、能力为本位、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建立中首先注重“以岗位为目标”,教学的目标始终坚持以岗位的要求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
10、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的方法能力和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能力。在教学中“以任务为引领”把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实施任务驱动;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O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在教学设计中“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方案。以项目教学为主,采用岗位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总结评价相结合,通过项目教学方法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完成任务后,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四)、人才培养模式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以校企合
11、作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实行由行业企业学校双主体共同培养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实行工学结合、学做一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学、做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校企合作,以达到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成立由学校领导、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强化专业建设。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聘任企业
12、技术人员任学校专业指导教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实行校企在办学和教学中全过程合作,构建产教研统一、工学一体的教学体系,形成“学岗融通、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五)、教学进程和教学安排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一周),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为38学时,顶岗实习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为3636,我校实行学分制,般16-18学时为1学分,3年不得少于170分。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以1周为1学分,共4(六)、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1)教学方法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强化知识
13、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教学实施工学一体,按照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根据专业和课程选择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采用教学仿真虚拟现实、岗位实践等教学手段。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尽可能地采用计算机辅助、演示展示等直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教学方法。(2)考核评价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