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的8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参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围手术期各自予以的为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上的不同。结果:研究组首次排便、拔管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短,均为P0.05的AS评分比对照组低,数据为P0.05,视为存在比较价值。1. 2方法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如下:术前12h保持禁食状态,术前8h保持禁饮状态;术前12h以1000-15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不
2、保留灌肠的操作;手术当天晨起进行胃管留置操作,待术后肠道排气后才允许拔出,同时放置尿管,留置时间约3-5d;以患者需要为依据进行疼痛管理;手术过程中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将血胸、气胸排除并在引流液持续进行24h的引流后,达到100nII以下时将其拔出;手术当日的输液量需要达到3500-5000ml,术后2-4d减少至2000-2500ml;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保持卧床休息状态,3d后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肠道通气以后才允许正常进食和饮水。研究组围手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主要内容如下:术前6h禁食,术前2h禁饮,未进行术前灌肠和胃管留置,手术当日晨起放置尿管,待患者从麻醉状态苏醒后拔出尿管;通过硬
3、膜外导管泵进行48h的持续镇痛;术中、术后做好保温干预;未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或在术后90min-24h内拔出;于生理需要量得到维持的前提下将输液量减少;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进行活动锻炼,麻醉苏醒后进行床上腿部屈伸、翻身运动,术后Id下床进行活动,术后次日饮食恢复正常。1.3观察指标记录两个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定患者的24h疼痛情况,分值限定在OTO分内,评分越高的情况下,说明的是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2。1.4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在进行统计分析时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22.0,计量资料行表示时用的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4、),组间比较予以t检验,PVO.05证明存在显著性差异。2结果两组行首次排便、拔管、住院时间的比较,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各项均为P0.05;两组行VAS评分的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为PV0.05,如下表所示。表1围手术期指标及疼痛情况的两组比较(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组别首次排便时间(d)拔管时间(d)VAS评分(分)住院时间(d)对照组(n=40)2.950.925.620.855.721.0711.041.67研究组(n=40)1.770.572.800.563.690.738.420.75t6.895617.52179.91189.0514P0.
5、00000.00000.00000.00003讨论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愈发广泛,其将循证医学作为依据,以患者具体情况和护理需求为依据优化循证医学护理模式,减少围手术期意外事件发生率,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3。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中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全面关注和掌握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重视和处理好细节问题,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同时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4。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将各种手术应激反应有效减少,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病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由此次试验结果可知,研究组首次排便时
6、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显著缩短,其24h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两个组以上4项数据的差异均为P0.05o从而可见,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病情康复,缓解疼痛,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推广的价值。参考文献1孟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大医生,2019,4(03):155-156.2姜清华.对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5):245-246.3梁玉胜.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刀.中国临床护理,2018,10(03):225-227.4徐艺,崔凤仙,张绍芬,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75-77.5刘小燕,王红梅,郑轶峰,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09):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