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11719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用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壹则少诈而重居,壹则可以赏罚进也,壹则可以外用也。夫民之亲上死制也,以其旦幕从事于农。夫民之不可用也,见言谈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贾之可以富家也、技艺之足以口也。民见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则必避农。避农,则民轻其居。轻其居,则必不为上守战也。(选自商君书农战,有删节)材料二:今泰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豁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地。秦之所与邻者,三

2、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士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也,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巧者,秦士威而民苦也。臣窃以王吏之明为过见。此其所以弱不夺三晋民者,爱爵而重复也,其说曰:“三晋之所以弱者,其民务乐而复爵轻也。秦之所以强者,其民务苦而复爵重也。今多爵而久复,是释秦之所以强,而为三晋之所以弱也。此王吏重爵爱复之说也,而臣窃以为不然。夫所以为苦民而强兵者,将以攻敌而成所欲也。兵法日敌弱而兵强此言不失吾所以攻而敌失其所守也。今三晋不胜

3、秦,四世矣。百窥塞双亲算泥石1,3城必拔,小大之战,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若此而不服,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夺其民也。夫秦之所患者,兴兵而佟,则国家贫;安居而农,则敌得休息。此王所不能两成也,故三世战胜,而天下不服。今以故秦事敌,而使新民作本,兵虽百宿于外,竟内不失须臾之时,此富强两成之效也。臣之所谓兵者,非谓悉兴尽起也,论竟内所能给军卒车骑,令故秦兵,新民给刍食。天下有不服之国,则王以此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王行此,十年之内,诸侯将无异民,而王何为爱爵而重复乎?(选自商君书徒民,有删节)【注】萌贾息民:客居和借贷的民众。10 .材料二画波浪线

4、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兵法曰囚敌弱而兵强回此言不失吾回所以攻回而敌失回其所回守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文中指归向,与项脊轩志中“后五年,吾妻来归”的“归”意思相同。B.西,文中指向西,与过秦论“西举巴、蜀”的“西”意思和用法不相同。C.过,文中指错误,与鸿门宴中“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的“过”意思不同D.伐,文中指征伐,与屈原列传“平伐其功”的“伐”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民众之所以会逃避农耕和作

5、战,是因为他们见到空谈游说的人、商人、手工业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B.作者认为秦国的领地和人口不相称,韩、魏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不过秦国是地广人稀,而韩、魏是人多地少。C.自魏襄王以来,秦国从三晋得到若干土地,但三晋仍然没有屈服,这是因为秦国没有采取措施争得三晋的民心。D.秦国在战争和务农上难以两全,让新招来的民众进行征伐,让秦国原有的民众从事农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民之亲上死制也,以其旦暮从事于农。译文:(2)诸侯将无异民,而王何为爱爵而重复乎?译文:14 .过秦论中有“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请结合材料概括商君提出了哪些使秦国强大的

6、措施。(3分)【答案解析】15 .【答案】ABE【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兵法上说:“敌人的兵力弱了,我们兵力就强了。”这就是说,我们没有失去进攻的能力,而敌人就失去了防御的能力。“兵法日”,完全引用,AB处断开;“此言”后面是“言”的内容,不要断开;“吾”后面是陈述的内容,不要断开;“而”语意转折,前面断开;“失”后面跟具体的的内容,不要断开;“其”后面跟陈述对象,不要断开;“所”和“守”构成所字结构,中间不要断开。16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以及词类活用的能力。A项,前者是“归向”的意思,后者是“女子出嫁”的意思;B项,前者是“向西”的意思,名词动用;后者

7、是“在西面”的意思,名词作状语;C项,前者是“错误”的意思,后者是“责怪”的意思;D项,前者是“征伐”的意思,后者是“夸耀”的意思;17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让新招来的民众进行征伐,让秦国原有的民众从事农业”错误,原文“今以故秦事敌,而使新民作本”,应该为“让秦国原有的民众进行征伐,让新招来的民众从事农业”。13.【答案】(1)民众亲附君主并且死心塌地地遵从,是因为他们一天到晚都从事农耕的缘故。(2)各诸侯国中就将没有心存异心的民众,那么又何必吝惜爵位而舍不得免除徭役呢?(把免除徭役看得那么重呢?)【解析】此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词:(1)上:君主;

8、死制:为了法度去牺牲自己,可以翻译为死心塌地地遵从;旦暮:早早晚晚、早晚、一天到晚。(每点1分,句意1分)(2)异:心存异心;何为:何必(为什么);爱:吝惜;复:免除徭役(每点1分)18 .【答案】让民众安心务农;招捷三晋的民众;授予爵位和免除徭役,或者写出“改变爱爵而重复的观念”也得分;武力文德并重。(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19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概括,重点句子:“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今以故秦事敌,而使新民作本”“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而王何为爱爵而重复乎?”【参考译文】材料一:圣贤的君主懂得治理国家的要领。因此命令

9、民众都把心放在农业上。民众专心务农,那么民众就朴实好管理,有诚信就容易役使,民众诚实便可以用来守城作战。民众专一耕种,那么就很少有奸诈之事,而且看重自己的故土不愿迁移,民众专一于农耕,那么就能用奖赏和惩罚的办法来鼓励上进,民众专一于农耕,就可以用他们来对外作战。民众亲附君主并且死心塌地地遵从,是因为他们一天到晚都从事农耕的缘故。民众如果不可以被使用,是因为他们看见靠空谈游说的人待俸君主也可以使自己得到尊贵的地位,商人也可以发财致富,手工业者也能以此养家糊口。民众看到这三种人的职业安适,又可以得财利,就一定会逃避农耕。逃避农耕,那么民众就会轻视自己的居住地。轻视自己的居住地,那么就一定不会替君主

10、守士作战。材料二:现在秦国的领地,有五个方圆千里的地方,可是耕种庄稼的田地还占不到十分之二,田数还不到一百万,其中的湖泽、溪谷、名山、大川中的财货宝物,又不能全部被利用,这就是人口不能与土地相称。秦国所毗邻的,是三家分晋后的韩、赵、魏三国;想要出兵攻打的,是韩、魏两国。这些国家土地狭小而人口众多,房屋错杂而聚集一处,在那里客居和借贷的民众,向上不能申报户籍,在下不能拥有田宅,而依靠奸诈以从事工商业来维持生活:人们在山坡南北和湖泽低洼处挖洞居住的超过半数。在这些国家,土地不足以供养民众生存的程度,似乎还超过了在秦国民众不足以充实土地的程度。推测其民众的心意,他们所想要的是田地和住宅,而三晋对此匮

11、乏是确实的,秦国对此有余也是肯定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可是三晋的民众还是不肯西向入秦,是因为秦国的土人害怕而民众劳苦啊。我私下认为,大王的官员中的所谓明察,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见解。他们之所以能力薄弱,无法争取三晋之民前来,是因为他们吝惜爵位而舍不得免除徭役。他们说:“三晋之所以衰弱,是因为其民众追求享乐,而免除徭役和获取爵位都很容易。秦国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其民众甘愿劳苦,而免除徭役和获取爵位都很困难。现在如果多给民众爵位而长期免除徭役,这是抛弃秦国之所以强盛之道而采取三晋之所以衰弱之法J这就是大王的官员吝惜爵位而舍不得免除徭役的说法,而我私下认为是不对的。我们之所以让民众劳苦而加强兵力,是为了能

12、攻击敌国而得偿所愿。兵法上说:“敌人的兵力弱了,我们兵力就强了。”这就是说,我们没有失去进攻的能力,而敌人就失去了防御的能力。现在三晋不能战胜秦国,已经有四代了。自魏襄王以未,他们野战无法战胜秦国,守城必定会被秦国攻破。在各种大小战争中,三晋割让给秦国的东西,是数不胜数的。可即便是这样,他们却仍然没有屈服,就是因为秦国只能攻取他们的领地,却不能夺取他们的民众。秦国所担心的是,如果出兵伐敌,那么国家就会变得贫穷;如果安居务农,那么敌人就会获得休息。这是大王难以两全其美的事。因此,过去三代的国君都打胜仗,可天下诸侯却还是不肯屈服。现在用秦国原有的民众对付敌人,而让新招来的民众从事农耕,那么即便军队在国外驻扎上百天,国内也不会耽搁片刻的农时,这就是富国强兵得以两全的成效啊。我所说的用兵,不是说要全部发动尽数使用,而是根据境内的能力来调配军士、战车和马匹,让秦国原有的民众当兵打仗,让新招来的民众供给粮草。天下诸侯中若有不服的国家,那么大王就用这些军队,在春天去包围他们的农田,在夏天去食用他们的粮草,在秋天去收割他们的庄稼,在冬天去发掘他们的储藏,用强大的武力去动摇他们的国本,用宽厚的文德去安抚他们的后代。大王如果能这么做,那么十年之内,各诸侯国中就将没有离心离德之民,那么又何必吝惜爵位而舍不得免除徭役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