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田家四季歌 (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 田家四季歌 (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4田家四季歌(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田家四季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统编版二上第二单元第4课【教学目标】1.认识季”等15个生字,正确认读“场”“了2个多音字,会写“戴”“农”2个生字。2 .正确朗读歌谣。了解夏秋两季的农事。学习模仿句式表达。3 .激发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学习农民的劳动精神。【教学流程】一、回顾发现,知“歌”型(一)回顾发现。1.小朋友们,这一个单元我们学了哪几篇课文,还记得吗?出示: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4 .你有什么发现?预设:都是儿歌。题目和内容有关。(二)揭题知“型工1.板书课题,认识“季”,读课题。5 .据题猜内容。读了课题,你猜猜这首儿歌会写些什么
2、?【点评:一个课题,做足文章。在回顾比较中勾联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依据地猜测课文内容,聚焦认知难点“田家”,激发学生阅读期待。】二、整体感知,读“歌”韵(一)初读。既然称它为“歌”,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读,注意读准字音。(二)检查反馈,初识大意。1.小组合作,分节朗读。6 .指一小组朗读,随机正音。重点:上场、花开草长、农事了。7 .多种形式诵读一一打节拍读、问答读、和韵脚读。8 .现在,谁再来猜猜,“田家”到底指什么?【点评: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在读中感知韵文特点,初步了解文意,同时扫清生字认读障碍。】三、知夏秋事,品“歌”蕴(一)导语。“田家”就是指农
3、家。乡下的人家以种田为生,所以称为田家。他们一年四季要做不同的事。小朋友再去读读这首儿歌,想一想,农民们哪个季节最忙?预设:夏、秋。【点评:以主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站在儿童视角,考虑他们提取信息的能力,将显著表达“农事忙”的夏秋两节作为第一课时的学习起点。】(二)知夏事,品味“字”蕴。1.指名读。你从哪里看出农民们很忙?9 .交流。1 1)“农事忙认识“农”,与“衣”比较。理解“农事”。(2)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出示“归”的字理:感受归比回”更具仪式感。组词认识“戴二(戴红领巾、戴手套、戴帽子)现在月光仿佛变成了农民们的帽子、手套戴在了身上,怪不得,有一个词叫作一一披星戴月
4、。理解“耕作:你知道农民们早出晚归,都在干什么活吗?出示采桑、插秧、耕田、施肥、除草、除虫等劳作场面图。拓展说话。那你能不能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说一说?T又O(3)理解“辛苦看,农民们要做这么多的农事,每天起早贪黑,用一个词来说,他们真一一辛苦。你知道他们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吗?指导朗读。【点评:周老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最亮眼的是识字教学。这本来就是一篇识字课文,周老师将生字的学习放入具体的语境当中,采用形近字比较、字理引入、组词理解、图片辅助等多种方法教学生字,特别是“归”的字理引入和“戴月光”与“披星戴月”的巧妙结合,让整个识字教学充满了浓浓的汉语文化底蕴。】(三)读秋事,仿写“歌”蕴。1.秋
5、天,田家又忙着干什么呢?自由读第三小节,提取信息。2 .交流。(1)理解“稻上场”。“上场”指的就是把谷粒晒到空旷平坦的场地上。稻子在上场前,农民们还做了哪些农事呢?(了解割稻、打谷、翻晒、碾米等工序。)(2)感悟“谷像黄金粒粒香”。结合“谷粒”“米粒”图片教学生字“粒二你知道这句话说谷粒像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相像的地方?那米像什么粒粒香?(3)指导朗读。当稻子成熟后,农民们还要做这么多事,才能把它们变成可以让我们吃的大米,真的很辛苦啊!不过,辛苦付出换来了丰收,可以让自己,让孩子们,让我们大家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农民们可高兴啦!(4)模仿句式表达。到了秋天,农民丰收的可不仅仅是像黄金一样的谷粒
6、呢,还有好多东西。(图片欣赏:棉花、柿子、石榴等。)出示:谷像黄金粒粒香。像O小组讨论,指名交流,评价反馈。【点评:“谷像黄金粒粒香”是一句比喻句,却又很巧妙地秉承了儿歌的特点,节奏明快,读来极有画面感。周老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语言积累点,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感受谷粒和黄金的相似之处,以“米像什么粒粒香”做铺垫,在欣赏秋天果实的基础上,提供句式引导学生模仿表达,感受儿歌表达的独特韵味。】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1.其实,田家一年的农事可远远不止儿歌里写到的这些,还有好多呢。小朋友们今天回到家,问问你们的爷爷奶奶,明天我们上课时再来交流。现在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今天学到的生字。组内自主巩固。2 .指导书写“戴”和“农”。3 .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完成今天的挑战任务(写话),现在给大家分发练习纸。任务一:采了蚕桑又插秧。-T又O任务二:谷像黄金粒粒香。像O【点评:本环节教学,充分体现低年级语文课堂特点,在课堂中完成部分生字书写任务,并针对二上学生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有能力的学生将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尝试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