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学的四种角度(附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教学的四种角度(附点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鸿门宴教学的四种角度(附点评)师:下面,我们通过张良留谢这一语言片段,以小处入手的读史方法,去品味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PPT展示)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日:大王来何操?日: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日:谨诺。师:上面这段文字仅仅是一段送礼的描写吗?生:沛公带了两份不同的礼物,我估摸着白璧玉斗有不同的寓意。师:能把白璧送给亚父、玉斗送给项王吗?生:项羽、范增两人身份不同,沛公需要对症下药。生:玉斗是玉制的饮酒器皿。生:完璧归赵的璧是楚国国宝,比较尊贵。(PPT出示缰的图片和说文解字的释义)师:璧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周礼考工记载: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
2、子。在古代用玉制的六器中,璧被列为首位。生:沛公献璧是承认项王的绝对统治权,甘愿臣服。师:项羽如何处置这块璧?生:受璧,置之坐上。生:沛公献璧正切合项羽居功自傲的性格。师:沛公为何送范增玉斗呢?(PPT出示玉斗的图片)生:我会联想到斗量,沛公希望范增心怀宽广,请范增多多包涵,不要总难为他。(生大笑)生:沛公把白璧献给项羽,把玉斗献给范增,足见沛公的工于心计。师:文中除了这两处写玉,能再找出一处吗?生:范增举玉玦示意项羽。师:有何深意?生:玦与决谐音,范增举玦是暗示项羽要下决心除掉沛公。(PPT出示玦的图片)生:玦是环形有缺口的玉,正是这个豁口使玦产生了断绝的意思。生:不论是玦的外形还是读音,范
3、增举玦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项羽必须与沛公一刀两断。生:这么说来,玉在鸿门宴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师:请翻译张良与沛公对话的文字。生:(沛公)于是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沛公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要献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献。您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遵命。师:请你评价一下刚刚同桌的翻译。生:翻译做到了文从字顺,并且还注意到了把公翻译成敬辞。师:持和操、献和与能翻译成相同意思吗?生:与是普通的给,而献的态度更恭敬。这说明项羽与范增身份是有差异的,沛公将他俩区别对待。换句话说,对沛公的死活,项羽才具有决定性作用。师:张良问话中的操和沛公回答的持如
4、果都表示带了的意思,两个动词可以互换吗?司马迁为何用不同的两个词?生:庖丁刀功娴熟,用的是操刀,而不是执刀持刀之类。生:操比持更显随便,诸侯往来捎带礼物是惯常做法,相当于伴手礼。生:论语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中的持有用手从下往上托扶的意思。持白璧就是端着、托扶白璧,这体现了沛公的毕恭毕敬。(生鼓掌)师:沛公说话的对象是谁?生:张良。生:哪怕在心腹面前,沛公也处处表现自己的谦卑恭敬,不敢有丝毫不尊和懈怠。可以看出沛公虚伪狡诈、城府极深。师:沛公离开后,张良进去道歉。哪些细节展现了他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心情?(PPT展示)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勺,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
5、,再拜奉大将军足下。生:谨,慎也。两个再拜表示恭敬。生:张良称项羽大王足下,称范增大将军足下,并且用臣良双重自谦表示恭敬。足下顾名思义是臣下匍匐于君王脚下,张良可谓姿态低到尘埃里了。师:张良这番话中的奉应当如何释义?生:拿着。生:奉上。(PPT出示奉字的金文、篆书写法)师:说文解字:奉,承也。在奉的篆书写法里,有一只左手I,一只右手L奉的金文写法就像一个跪坐的人双手捧玉。生:奉即捧,张良用双手捧着白璧和玉斗恭恭敬敬地献给项羽和范增,不敢有丝毫怠慢。生:张良一来是传达沛公道歉的诚意,二来是怕项羽迁怒于自己,惹来杀身之祸,所以要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充分安抚项羽的情绪。(PPT展示)亚父受玉斗,置之
6、地,拔剑撞而破之师:项羽欣然受璧但范增却拔剑破玉。请揣摩拔剑撞破和拔剑撞而破之的细微差别。生:加了而,调节了音节。生:范增以剑敲击玉斗,一敲再敲,一击再击直至击破。师:加了而,改变了语法结构,由撞破的动补关系变成了撞而破的连动关系。生:通过接连不断地敲击玉斗,范增恼恨的心情充分地宣泄出来。生:妙笔生花,一个而字的巧妙运用代替了多少心理刻画的笔墨呀!师:看似浅易的字词其实并不简单,恰恰是一处处微微细笔打开了文本的褶皱。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也能窥见实力强大的项羽最后败给一度弱小的沛公的一些端倪。寻幽探微,深入解读文意师:现代汉语中,在说说话这一层意思上,言和语有没有区别?生:
7、感觉差不多,有什么事情,您言语一声中的言和语都是说的意思。师:我们来看看鸿门宴中的言和语。(PPT展示)(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2)张良日: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3)张良日: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因言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6)项王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师:结合语境,为什么有的句子用言,有的却用语呢?生:不可不语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有一种不得不的意思,言所在的句子就没有。师:语感很好,我们来看
8、看说文解字注对这两个词的解释。(PPT展示)语,论也如毛说,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语。如郑说,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言,直言日言,论难日语.郑注大司乐日:发端日言,答难日语。师:根据说文解字注,直接陈述、挑起话头用言,回答问题或辩论用语。与语比,言包含主动之义。借助词义,再看看这六句话,能读出什么?生:第(2)句在不可不语之前,张良说自己只是为韩王送沛公,出于道义,不得不告知刘邦真相。师:张良与刘邦的关系真的只停留在道义层面吗?生:不是,刘邦经常向张良请教计策,常说为之奈何,对张良极为信任。生:最后张良让刘邦先走,自己留下来殿后,能看出他时时为刘邦考虑。师:张良以道义之名回复项伯,说明他行事缜密、有
9、智谋。刘邦能有这样的谋臣,实乃万幸。生:第(1)句强调曹无伤主动告密,非他人所托。生:(3)(4)(5)句中的言都有主动陈述之意,一是张良让刘邦主动对项伯说自己不会背弃项羽;一是刘邦请求项伯主动去向项羽说情;一是项伯主动为刘邦说好话。刘邦愿意放下身段诚恳地向张良请教,并与项伯约为婚姻,有理有节地进行自我辩驳。师:这能看出刘邦什么性格特征?生:知人善任,善于应变。师:刘邦如此,他的谋臣张良也腹有良谋,项羽那边的项伯呢?生: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去通知张良。虽然此举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也算得上大义。但之后听信刘邦,还约为婚姻,没有立场。师:项伯为刘邦求情,项羽是什么反应?
10、生:似乎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马上就许诺了,项王也太胸无城府了。师:胸无城府这个词用得特别好,我们再看看第(6)句。生:项羽强调是曹无伤主动来说的,不是自己让他来的,有甩锅之嫌。在项伯的劝说与刘邦几句辩白之下,项羽马上就供出了曹无伤,会让很多下属寒心,也可见其政治上的幼稚。师:这样的项羽碰上知人善任的刘邦,会如何呢?生:刘邦集团上下齐心,而项羽一方面遭叔父项伯背叛,另一方面出卖主动来投靠的曹无伤,导致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的结局。生:立与诛可以看出刘邦十分果决,对叛徒坚决不容忍。而项羽不仅不追究项伯的过失,还对他未有丝毫疑心。项羽在杀刘邦之事上犹豫不决,也寒了坚决主张杀刘邦的范增的心。师:言和语还
11、隐含着君臣关系,这是决定刘邦与项羽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梳理君臣关系之时,我还要提醒同学们关注称谓的使用。(PPT展示)对项羽的称呼:范增急击勿失一句中无称呼,君王项王竖子张良项王大王刘邦将军项伯项王公樊哙大王对刘邦的称呼:张良沛公大王樊哙等人一沛公师:众人对项羽的称呼多样,对刘邦的称呼较为统一。从中,你看出了什么?生:称呼沛公比称呼大王项王君王亲切,刘邦的君臣关系和谐,众人对项羽更多的是敬畏。生:还可以看出范增与项羽的关系不是很好。他被项羽尊为亚父,但对项羽要么命令,说急击勿失;要么称呼为君王项王,比较疏远;竟至最后直呼竖子,怒其不争。师:项羽勇武有力、能征善战,众人敬畏甚至害怕他,但他刚愎自
12、用、不虚心纳谏,众人并不亲近他。刘邦个人能力虽不及项羽,但礼贤下土、深谋远虑,周围人信服他。刘邦当初带领众人在沛县起义,人们拥戴他为县令,沿用沛公的称呼,表示民心所向。师:(总结)小词语中有大学问,从中也能看出司马迁真是语言大师。清人郭嵩奏评价鸿门宴是史公极得意文字,鲁迅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高度赞美了太史公驾驭语言的能力。鸿门宴中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字词,请同学们继续寻微探幽,培养自己借助词义深入探究文意的意识。师:同学们,朱熹曾说读书要留意那缝罅处,从缝罅处去体悟。所谓缝罅,就是不合常情、有悖常理的地方,是文章里的差异点、矛盾处。古人有评史论史疑史的传统,今人也应有敢于质疑、小心求证的精神。请
13、你放开眼光,找一找鸿门宴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地方。生:我发现人物之间相互的称呼有反常之处。刘邦与张良是君尊臣卑的君臣关系,张良亦自称臣,这符合常理。但不合常理的是,刘邦在与张良的对话中,反常地称张良为君称己为吾,且打破了君臣关系,竟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间接宣告了自己与张良非同一般的兄弟关系。生:我也发现了,后来刘邦不辞而别,留下张良辞谢,对他称公,如公为我献之公乃入,君和公都是敬辞,都表达了恭敬之情。师:刘邦素日是这样一个礼貌文明、注重礼仪、能屈能伸之人吗?(PPT展示)史记中刘邦有三种身份:沛公、汉王、高祖,史记写刘邦说话,多是刘邦骂日沛公骂日高祖骂日汉王骂日乃翁生:从这里可看出他是一个出
14、身草野、言语粗鄙之人。师:人物称呼如此反常,用意何在?生:表示对张良的器重和信任,借势拉拢他。可见刘邦是一个能屈能伸、随机应变、善于笼络人心的人。师:据老师不完全统计,在史记记载的刘邦的不到200句话中,刘邦共26次以我自称,共56次以吾自称,他很少自称朕和寡人,这或许与他出身于平民、性格潇洒有关。当然,这与我们得出的刘邦能屈能伸、善于机变这一结论并不矛盾。生:我发现在刘邦与项伯的对话中,称呼也有反常的地方。这应是刘邦与项伯第一次见面,目是通过张良引见,他们之前并不认识,更谈不上深交。但刘邦却自来熟,请求项伯替自己(一个敌方势力的首领)说情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前文他表态吾得兄事之,而刘邦小项伯六岁,所以此处完全可以说愿兄具言吾之不敢倍德也。为什么没有这样表述呢?我不太理解。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先看看项伯的资料项伯,名缠,字伯。可见,伯是项伯的字,古人称字,一般是平辈相称。生:若是用兄,目的性就太强了,可能会起到反效果。而在不经意间换成伯,既消解了与项伯的距离感,也释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