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995998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劝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劝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劝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劝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劝学》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劝学》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劝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基础知识。2 .熟读课文,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3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4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并掌握学习技巧与方法。【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主旨与理清思路。5 .论证方法的理解与运用,学会有力地表述发现与见解。【教学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句的能力培养。读书,使人进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春秋战国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诸侯纷争,战事不断,局势跌宕,然而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此时却达到了一个高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浑如崇山峻岭,汪洋大海,让当时的天空星光璀璨。这些巨擘大多都有代表作品一一道德经

2、墨子论语庄子荀子。6 .解题: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篇,开篇就是大家熟悉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那么,这样安排有何用意呢?参考:论语的首篇是学而,表示儒家对“学”十分重视。劝学就是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劝”是鼓励的意思。“劝学”这个古老的命题,自孔子及其弟子,到荀子之时经过几代人的阐述。荀子作为儒家的重要人物,也延续这一传统。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必须经过后天的教化,对天性加以人为的改造,才能使人性向善。荀子的第一篇是劝学,就是为了突出“学”的重要性。二、疏通课文要求: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解疏通课文,画出有疑问或者不理解

3、的地方。标注有代表性的文言现象。私下交流,无法解决的再询问老师。文言现象整理:(一)古今异义1 .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2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一)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 .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4也(三)特殊句式(固定格式)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 .被动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4 .例句固定用法。故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SUMMER2023三、

4、读熟课文1 .个人出声速读课文。2 .单人读课文(或者单人领读课文)。3 .齐读课文。4 .分组接力读课文。正音:有,y6u,通“又二知,zhi,通“智”,智慧。锲,qieo四、分析课文(一)再读课文,思考:古今中外很多名家写过以“劝学”为题的诗文,我搜集了一些。大家分析一下本文的主旨与哪一篇相似,说明理由。(投影显示)孟郊、颜真卿、朱熹都写过劝学诗,劝勉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学习。劝学篇是亚里士多德写给塞浦路斯王的信,忠告他应该重视学习哲学。吕氏春秋劝学是孟夏纪的第二篇。主旨是勉励人努力学习,一个人想要忠孝、显荣,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而学习的关键是尊师。曾国藩家书里有一封长信致诸弟,可概

5、括为:告诉弟弟们,相互切磋学业,要恪守耐和专。专,是专一不分散,经要专研读一本经,史要专攻读一代历史。诸子百家的书太多了,如果想读它,就应当选定一个人的专集来读,而不应当东翻西翻,胡乱选择。比如读昌黎集,眼睛看的,耳朵听的,无非昌黎而已,认为天地间除了昌黎集外,再没有其他书了。这一集没读完,坚决不换别的集。耐,要有耐心。一句话不理解,就不要看下一句;今天没理解,明天继续研读;今年不能理解,明年继续读,这就叫有耐心。参考一:曾国藩致诸弟课文第4段,就是讲坚持不懈,要专心。最明显的用语“锲而不舍”和“用心一也:如果不坚持骏马也不能走得太远,朽木也不能刻断;如果坚持,劣马也能走得很远,金石这样坚硬的

6、东西也能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够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和螃蟹的浮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追问:课文第4段除了坚持和专心,作者还强调了什么?参考:积累。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在于“积北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不能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参考二:吕氏春秋劝学两者都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吕氏春秋劝学是勉励人努力

7、学习,一个人想要忠孝、显荣,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课文劝学第2段讲人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成为君子。第3段结尾,是讲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这外物在本文指的是“学习二这一段就可以理解为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提升自己。追问:本文题目叫作劝学,为何文章里不谈学习,却谈“水”“木”“金”“登高”“山”“龙”呢?参考:这是一种手法,就像寡人之于国也里面的那句话“王好战,请以战喻”。梁惠王熟悉战争,孟子就用战争设喻说明道理。课文荀子为了说明学习的重要,就用这些比喻论证。比如第2段“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木”“金”经过墨线量过、磨

8、刀石磨过,可以发生改变。同理可证: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一)本文是古代议论性散文,大家读出了“坚持”和“专心”,也读出了“读书可以改变人”,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参考:学不可以已,即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追问:第1段是论点,它与其他的段落是怎样的关系?参考:是总领和分述的关系。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二下面的部分分别从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五、巩固提高问题:这篇课文是荀子劝学的节选,段落之间有很多删减。为了加深巩固大家对课文内容和结构的理解,我选出了三小部分,大家试着为

9、他们找回各自的位置。投影显示:1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吴国、越国、东夷、北貉这些南方和东北边地部落的人,刚出生的时候,哭声相同,长大后,风俗习惯就不同了,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参考:放在课文第2段之后。选文与课文第2段都强调学习可以改变人。2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参考:置于课文第3段之后。文章的第3段讲“善假于物”,如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等,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可以弥补不足,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0、。这里借用鹅鹑与芦苇的关系比喻论证,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不仅仅能够从正面给人以积极的引导,而且也能从消极的方面给人带来各自影响。告诫人要在“假于物”的时候应该有所选择。3 .布谷鸟宿在桑树上,养育七只小鸟,喂小鸟时,早晨从上开始,依次往下喂,晚上从下开始,依次往上喂,平均不走样,天天如此。那些善人君子呀,行为、举止、仪态始终如一。行为、举止、仪态始终不走样,心像打结一样,不会散开,专心致志。一一诗经曹风尸鸠参考:放在课文第4段之后。引用诗经里的内容来增强论证,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六、作业1 .搜集关于荀子的相关资料,对48页注解加以补充。2 .总结文章使用的论证手法,小组长整理后讨论。3 .将出自诗经的原诗找出,摘录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