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5课。教材用“水能溶解食盐和红糖”的话题引入,唤起学生已有认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物质能否在水中一直溶解下去”,从而开展探索活动“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从学生已有认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出发,引出本课的主题“如果把物质不断地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它们能持续溶解下去吗”。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交流能够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哪些;其次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然后通过对比实验来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量是否一样。第三部分研讨,
2、在实验与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对比实验中确切的数据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第四部分拓展,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学情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三年级的学生都知道,把食盐和糖放进水里会慢慢地溶化。学生以前也学过“溶解”一词,所以学生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质跟食盐一样,放在水中能够溶解。本课中使用的小苏打这种材料,学生很少接触,大都不清楚小苏打的样子及在生活中的用途。本课学生将学到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开展探究活动,发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对比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不同,进
3、一步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这一科学概念。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 .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2 .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二)科学态度目标1 .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观察的乐趣。2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三)科学探究目标1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2 .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教学资源课本资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4、课本、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表等。学校资源:智慧黑板、各种实验器材。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微视频。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玻璃棒、食盐、小苏打、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1 .变一个小魔术。出示白色粉末,将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后白色粉末消失。2 .提问:这个白色粉末是什么呢?3 .提问:除了食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中?4 .提问:如果我在这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一直加一直加,食盐能够不断溶解吗?那小苏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吗?5 .提问:那么,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一样吗?6 .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设计意图】由魔术引入本课的学习;结合生活常识,同时借助魔术激发学生
5、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二)探索1 .提问:要知道同样多的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我们打算怎么做?我们还应注意什么?2 .全班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教师选择关键词进行板书。3 .指导实验操作规范及记录方法。4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量。5 .学生完成实验后整理器材,汇总全班的数据到黑板上或者课件上。【设计意图】实验前通过阅读科学书交流注意事项,规范操作指导,初步建立控制实验变量,防止干扰的实验意识,突破难点。(三)研讨1 .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实验数据汇总表,进行交流:30亳升水能溶解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小结: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
6、份数少。2 .组织讨论:水为什么要一样多?怎样加入食盐?什么时候加入第二份、第三份?什么时候停止加食盐和小苏打?怎样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完全溶解了?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这样加有什么好处?【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比较耗时,不能让学生进行重复试验,因此通过汇总全班数据,让学生基于数据进行交流,树立验证意识。(四)拓展1 .教师出示白糖、味精、红糖,提问:如果想知道这几种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怎样研究?2 .回家后同学们可以利用今天课堂上的实验方法,探究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设计意图】从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从更加普遍的角度说明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板书设计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水量统一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小组12345678食盐小苏打我们的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