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十三五”专项规划(蒋华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十三五”专项规划(蒋华平).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衡阳市“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规划课题组2016年6月“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决战阶段,也是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投资作为我市经济增长需求侧“三驾马车,之一,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市必须抢抓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投资的先导作用和乘数效应,精准扩大有效投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全市突出项目主抓手,坚持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强化政府投资引导,努力扩大民间投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多,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连创新高,对拉动经济增长、改变城乡面貌和改善民生福祉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投资规模加速壮大。“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
2、固定资产投资7191.3亿元、是“十一五”的3.78倍、总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年均增速30.9%,稳定在全省第二位左右。投资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45.1%攀升至2015年的81.7%,提高36.6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二)投资结构调整加快。“十二五”期间,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投资逐步形成,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开发投资得到有效控制,2015年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为2010年的2.4倍、1.8倍、3.1倍和3.9倍,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速下降至16%o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7%o(三)重大项目加快建成。“十二五”期间,全市
3、实施重点项目1728个,完成投资3506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2.7、3.93倍。五矿(湖南)铜业、富士康工业新城、全省首家综合保税区建成运营;南岳机场、湘桂高铁、吉衡铁路、京珠高速复线衡阳段、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一期、松木港、衡云干线建成投运,怀邵衡铁路和娄衡高速、南岳高速东延线加快建设;鄱湖、东洲岛、三江六岸风光带、幸福河改造、船山东路、衡西干线、二环路、“三馆两中心”、107国道城市化改造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标准厂房135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四)项目融资渠道拓宽。市本级13个投融资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9大主要平台资产规模达到IlOO亿元
4、、总融资规模550亿元。全市设立和引进金融机构6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445.77亿元,存贷比优化为51.9%、比2010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全市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资金共93.8亿元;发行企业债券7支、募集资金107亿元;争取专项建设基金注入54亿元。(五)投资效果日益显现。城区环线、中轴线建设和片区开发拉开了城市骨架,“1189”立体交通基本成形,铁路、高速公路总里程分别跃居全省第2、第3位,南岳机场平均客座率在全国新开支线机场中处于领先地位,电力装机、油气输送能力显著增强,来雁新城、滨江新区等城市地标项目加快推进,城区、县城、集镇和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全市城镇化率达
5、49.2%,县级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6%o(六)投资体制加快改革。进一步取消和下放核准权限,出台了衡阳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核准层级尽可能下移。改进和规范审批核准行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教育、污水垃圾处理、供水、工业地产、公路、铁路、水利、金融、养老等十大重点公共领域投资。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建立了项目滚动开发和储备推进机制,构筑了“五年规划、三年滚动、年度计划项目储备体系。但是与新常态要求和先进发达地区对比,衡阳固定资产投资要素驱动逐步弱化,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大型产业投资项目偏少。衡阳投资过10亿元的产业项目只占全省比重7%左右,极缺一批
6、产业巨人项目支撑,投资项目小型化、趋同化、分散化现象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存在。二是民间投资有待继续激活。民间投资仍主要投向传统的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对电力、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的投入明显不足。三是BT投资项目占比过大。2012年以来全市BT投资总规模达到了673亿元(含平台公司BT388亿元),而后续接续的PPP融资规模也只有162亿元。四是新技术投资严重不足。全市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为1.36%,比全国、全省低1.1、0.4个百分点,企业设备购置投资占全部投资的13%,比全国、全省低6.9、2.7个百分点
7、。五是基建审批程序仍然繁杂。建设项目从立项、征地到竣工验收发证,需历经14个部门、42个科室、12个部门的二级机构,盖110余个公章,用时至少需要一年半以上。以上问题和困难均需在“十三五”期间认真加以解决。二、总体思路“十三五”期间,全市必须要主动适应“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中高端迈进”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来抓,突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投资重点,整个投资工作围绕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全省将认真实施“一带一部”战略,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副中心
8、城市建设,打造多个全省经济增长极。我市必须结合自身特点,着力对接国省战略实施、居民消费升级、全球技术创新三大机遇,紧扣有效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一)指导思想。继续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采用重点工程与重大项目“双驱动”和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两协同”模式,突出以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拓展投资新空间、以消费领域转型升级催生投资新支撑和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激发投资新活力,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投资稳速、提质、增效三统一,推动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良性互动、产业升级与投资优化协同耦合,为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效、更稳定、更持久的动力。(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市场主导,突出减少三类投向。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
9、投资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重点减少与我市比较优势不匹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三高”产业投资,减少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低质、低效、低满意度的重复投资,减少缺市场、缺效益、缺未来的“僵尸”企业投资。二是坚持创新驱动,突出增加四类投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理念、文化、制度、模式等全面创新,重点增加新能源、工业机器人、高性能新材料等新产业投资,增加生态修复、绿色制造、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投资,增加可穿戴设备、绿色建材等新产品投资,增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投资。三是坚持需求引领,突出满足四类投向。加快推动形成消费引领投资、激励创新、繁荣经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机制,重点满足健康养老、旅游文化
10、等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满足更加安全实用、更为绿色生态、更有品味格调的品质消费需求,满足体现个人价值取向、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的中高端时尚需求,满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便利出行、舒适宜居、体验共享的城乡区域功能提升需求。(三)主要目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按照16%左右的速度增长,5年累计完成投资L7万亿元,政府投资强度保持在25%以上,5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程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稳定在50%以上,基建投资、技改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占全社会投资25%、10%、7%左右,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投资占产业发展投资56%左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系数保持在60%以上。1.领域投资目标:工业投资5100亿元以
11、上,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农业投资1500亿元以上,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服务业投资4100亿元左右,约占固定资产投资24%;民生投资2100亿元左右,约占固定资产投资12%;基础设施投资4300亿元左右,约占固定资产投资25%。2、项目建设目标:全市重大项目库收录项目1300余个,总投资近1.4亿元、“十三五”计划投资L2万亿元。其中:重大产业项目260个,总投资2800亿元、“十三五”计划投资2600亿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340个,总投资4700亿元、叶三五”计划投资3700亿元;重大农业项目180个,总投资1300亿元、“十三五”计划投资1200亿元;重大社会民生项目290
12、个,总投资2000亿元、“十三五”计划投资1800亿元;重大服务业项目280个,总投资2700亿元、“十三五”计划投资2500亿元等。三、主要任务国家战略所推、区域发展所需、社会民生所求,都是投资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和主攻方向。结合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在提质增效传统领域投资的同时,瞄准薄弱环节、新兴领域,积极优化投资方向做大做优资本新增量,重点推进4大类投资、12大新方向。(一)着力对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扩大“创新投资九产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落脚点。当前,要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我国产业升级,统筹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和先进制
13、造业的加速培育,更加注重做大四大产业12大领域。1、以智能技术为引领的“大制造”产业。推进以人工智能、生物仿真等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制造”投资计划。传统设备智能化技改,重点发展智能电气装备、智能涡轮增压、智能运输机械、智能电控喷油系统、智能模具、智能矿冶装备、智能钢管材冶炼、智能有色金属冶炼工程、智能泵电机;智能制造装备运用,大力推广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核心技术和示范应用。重点实施天雁机械数字研发设计+ERP、湖南机油泵汽车发动机配套泵自动化生产线、白沙洲精密模具产业园、中德变速器公司PSG新型双离合变速器生产线、高新区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高端工业4.0机器人智能设备、衡山科学城智能装
14、备制造生产基地、5万吨高精度电子铜带、兴达微精密数控机床轴承等项目。2、以清洁技术为引领的“大低碳”产业。在传统制造业两型化改造的同时,突出抓好低碳新兴产业。新能源材料,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前沿新能源材料研发生产。清洁能源装备,重点发展风力发电机组、50OkW及以上超(特)高压新型电力变压器、智能配电系统、生物质能源装备等,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节能环保服务,重点发展高效节能、余热余压回收、水处理及回收、土壤修复、环境监测等产品和服务,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清洁能源保障,推进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电源建设。重点实施东阳军
15、民融合核产业园、俊虹100兆瓦光伏产业园(一期)、耒阳岱朗60兆瓦光伏电站、耒阳潮田40兆瓦光伏电站、祁东石亭子40兆瓦光伏电站、衡阳核电站、核电小堆、衡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生物质发电厂、衡南天光峰、耒阳太平(二期)、常宁庙前等22座风电场和特变电工IoOOKV变压器、电抗器及800KV直流换流变压器改造、金杯电工500KV电缆生产线、恒飞电缆核电电缆产业化、海克新能源新型蓄电池、电科电源锲系列充电电池产业化、共创光伏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二期、耒阳东方铭业核级海绵错、衡科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3、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大数据”产业。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抓好信息基础、产业和应用3大板块。新
16、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加快信息网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启动城市宽带提速工程,加快通信铁塔设施建设,加速建成“无线城市”、智慧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智能移动终端、新型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触控面板等信息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云计算中心、湘南数据灾备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北斗曦和卫星导航应用示范。积极推进物联网+工程,发展智慧物流。重点实施建滔电子信息产业园、中部芯谷光电精密航天装备元器件、湖南凯讯北斗终端定位等重大项目建设。4、以生物技术为引领的“大健康”产业。依托湘南医药谷集聚区,加快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生物医药,重点发展原创、首创、中药和保健养生产品,加快治疗性抗体等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创制,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高性能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移动医疗产品。健康检测技术,重点发展远程诊疗、高端体外诊断和在线健康服务。实施紫光古汉养生精中药大品种改造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优化、南岳生物制药人血白蛋白生产、北科生物新建工程、鼎御中药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