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某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序、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稳定,促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湖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湖南省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1.3 适用范围本预案运用于本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1.4 工作原则在省、市人民政府及省教育厅领导下,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内外联动,群防群
2、挖,科学规范,依法处置,正确引导、把握主动的原则。1.5 分类分级1.51 突发事件分类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机理和发生过程,学校突发事件主要分为社会安全事件、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及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152突发事件分级按照突发事件社会危害程度由重至轻,影响范围由大到小,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1)社会安全事件分级一级:聚集事件失控,未经批准出校门进行大规模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以及实施打、砸、抢等,引发地区、行业性的连锁反应,形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视情形需要作为一级对待的事件。二级:聚集事件失控,校园网上出现大面
3、积串联、煽动和蛊惑的信息,校内聚集规模肿胀并出现多校聚集趋势;校内出现未经批准的大规模游行、集会、静坐、请愿等行为,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至瘫痪,视情形需要作为二级对待的事件。三级: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校园内出现各种横幅、标语、大小字报,有关事件的讨论已攀升为校园网BBS十大热点问题之一,引发校内局部聚集,一次或累计聚集人数不足100人,但已形成影响和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群体性事件;视情形需要作为三级对待的事件。四级:事件处于单个事件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聚集,群体性事件呈萌芽状态,单个突发性事件已引起师生广泛关注,师生中出现少数过缴的言论和行为,校园内或校园网
4、上出现大小字报,呈现可能会影响校园稳定的苗头信息,视情形需要作为四级对待的事件。(2)自然灾害事件分级一级:学校所在区域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二级: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的灾害。三级: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较大损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四级: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一般损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一般影响的自然灾害。(3)事故灾难事件分级一级:学校所在区域的人员和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害,对教学秩序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灾难。二级:学校所在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教学秩序产生
5、重大影响的事故灾难。三级: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害,对教学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灾难。四级:对个体造成损害,对学校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灾难。(4)公共卫生事件分级一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共卫生事件。1、有证据证明存在严重危害健康的污染食品,流入多个省份或2个以上境外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对2个以上省份或境外国家和地区(港、澳、台)造成特别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或经省级专家委员会评估,认为事故危害特别严重的,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病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2、肺鼠疫、肺炭疽在大城市发生,疫情有扩散趋势。3、发生传染性典型肺炎、人感染畜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4、涉及多
6、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5、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6、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7、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8、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共卫生事件: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6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2、在一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区。3、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4、一个市
7、州行政区域内发生肺鼠流行,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州。5、霍乱在一个市州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市州,有扩散趋势。6、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区,一周类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7、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8、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9、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10、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含50人)。或死亡5人以上(含5人)。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型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
8、员感染或死亡。1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共卫生事件。1、有证据证明存在或可能存在健康危害的污染食品,并涉及两个以上县市区,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2、一次食物中毒人数在60人以上(不含60人),未出现死亡病例。3、发生肺鼠、肺炭疽病例,一个主体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4、发生腺鼠疫流行,在一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区。5、霍乱在一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区。6、一周内在一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
9、超过前5年同期市场发病水平1倍以上。7、在一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8、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药出现群体心应性反应或不良反应。9、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下,或死亡5人以下。10、市州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共卫生事件。1、有证据证明存在或可能存在健康危害的污染食品,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2、一次食物中毒人数在60人以下(含60人),未出现死亡病例。3、腺鼠疫在一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4、霍乱在一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例以下。5、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未出现死
10、亡病例。6、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分级一级:全国、全省性的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事态发展超出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控制能力,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学校教育教学造成特别严重损害。二级:全省性或跨地区的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可控范围内,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教育教学造成严重损害,需要全省教育系统内跨单位、跨地区协同处置。三级:区域性的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在学校主管部门的可控范围内,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的教育教学造成一定损害,但不需要教育系统跨地区协同处置。四级:区域局部或单位内的教育网络与信息
11、安全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在责任单位可控范围内,对正常教育教学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2、应急指挥体及职责2.1 领导机构及其职责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副组长由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担任,成员为院党政办公室、人事处、计财处、科技处、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学工处、国际交流处、团委、教务处、成教学院、纪检监察室、组织部、宣传部、维稳办、保卫处、网络信息中心、校医院、总务处、后勤服务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全校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任务;负责向省、市人民政府、省教育厅请示报
12、告。2.2 办事机构及其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指导学校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应急演练、应急队伍培训等应急体系建设,监督、检查各部门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情况,具体负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起草、实施和修订工作,协助领导小组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学校党政办公室。2.3 工作机构及其职责领导小组下设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等5个应急处置工作组。应急处置工作组主要职责为: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起草、实施和修订工作,贯彻落实领导小组有关决定事项;牵头组织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做好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1)社会
13、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分管维稳工作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院维稳办主任担任,成员由院党政办、人事处、计财处、科技处、学工处、团委、国际交流处,成教学院、教务处、纪检监察室、宣传部、维稳办、保卫处、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网络与信息中心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维稳办,负责日常工作。(2)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分管财务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计财处长担任,成员由院党政办、人事处、计财处、学工处、团委、纪检(监察室)、宣传部、总务处、维稳办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计财处,负责日常工作。(3)事故灾难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分管安全保卫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保卫处长担任,
14、成员由院党政办、计财处、学工处、团委、纪检(监察室)、宣传部、总务处、保卫处、维稳办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保卫处,负责日常工作。(4)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分管校医院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校医院院长担任,成员由院党政办、计财处、校医院、学工处、团委、宣传部、纪检(监察室)、保卫处、维稳办,后勤服务中心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校医院,负责日常工作。(5)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分管网络与信息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担任,成员由院党政办、科技处、计财处、教务处、成教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负责日常工作。3、预防预警机制3.1 预防3.1.
15、1 建立健全日常安全地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学校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3.1.2 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建立风险隐患排查台帐,并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3.1.3 加强各类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日常管理,依法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3.1.4 期对可能发生发展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整改措施。3.2 预警3.2.1 确定预警级别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划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11级(严重)、IH级(较重)、IV级(一般),分别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3.2.2 发布预警信息根据分析评估的结果,或有关主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的要求,按有关规定通过合理的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3.2.3 采取预警措施发布预警信息后,学校与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分类分级原则,采取预警措施。3.2.4 解除预警警报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应当按有关规定立即宣布解除警报,解除已经采取的相关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秩序。4、应急处置4.1 信息报告(1)事发后,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及其相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