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 第1单元 训练4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 第1单元 训练4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训练4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一、选择题1(每小题2分,共20分)1 .(2022.金华模考)汉代在公田的基础上推行屯田,屯田土地由政府所有或直接经营,铸币、盐铁生产及销售等也基本处于政府管控状态。这反映出汉代()A.经济出现转型B,官营手工业发达C.市场配置资源D.国家职能的加强2 .到目前为止,在西汉一些皇帝及王侯墓出土了不少铁农具,出土的各式铁农具如下表所示。西汉皇帝及王侯墓出土的铁农具简表墓葬出土铁农具汉景帝阳陵直口镭、桦冠等汉宣帝陵镰刀、直口镭、铲、犁桦永城西汉梁王陵园凹口镭、镰刀、蹶、镭等临淄西汉齐王陵园竖科锹、凹口镭、六角锄等据此可知,西汉时期()A.铸铁业由政府垄断经营B
2、.冶铁技术已走向成熟C.小农经济得到继续发展D.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3 .(2022.烟台三模)如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桐(车轮外周);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东汉()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4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汉代关中水利工程修建,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使得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下列与汉代关中水利事业相关的有()农民创造“井渠”开凿郑国渠王景治理黄河合理规划灌溉渠道
3、A.B.C.D.5 .(2023诸暨高三适应性考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拥有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如图装置主要用A.鼓风冶铁B.汲水灌溉C.转轮排字D.方向测定6 .汉代史书记载:“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买卖之。”该记载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B.官作铁器质量差C.实行铁业官营制度D.使用煤炭做燃料7 .(2023温州高三模拟)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旱滩坡纸、陕西浦桥纸等。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A.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8 .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C.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
4、D.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8 .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B. “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C.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D.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9 .(2022台州高三质量评估)中国书法的某种字体,改变了之前古汉字以曲线构型的特征,将圆润的线条改为方折对称的笔画,化圆为方,化弧为直,标志着汉字图案性的破坏,使汉字由古文字体系向今文字体系转换。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楷书10 .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
5、“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肯定了“以教为木”,否定“以法为本”,强调“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o该变革的重大影响在于()A.开启了以儒入法的历史进程B.奠定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理论基础C.助推了重视教育传统的形成D.迎来了新一轮的思想活跃局面二、选择题11(每小题3分,共15分)11.(2023杭州模拟)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C.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D.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12(2022金华十校模拟)有学者
6、认为,两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飞跃时期,这从当时农田耕种面积的不断扩大,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农田水利的普遍兴修等方面,都显示了出来。下列项中,能够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关中农民创造了一种“井渠”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出现了较为轻便的一牛挽犁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A.B.C.D.13 .论及古代某一科技成就,有学者称:“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下列关于这一科技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以纸张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B.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发明纸张“蔡侯纸”C.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D.经由波斯
7、传到西方,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条件14 .史记特设了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传,指出黄帝是中原各国和周边地区各族的共同祖先,追述了它们的先祖与中原国家彼此之间的早期联系。这反映了()A.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B.统治阶级宣扬华夷有别的观念C.中国古代各民族习俗礼仪各异D.司马迁具有华夏同源共祖观念15.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分别按地理方位撰写边疆民族史,如西南夷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等。据此可知,史记()A.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观念B.推动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C.折射出“华夷共祖”观念D.承担着维护封建大一统的重任三、非选择题(共30分)16.(15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
8、统王朝,都城设计及秦始皇陵都充分展现了古人的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书戴:“秦都咸阳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成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每到十月,天象恰恰与这一都城乃至整个天朝的布局完全吻合,这时的银河与渭水相应,离宫星座与阿房宫同经,阁道与经由牵牛桥通达阿房的驰道交相辉映,形成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一摘编自陈江风天文与人文:独异的华夏天文文化观念材料二秦始皇陵整个陵园像一幅都邑图。那高大的陵墓封土及封土下的地下宫殿,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的咸阳宫;陵墓周围的内外两重城垣,象征着都邑的宫城及外郭城。秦始皇生前住的咸阳城是驻有许多军队
9、保卫的,而陵园内则设有石铠甲坑、兵马俑坑。兵马俑坑内有陶俑、陶马约八千件,像个庞大的地下军团,来保卫其在冥间世界的安全和维护一统的江山。总之,地下王国是地上王国的再现。摘编自袁仲一秦兵马俑坑材料三兵马俑图片(局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设计都城的依据及其反映的主要理念。(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地下王国是地上王国的再现”所体现的设计思想及秦始皇陵的历史地位。(5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有学者认为“秦始皇陵是首都的象征,秦兵马俑是军队的象征”,试分析秦的军事行动对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作用。有学者认为“秦兵马俑是属于具有纪念碑性质的
10、建筑物”,试从艺术和历史两个角度论述秦兵马俑的“纪念碑性质”。(6分)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贸易通道,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这一话题,深圳翠园中学、肇庆中学(珠三角组)、揭阳一中和潮州金中(粤东组)的同学们展开了一次跨区域的交流。下表为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另U材料结论粤东组材料一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11,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缙而往。汉书地理志材料二拓林、黄岗、南澳、椁林、东里、达派、海门、神泉等处皆为出洋之口,巨舶往来海上,运载土货至广州及闽浙,或远达南洋日本,转往外货揄入。
11、饶宗颐潮州志实业志结论1:汉代已经开通海上丝绸之路。结论2:潮州地区港口众多,贸易范围广,产品远销海外珠三角组材料三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昧的陵墓。墓葬中最珍贵的是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炉和深篮色玻璃片。这些文物证明南越国早期或更前年代广州已与波斯和非洲东岸有海上贸易。材料四依历史阶段统计,广东先秦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有4处、秦汉13处、六朝5处、隋唐五代43处、宋元72处、明110处、清代188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类型及其文化遗产价值结论3:广州已经成为当时中外贸易的中心。结论4:史迹的数量代表历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程度(1)哪两个结论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同学们所使用涉及的史料哪些属于第一手史料?(3分)(2)本次研究交流的话题是“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请任选一个组别加入,列举出当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一处历史遗迹,同时谈谈你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