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SFTS)是我国于2009年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全年均可发病,多发于春、夏季。如不及时诊治,SFTS病死率可高达20%o为进一步规范SFTS临床诊疗工作,在2010年原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一、病原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属白蛉纤细病毒科(Phenuiviridae),班达病毒属(BandavirusGenus)z分类名为大别班
2、达病毒(DabieBandaVirus,DBVSFTSV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呈球形,表面为脂质双层包膜,有由糖蛋白形成的棘突。病毒基因组由大(L)中(MI小(三)三个片段组成,根据现有基因组序列分析,可聚集形成多个分支,呈现一定地理区域性聚集特征,尚无证据显示各分支病毒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SFTSV对脂质溶剂或去污剂以及强酸、碱、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6030分钟可灭活。在4。C环境中1周内感染性可保持稳定;256小时,物体表面的病毒仍具有感染性。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感染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可能为牛、羊、猫、犬和啮齿类动物。患者也可作为传染源,在发病后7
3、10天内血液中可分离到病毒。(二)传播途径。SFTSV主要经带毒长角血婢等媒介生物叮咬传播还可在无防护情况下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造成感染。(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五、临床表现潜伏期可能为12周,在人-人传播病例中,潜伏期多在69天。十、治疗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一)一般治疗。1.隔离。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有出血表现者尽量安排单间隔离。H-、预防在山区、丘陵及林地等流行区域从事生产、生活活动或旅游的人群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婢虫叮咬。在救治、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陪护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时佩戴外科口罩及一次性乳胶手套,进行气道操作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对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应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时做好清洁和消毒。患者转出、离院或死亡后进行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