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为进一步完善我区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中医药健康需求,根据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等精神,结合我区当前中医药服务的现状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目标通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基本形成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区中医院(镇中心卫生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基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区、乡、村”三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打造融合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推进设施设备逐步完善,人员配备日趋合理,管理运行更为规范,服务能
2、力明显提升,为广大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具体目标:到2023年,深化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市中医院等省市医院对我区开展中医结对帮扶,重点提升一老一小中医服务能力;区中医院(大门镇中心卫生院)实施中医药百科帮扶项目,中医药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全区培育中医优秀人才,打造中医特色科室,对中医的认可度显著提升。到2024年,优化全区中医药发展的职称晋升、薪酬待遇、进修学习等相关制度,把中医药发展融入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大做强做优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到2025年,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中医药治疗手段,不断拓展中医药治疗范围,更好地满足我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
3、疗服务需求。二、重点任务(一)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行动1.加强区人民医院学科建设。做强中医药特色学科。结对省市医院开展中医帮扶,并以中医肝胆病、中医脾胃病、中医不孕不育、中医骨伤等学科为重点,打造中医特色科室,实现中医科室品牌化、人员标签化;做强老年病科并增设中医儿科,提升一老一小”中医服务能力。做深中医药病房服务。融合中医骨伤、中医康复等二级学科内容,适时开设以中医诊疗为主的病房,提供中医康复、中医理疗、中西医结合诊疗等项目,优化中医药病房服务。做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依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区级基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
4、技术。2.提升区中医院服务能力。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加强区中医院(大门镇中心卫生院)病房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中医药服务设备条件,逐步开放全科及康复病床10张以上。提升诊疗服务能力。以建设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为抓手,优化内部医疗质控管理,建设“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等市级基层特色科室2个,进一步提升门急诊服务能力。3.扩充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强化基层中医能力建设。在服务人口较多的北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中医院(大门镇中心卫生院)创设旗舰中医馆,在基层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中医阁5家;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有中医师,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充实站室中医服务项目
5、。将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纳入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中,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基补当量,在各类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00%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二)夯实中医药人才队伍行动4.拓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育途径。加快人才培优。组织开展省级和市级基层名中医培育各1名,遴选区级名中医5名。实施定向培养。立足定向委培等政策,面向基层培养本科中医人才。全区三年新增中医类别医师6名以上,中医护理人员10名以上。深化规培路径。依托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市中医院等省市医院,做好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和转岗培训。鼓励西医中学。开展西学中”人才培
6、养,推进西学中”人员开展中医药服务,进一步做好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培养工作,多渠道补充中医人员。试点银龄计划。探索制定相应人才招引政策,面向全市返聘具备良好口碑的离退休名中医到区人民医院坐诊,进一步充实区人民医院中医团队。5.推动中医药人才服务基层。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建立倡导服务基层的职称评聘制度,医共体内中医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应当有累计1年以上服务于对口支援医疗机构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经历。优质人才上下流动。建立区人民医院中医师每周下沉离岛医疗机构的服务制度,大力推广中医云药房,进一步向下倾斜优质中医药资源。6,改善中医药人才发展环境。加大激励力度。提高中医适宜技术、中草药处方等
7、中医药服务的绩效当量系数,保障中医药人员合理待遇,激发提供中医药服务动力。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将中医药服务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中中医药内容分值占比不低于15%o(三)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行动7.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提供适宜技术服务。围绕青少年和妇女群体,提供近视、脊柱侧弯、肥胖及孕育调养、产后康复等适宜技术服务。优化家庭医生服务。将中医师纳入家庭医生团队,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中医康复等签约服务,推动中医康复技术进村(社区)、进家庭。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持续推进036个月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
8、中医药健康管理,开展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技术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覆盖率。8.提升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能力。开设治未病科和老年病科。在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大门镇中心卫生院)开设治未病科和老年病科,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推进治未病服务创新发展。研发针对未病”状态干预调养的膏方、热熨包、足浴包、茶饮包等系列健康干预产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中医治未病服务。9发展中医康复养老服务。加强康复科建设。区人民医院围绕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病和失能、失智、伤残等,制定运用中医康复方案和适宜技术,提高中医康复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供康
9、复养老服务。鼓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康复诊室和康复治疗区,不断扩展中医康养理疗项目,如国医堂、针灸推拿、中医药熏蒸、中医药健康咨询等,满足居民家门口的康复服务需求。(四)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行动10.深入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建设中医健康宣教基地。依托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大门镇中心卫生院)设置中医健康宣教基地,将中医药科普知识和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作为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加以推广。推进中医药普及进社区。在农村文化礼堂举办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建设3个以上中小学校园中医药文化角、5个以上社区老年中医药知识角。加强中医药科普队伍建设。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服务,每年开展相关科普培训6
10、场。11开展中医保健知识推广活动。广泛发动传统健身活动。学校根据实际将太极拳、八段锦等纳入中小学体育教育,广泛开展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组织武术协会、社区文技校、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及老年群体开展太极拳、八段锦成人教学活动。广泛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起居调养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提升中医药养生和治未病的认可度。12.推进基层中医药数字化建设。推动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依托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大门镇中心卫生院)智慧化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中医药服务流程。推广医共体中医云药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共建共享医共体中医信息化平台,全面提升医共体中医诊
11、疗服务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优化智慧健康站布局。充分利用已建成智慧健康站内的智慧健康一体机,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将优质中医医疗服务延伸到基层末端。(五)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行动13.推进中西医临床协同发展。强化考核引导。将中西医协同发展工作纳入区人民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评价,创新中西医协作医疗模式,推动中医药发展。优化中西医诊疗。在区人民医院组建以中医为一级科目的科室团队,将中医纳入病房和日常急会诊体系中,实施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升中西医康复培育。聚焦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伤残及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中医师康复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中医康复服务水平提升。14
12、强化中医药对口帮扶工作。紧抓中医“山海协作。紧抓山区海岛县中医院百科帮扶项目,与市中医院签订项目实施协议。开展重点专科帮扶。积极对接市中医院,加快补齐区中医院(大门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短板,帮扶建设中医内科、骨伤、康复和脾胃病等4个中医药特色专科。强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区人民医院下沉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协助区中医院(大门镇中心卫生院)提升急诊救治能力,开设病房服务。15.鼓励社会力量办中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机构。支持社会办的中医类别医疗机构,内设中医内科、骨科、儿科、妇科等特色优势明显学科,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护理院(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企业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
13、保证民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协助开办中医备案诊所。完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制度,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和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开办中医备案诊所。三、实施步骤(一)启动阶段(2023年1-3月)。制定市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动员部署全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工作。(二)实施阶段(2023年3月-2025年9月)。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各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研究提山各项工作任务年度目标,全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三)总结评估(2025年10-12月)。按照工作要求和目标,各相关部门对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情况
14、进行总结评估,交流工作经验,发现和推广典型。四、保障措施(一)加强职责落实。区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专科发展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区医保部门要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合理调整中医医疗技术服务项目和价格,促进中医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区卫健部门要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二)注重实施监管。各有关部门要做好提升行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定期对实施进度和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实施中的重要问题,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顺利实现。(三)强化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微信、电视、网络等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
15、传中医药服务工作。加强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报道,调动各方参与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浓厚氛围。附件: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推进计划表附件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推进计划表序号重点任务项目名称主要内容责任单位完成时间1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行动加强区人民医院学科建设1.深化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市中医院等省市医院,对我区开展中医结对帮扶。区卫生健康局2023年2.做强中医肝胆病、中医脾胃病、中医不孕不育、中医骨伤等中医药特色学科;做强老年病科并增设中医儿科,提升一老一小中医服务能力。2023年3.适时开设以中医诊疗为主的病房,提供中医康复、中医理疗、中西医结合诊疗等
16、项目,优化中医药病房服务。2025年4.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2023-202年提升区中医院服务能力5.加强区中医院(大门镇中心卫生院)病房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中医药服务设备条件,逐步开放全科及康复病床10张以上。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2023-202年6.建设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等市级基层特色科室2个。2023-202年扩充中医药服务网络7.北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中医院(大门镇中心卫生院)创设旗舰中医馆,在基层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中医阁5家,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有中医师,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2025年8.将村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