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制造业平台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6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春市制造业平台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6年).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宜春市制造业平台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推进全市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根据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西省打造升级版开发区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和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方案的通知(赣工强省小组办字(2022)39号),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以夯实承载力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推动工业园区优化升级,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平台、产业发展的
2、主载体、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二、发展目标到2026年,力争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宜春经开区锂电新能源、樟树医药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全市省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8000亿元;星级产业集群保持全省最多;宜春经开区获批锂电新能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省级产业基地实现全覆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省级综合评估全省第一。到2026年,生产性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生活性配套设施基本完善,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大园区+新城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全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所有工业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建
3、设取得突破,国家级绿色园区达到5个,省级绿色园区达到8个,工业园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园区发展相适应。三、主要任务1 .统筹规划引领。根据各地中长期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及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因素,从市级层面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国家级工业园区确定2-3个、省级工业园确定12个主导产业,其中1个为首位产业。首位产业(尤其是锂电新能源产业)相同的,精准定位各地重点发展的细分领域,明确各自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形成错位发展、区域协同、资源共享、集成推进的格局,加快构建1+3+N”现代化产业体系。2 .加快产业提能升级。各县市区(宜春经开区)要围绕本地首位产业、主导产业,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整合要素资
4、源,打造、升级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集聚明显、链条相对完整的省级及以上产业集群或基地。首位产业没有获批产业集群或基地的工业园区,要填补空缺,实现省级及以上产业集群或基地全覆盖。支持工业园区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完善工业园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和生态链,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实施铸链补链强链扩链,实现集群式产业链升级,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提能升级。3 .完善生产配套功能。围绕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建设、完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物流仓储、人才培训、创业孵化、电子商务、商务会展等生产经营性服务平台。推广主题产业园+标准厂房模
5、式,结合产业实际和自身需要建设标准厂房,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存量标准厂房使用率达到80%以上。加快推进工业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公共信息网络高速泛在、精细管理高效惠企、功能应用高度集成的智慧园区,加快工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国家级工业园区要创建一个国字号创新平台,省级工业园区要创建一个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4 .推动产城融合。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地上地下、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按照企业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工业园区整体品质,促进产城人文融合,着力打造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特别要按照便于为企业、群众提供服务的需求,统筹规划布局居住、餐饮、金融、商业、娱乐、教育、医
6、疗、交通、社区服务等功能网点,基本形成大园区+新城”公共服务网络,将工业园区建成产业工人的家园和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镇新区。5 .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园区建设,持续开展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废气专项治理、固废综合利用三大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全面治理废气、废渣。推动工业园区集中供气、供热,推广光伏发电、热电联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推进”节地增效行动,完善项目入园和退出机制,清理盘活僵尸项目和僵尸企业,积极探索”亩产论英雄”综合评价结果应用途径,着力提升亩产效益。四、组织保障1 .强化组织领导。实行市领导挂点园区制度,每个园区安排一名市党政领导挂点。充分发挥市工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作用,强化统筹协调、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2 .强化督促检查。按照目标要求,明确各工业园区相关工作推进进度和责任主体,实行月调度、季督查、年交账,定期组织工业园区开展互检互查,每年至少召开1次高规格的现场推进会。3 .强化考核评价。完善工业园区考核评价制度,除评出单项奖外,还要将工业园区发展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市县市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业高质量考核体系,强化考核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