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空间格局增强发展动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专题培训讲座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空间格局增强发展动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专题培训讲座讲稿.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优化空间格局,增强发展动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专题培训讲座讲稿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结合点,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向2035年,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塑空间格局,增添发展动能,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坚实支撑。一、深刻认识以人为核心
2、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一)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其过程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人口结构上,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提高;二是空间结构上,城镇数目的增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三是经济结构上,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四是社会结构上,城市文明、现代文明不断扩散,并辐射到农村。(二)全球城镇化及其发展历程近现代世界史可以看成是一个全球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从18世纪末开始工业革命的西欧开始,走向其他的地区,185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0%,率先进入城市社会;之后,法国、德国、美国等相继启动城市化进程,到二战结束,1950年英国达到79%的城市化水
3、平,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在此阶段皆成功地实现了高度的城市化,美国为64.2%,德国为64.7%,加拿大为60.9%,法国为55.2%,目前发达国家平均在80%左右。二战以后,以日本(从1950年的33%到1970年的70%)、韩国(I960年的28%至M990年74%)、墨西哥(1950年42.6%至2008年77.2%)及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城市化的主场转移到了中国,2009年全世界城市化水平超过50%,也就是说,世界从这一年进入城市时代。根据国际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当城镇化率在30%以下,称为城镇化初级阶段;当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时,称为城镇化中
4、级阶段;当城镇化率在70%以上时,称为城镇化高级阶段。(三)我国城镇化进程及其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过了三个阶段:19791984年城镇化恢复发展、19851994年城镇化稳步发展、1995年至今城镇化快速发展。1996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上(30.48%),之后全国城镇化率保持高速发展,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进入城市社会;到202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63.89%,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后期。1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1)大国城镇化。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我国是复杂程度很高、多样地貌类型
5、以及多民族的国家,东中西发展不均衡,因此它的模式、特征不一样,不均衡、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特点。(2)半城镇化。我国有64%的常住人口生活在城市,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人口处于半城市化,也就是在城市工作甚至在城市生活,可以说是一种两栖的群体,这样既带来社会的不公平,同时也把一个人的潜力抑制住了。(3)三是三农问题高度敏感条件下的城镇化。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城市的繁荣,另一方面是乡村的凋落,这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4)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政府对城市化的影响以及它的主导力量非常强大,国家方针和区域政策深刻影响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化的方向、重点和速度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发展效率,但是也导致市场
6、资源配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2.产生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到201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超过50%进入城市社会,其间也暴露出诸多问题。(1)经济结构失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协调,不少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转型升级慢,接续动能不足,还有许多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亟待改造提升。(2)“大城市病出现。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大城市过度扩张,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较慢,许多大城市交通拥挤、资源紧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困扰着城市的进步。(3)资源环境难以支撑。土地资源浪费过多,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比如,土
7、地成本快速上升,房地产价格高企;空气污染,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雾霾天气;城市河流污染等问题。(4)半城市化导致的社会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目前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4.38%,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6.2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8.48亿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27亿农业转移人口并没有城镇户籍,他们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保障以及失业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并不能真正享受城镇户籍人口的待遇,由此产生数以千万计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以及每年高达30亿人次的春运等社会问题。(5)乡村相对衰落。城乡之间不是对流的,它是单向的,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目前种地的主要劳动力都是
8、60岁左右的农民),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粮食进口率逐渐增高,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因此,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总的来看,过去的城镇化模式难以持续,我们唯一能走的是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和批示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推动新型城镇化作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3年12月,中央召开城镇化工
9、作会议,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首要任务;2014年3月,印发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了顶层设计;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2015年12月,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为城市规划建设搭建顶层设计;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顶层设计;2022年1月,国家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面向2035年明确新一轮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总的来看,新型城镇化不是以地为本的城镇化,也不是以经济为
10、本,而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其基本要义一定要落到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是质量型、内涵型的城镇化,而不是数量型、速度型的城镇化。其核心内涵体现在6个方面:1 .以人为本从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积极推进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关键是在提升和完善人的现代化素质中更具体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 城乡融合在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力求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链条、现代文明等向乡村延伸、扩散,进而实现城市与乡村深度融合。3 .协同高效通过集聚并高效配置人口、土地等传统资源要素以及人才、科技、信息、制度等新兴要素,实现在更大区域空间范围的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提
11、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4绿色低碳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致力干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4 智慧安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增强城市韧性为导向,用科技赋能城镇化发展,提高城乡发展的智慧化水平,完善生命安全保障体系,形成智慧、安全、健康的城乡发展格局。6 包容多元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镇,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全方位转变,能够全方位、多元化、无差别地共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二、理性看待我省新型城镇化的成效与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锚定发展目标、自我加压奋进,深入实施新型
12、城镇化战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质量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一)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7 城镇化稳步提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9936.6万人,人口总量全国第3,占全国人口的7%;城镇化率达到55.43%o20002010年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15.35个百分点,年均增速为1.54个百分点;2010-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16.91个百分点,年均增速1.6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呈加速发展态势。8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1)中原城市群属于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群之一,整体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国家十三五期间提
13、出重点打造全国19个城市群,十四五对19个城市群分别提出优化、壮大、培育的发展策略。2020年中原城市群总人口达1.6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7%,生产总值达8.13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8%.(2)郑州都市圈作为中原城市的核心,空间集聚能力持续增强。2020年,郑州都市圈(1+4)以全省9.6%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过30%的经济总量;2021年底,“扩容后的郑州都市圈(1+8)面积从过去的1.5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5.88万,人口增加到4670万、占全省的47.3%,GDP达到3.28万亿、占全省的55.7%。(3)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效果明显,在人口集聚和经济
14、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020年郑州以占全省12.68%的人口、创造了21.82%的GDPo从城镇化水平看,2000年、2010年和2020年郑州市城镇化率分别为55.05%、63.49%和78.4%,分别高出全省31.88、24.97和22.97个百分点,均居全省第一位,城镇化的龙头作用明显。(4)广大县级城市(县城)逐渐成为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承载单元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落户的主阵地。20102020年县级城市(县城)新增城镇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接近5%,高于市辖区的3.5%城镇人口年均增速。2020年,县级市、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56.05%、42.72%,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作为就地城镇
15、化的载体作用凸显。3综合交通体系对全省城镇体系的支撑作用显著提高郑州航空港、米字型高铁、三纵四横铁路干线网和京港澳、连霍等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网,形成支撑中原城市群、郑州都市圈和洛阳都市圈与周边地区连接的基本骨架,大大提升了对中部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全省已经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以京广线、陇海线为主轴的十字形城镇密集带。4 .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共规划开发区184个,区内工业增加值、利润、投资等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均超过60%,积极打造优势集群,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对全省城镇化起到显著的支撑作用。已初步形成装备制造、现代食品2个万亿级,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现代化工5个3000亿级
16、和现代轻纺、智能家居、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1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强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和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全省中小企业数量达55万多家,从业人员1310多万人。2021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64%o5 城镇功能品质显著提升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深入推进,供水、排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体系更加完善,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实现县城以上城区5G全覆盖,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达到1360G、居全国第3位。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连年下降,市政再生水利用量占污水处理量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