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docx(8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2023年11月前三第一章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基础条件第二节“十三五”生态修复工作成效第三节主要问题第四节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规划原则第三节规划目标第三章强化生态共保,守住廊道生态安全底线第一节重要生态空间保护第二节重要资源保护第三节强化生态共管第四节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第四章推进生态共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第一节长江生态廊道建设第二节嘉陵江生态廊道建设第三节乌江生态廊道建设第四节岷江生态廊道建设第五节涪江生态廊道建设第六节沱江生态廊道建设第五章促进生态共享,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第一节丰富生态产品第二节培育生
2、态产业第三节探索实现路径第六章重点工程部署第一节川渝毗邻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行动计划第二节城镇生态品质提升行动计划第三节乡村生态治理行动计划第四节河湖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第五节自然灾害防治行动计划第六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第七节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第八节支撑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第七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强化制度建设第三节强化资金筹措第四节严格监管评估第五节鼓励公众参与名词解释附图附表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等“六江”生态廊道是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天然纽带,具有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提升碳汇能力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串联成渝双核及46
3、个重要节点城市,是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血液命脉、生命活水,在助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工作任务,是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具体行动。为科学统筹“六江”生态廊道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着眼提升川渝两地跨区域、跨流域协同治理能力,共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有关规划,特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
4、该规划是20222035年川渝两地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开展生态共保、生态共建、生态共享的重要依据和空间指引。规划区范围主要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长江干流、嘉陵江干流、乌江干流、岷江干流、涪江干流、沱江干流的沿线乡镇(街道),共涉及四川省13个市53个县(市、区)333个乡镇(街道),重庆市26个区县(自治县)250个乡镇(街道),涉及总面积约3.51万平方公里。第一章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基础条件1.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较好。“六江”生态廊道地处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过渡带,地形起伏较大,自西向东总体呈“由高至低,再由低至高”的变化特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兼有高山、高原、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
5、,其中丘陵、平原占比56.96%,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和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中山占比38.54%,主要分布在长江四川段、沱江、岷江中上游和重庆渝东南、渝东北地区;高山、高原零星分布于岷江、沱江上游地区。规划区内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在16-18,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无霜期长,光热条件好,气候资源丰富。2,河流水系发达,水资源总量丰富。规划区内长江自西南流向东北,发育一级支流109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65条,长江干流与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和乌江总体形成不对称、向心的树枝状水系。年均水资源总量达1085亿立方米,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再向东面逐渐增多的空间
6、分布。在时间分布上,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每年5-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3.土壤类型多样,空间分异特征显著。规划区内成土条件复杂,拥有紫色土、黄壤、水稻土等众多土壤类型。其中,紫色土面积最大,占比44.26%,主要分布于长江、沱江、涪江和嘉陵江沿岸地区;水稻土面积占比25.18%,主要分布于长江屏山一涪陵段、岷江全线、沱江上游、涪江上游沿岸地区;黄壤面积占比11.11%,集中分布于乌江沿岸地区;黄棕壤、红壤等其余土壤面积占比19.45%O4,林地资源丰富,自然保护地分布广泛。规划区内林地规模为13894.1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39.56%,集中分布于长江屏山一叙州段
7、和涪陵一巫山段、岷江都江堰段、沱江绵竹段、涪江江油段及乌江全线地区,以乔木林地为主、占林地总面积的74.20%,灌木林地次之。共有国家公园1处、自然保护区12处、自然公园85处,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共2724.34平方公里。5 .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众多。规划区内拥有水杉、银杉、琪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及荷叶铁线蕨、丰都车前、疏花水柏枝等长江上游特有植物;拥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灰金丝猴、白唇鹿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以及圆筒吻蒯I、张氏餐、岩原鲤等38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其中,长江屏山一叙州段和万州一巫山段、岷江都江堰段、沱江绵竹段、涪江江油段及乌江全线地区,植被繁茂
8、,是重要的生物栖息地。6 .生态景观资源众多,以自然景观为主。规划区内分布有省(直辖市)级及以上等级风景名胜区48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在空间分布上,长江沿线地区风景名胜区分布最多、为15个,其次,岷江沿线地区9个、涪江沿线地区7个。在类型上,风景名胜区多以山岳类、江峡类、河流类等自然景观为主,另有少量古文化遗址类和历史纪念地等人文景观。7 .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生态保护价值突出。规划区内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交错分布,自然生态系统总规模为16746平方公里、占比47.69%,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规模最大、面积为11340平方公里。人工生态系统总规模为18372平方公里、占比5231%,
9、其中农田生态系统面积为14340平方公里、城镇生态系统面积为4032平方公里。在空间分布上,自然生态系统集中分布在长江屏山一叙州段和万州一巫山段,岷江龙池一青城山一都江堰段,沱江绵竹段,涪江江油段,以及乌江全线地区;人工生态系统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经济区以及重庆主城都市区,是城镇建设和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和重要区占比62.67%,主要分布在长江屏山一叙州段和云阳一巫山段、岷江都江堰段、沱江绵竹段、涪江江油段,以及乌江全线地区。8 .人口分布密集,社会经济活跃。规划区内2020年常住人口2804.11万人,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人口的29.21%,人口密集区域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经济
10、区和重庆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4097.71平方公里,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3.67%,城镇建设密集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四川成都周边的沱江、岷江中游以及重庆市中心城区的长江、嘉陵江沿线地区。2020年规划区内涉及县(市、区)的GDP总量为39451.88亿元,约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DP总量的62.6%o第二节十三五生态修复工作成效“十三五”期间,川渝两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大力推进水环境整治,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构
11、筑取得明显成效,为开展“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奠定坚实基础。1 .生态修复取得积极成效。四川省深入实施广安华釜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通过推行“1+1”修复模式,完成矿山修复、土地整治、森林提质、湖水净化等生态修复面积21万公顷;坚持化“废弃矿山”为“绿水青山”,全面构建矿山生态修复制度体系,累计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面积5000余公顷;全面完成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新增公园绿地面积累计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0%,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85.8%,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46万平方公里。重庆市顺利实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
12、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围绕“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治理目标,完成矿山修复、土地整治、营造林、湿地保护修复等生态修复面积4.6万公顷;基本健全矿山生态修复制度体系,累计完成历史遗留及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面积2938公顷,其中完成国家部署的长江经济带及主要支流10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面积2214公顷;全面完成1700万亩国土绿化提升任务,森林覆盖率提高至52.5%,较2015年提高7.1%;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935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1.5%o2 .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川渝两地着眼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重点小流域挂牌督办、消除劣V类
13、断面、三磷污染防治攻坚等专项行动,四川省87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8.9%,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重庆市42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在100%。3 .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四川省大力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县城)24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9平方米,建成区内生态空间占比逐步提高;累计实施土地整治规模达4900余万亩,城乡土地要素配置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人居环境逐步改善。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1+3”试点工作全部通过考核验收,全市达标建
14、设面积达421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24.2%;城市绿量大幅增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9%,新建各类城市公园600余个(含社区公园、游园),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成美丽宜居村庄300个、绿色示范村庄1500个。4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地票、林票等制度,不断深化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持续推动生态共建,探索建立了跨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工作机制,在大气、水、固体废物、环境应急、辐射安全、环境执法等领域签订多项合作协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污染治理、
15、生态系统修复治理联防共治取得明显进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5 .生态文明意识全面强化。地方法规标准体系持续健全,执法监管能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取得进展,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众合法环境权益得到依法维护,形成更加良好的生态文明法治环境。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文化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第三节主要问题1 .局部水土流失与石漠化问题突出。规划区内地形陡峭、土层浅薄、坡耕地分布广泛,极易形成水土流失,中度以上水土流失侵蚀面积达2659.9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长江屏山一叙州段和云
16、阳一奉节段,岷江乐山一宜宾段,沱江简阳一资阳段和内江一泸州段,乌江彭水一酉阳段,以及涪江、嘉陵江的中下游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且发育成熟,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达147.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长江云阳一巫山段和乌江全线地区。2 .林地质量整体不高。20152019年间林地退化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岷江中下游、沱江中游,以及涪江沿线地区。规划区内森林群落结构简单,树种单一,以马尾松和柏木为主,次生或人工针叶林约占森林面积的45%,抗风险能力不足,抗病虫害能力不高。3 .地质环境脆弱。规划区内岸坡稳定性差,消落区水位周期性涨落加剧了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达4395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12.52%。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6592个,主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