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发言材料: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助力高质量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发言材料: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助力高质量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篇发言材料: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助力高质量发展发言材料: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助力高质量发展按照局党组和人事科安排,我们通过集中领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以及公文写作等内容,通过实地参观,进一步学习了解我市民政系统的各项重点亮点工作,现就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简要发言。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方向。民政工作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救助、“一老一小”、婚姻殡葬、社区治理、慈善社工等重要的民生工程。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
2、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作为一名从事社会救助的民政工作者,我深切地体会到社会救助作为重要的民生兜底保障工程,直接服务于困难群众,关乎困难群众幸福冷暖,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救助、医疗救助、低保和困难家庭保障扶持措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在新时
3、代新征程里,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切实织密扎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明确目标任务,做好重点工作。今年以来,我立足岗位实际,协助配合科长做好城乡低保提标测算、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社会救助资金监管等文件起草及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等相关工作。2023年我市社会救助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和5.1%,达到每人每月882元和661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主动
4、发现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定期报告APP全面上线,社会救助信息化水平和精准性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将立足岗位,继续努力,履职尽责,协助配合科长做好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相关工作。今年下半年我市将出台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我将及时跟进并认真学习上级民政部门相关政策文件,对低保边缘家庭的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等内容进行学习研究,配合科长做好文件起草、征求意见等相关工作。指导旗县区充分发挥主动发现机制作用,加大对低保边缘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的摸排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三、立足岗位,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下一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好功夫,切实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加强学习
5、,增强本领。认真学习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低收入人口等社会救助政策制度和其他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的知识体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救助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工作作风。深入到旗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嘎查村,实地了解基层政策落实情况和工作情况,深入了解困难群实际生活状况和服务需求,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完成社会救助工作任务,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强化“有解思维”,增强责任担当。面对社会救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挑战考验,积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遇事多想怎么办,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积极为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6、贡献力量。发言材料: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助力高质量发展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勇担当、重创新、补短板、惠民生,稳步推动兜底保障、安幼养老、殡葬改革、基层治理等各项民政工作落实落地,充分发挥了普惠民生、服务社会、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为助推*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创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民生支持。该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民政厅多次授予“全省民政工作综合评估优秀单位”,荣获“全国节约型机关”“全
7、省文明单位”“全省八五普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等称号。一、党建引领发展篇党旗高扬高位推进党旗高扬,引领航向。近年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以党建工作领航铸魂,用心用情用力答好“民生答卷”,有效提升了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领导重视,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强化对民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制发了关于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连续*年将民政工作纳入对县市区考核内容,率先在省内市州成立了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社会组织发展指导中心、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民政重点项目现场调研,连续*年领办“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实事项目,组织开展了“温暖救助”“我为企业减
8、负担”等*件实事,为*民政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党旗高扬,夯实堡垒。市民政局坚持从思想上、组织上、队伍建设上持续深化党的建设。局党组坚持“抓党建是最大的政绩”,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用人看党建,指导各基层党组织以创建“四好”班子和“五好”党支部为目标,规范开展党建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锻造了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民政队伍。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诉求。二、民政项目建设篇项目加速幸福加码民政项目惠民生。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谋划和省民政厅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谋划建设民政项目*个,总
9、投资*.*亿元,已达成投资*.*亿元,争取纳入中央、省级项目储备库*个,开工建设*个,市殡仪服务中心、老年人养护中心等*个重点项目建成投用。2022年,全市实施民政重点项目*个,投资*.*亿元。*山人文纪念园,“智慧殡葬”应用系统,茅箭、张湾、*A级婚姻登记中心等一批项目已建成;“智慧社区”系统试点成效明显;市失能失智老人托养中心、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及*、*、*、*等*处综合性养老设施正加快建设。*民政项目建设经验,得到市政府充分肯定,省民政厅在全省推广。三、基本民生保障篇全面保障走在前列民生大事必作于细。市民政部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做到“应
10、保尽保、应兜尽兜”。目前全市共有兜底保障对象*万余名,今年已为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亿元。兜底保障坚如磐石。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兜底保障领导小组,连续*年将社会救助纳入党政绩效考评,每年不少于*次研究救助工作,实行“分区督办”“每季调度”,持续提升救助能力。2022年市委市政府在省内市州中率先制定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市民政、财政联合发文优化低保认定方式、提高四类重点对象补助水平,构建分层分类、兜底有力的社会救助体系;近*年来,全市低保、特困供养标准分别增长*%、*%。关爱服务创新发展。市主要领导推动,市县联动设立*万元的慈善救助基金,将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创新开展困难群众“户
11、户走到”和“六访六送关爱活动,覆盖率*96,解决问题*个,帮扶资金*.*万元。调整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挂帅主抓,构建“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未保工作格局。创新采用“一二三四”工作法,探索走出山区“三留守”关爱服务新路径,民政部在*蹲点调研并高度肯定,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经验”和“竹山模式”面向全国推广,*、*积极争创“全国未保示范县”。通过慈善救助、健康筛查、就业帮扶、文体活动、法律维权等方式关爱留守妇女的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慈善公益情满车城。近*年来,共募集慈善资金*.*亿元、物资*.*亿元,帮扶困难群众*万人次,市慈善总会获评全市唯一一家“*A级社会组织
12、”;销售福利彩票*亿元,完成销售目标进度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福彩公益金有效发挥了济困解难作用。四、基层社会治理篇共建共享开创新局基层治理筑牢民生根基。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以创新社会治理为引领,大力推动基层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助力城乡社区治理开创新局面。依托“*城市大脑”项目打造“智慧社区”,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健全基层治理“规范化”保障体系,指导所有社区全部组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并推动规范运行。大力实施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助推基层治理“标准化”建设。其中,竹溪县中峰镇樟扒沟村入选全国村级
13、议事协商实验试点,全市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个、全省百佳村(居)民委员会*个。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在组织保障上,率先在省内设立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和市社会组织发展指导中心,成立社会组织党组织*个,培树市物业管理协会“红色物业”、市律师协会“法润人心”、市社工联合党支部“红色营盘”等党建品牌,党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在机制上,率先在省内建立社会组织联席会议、联合执法、资金监管机制,推动社会组织领域“联席会商、联用数据、联动审批、联合监管、联防风险”。争取省级社会组织在*竹溪、*助力乡村振兴,帮扶资金*万元,支持了一批产业项目。推动社工体系协同推进。打造市县乡村“四级联
14、动”社会工作体系,推动“五社联动”高效实施、普惠群众。率先在省内成立市社会组织发展指导中心,*市、*区、*县、*县、*区、房县等地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个乡镇(街道)建立社会工作站,*个村(社区)建有社会工作室,编牢社会组织“服务网”。此外,在社工队伍建设上,发展社工组织*余家,建成社区社会组织*万余家,培育专业社工人才*名,全市注册志愿服务团队*支、志愿者达*.*万人,有力支持了社区减负增效。推动实现区划地名依法管理。率先在省内完成乡级界线勘定工作并通过省级验收;高效完成*市第四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完善地名公共服务,启动“智慧区划地名”建设和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提升建设专项行动;完成
15、*市地名辞库和市、县两级地名志编纂出版工作,深入开展地名管理条例和优秀地名文化宣传。五、基本社会服务篇便民利民精准发力保障基本民生,优化社会服务。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围绕社会关切加速发展,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基本社会服务,擦亮民生幸福底色。养老服务成效明显。突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科学编制*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专门出台了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并率先在省内制定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四同步”实施办法,加快修订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212035),有力强化养老领域政策支撑。深化养老服务改革,率先在省内探索开展“喘息服务”“时间银行”“智慧养老”等新模式,推进
16、家庭养老床位、社区老年人幸福食堂试点建设,打造全周期、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有各类养老机构*家,养老服务床位数达*.*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以上;城乡社区分别建有养老服务设施*个和*个,覆盖率分别达*%和*%。殡葬改革持续深化。提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主城区殡葬管理工作的通告等指导性文件。编制完成“*市殡葬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推动依法扩大火葬区。投资*.*亿元推动各地殡仪场馆建设,并建设城乡公益性公墓*个。投入资金*.*亿元治理散葬坟墓*.*万座,“青山挂白”现象基本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