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必要的常规注重平时的常规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必要的常规注重平时的常规训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每个音乐老师上课都有相同的经历:在上课过程中,有的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把音乐课当放松课。老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不得不被一次次的纪律整顿所打断。可想而知,这样40分钟的迷堂又有多少实效。中国有句古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所说的纪律、规矩,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必要的常规。我注重平时的常规训练。1、学生进教室的常规学生进入音乐专用教室上课必须提前排好队,有序进入。要做到不大声喧哗、不追跑,轻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如果有音乐或歌曲在播放,让学生养成聆听着音乐或歌曲自然走到位置上坐下,并安静地等待上课。2、歌唱的常规音乐课的歌唱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歌唱姿势一级轻声歌唱的丑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更好
2、地唱出歌曲的情感与美感。能根据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唱出歌曲的感情。3、聆听音乐的常规在欣赏乐曲、聆听歌曲时要求学生做到安静,不讲话,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可以用想象、自我陶醉,以及身体来表示,如闭眼想象、或有节奏地摇晃身体或做简单的动作,但不可妨碍他人的欣赏,培养学生安静聆听的好习惯。4、器乐练习的常规器乐进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要求学生在练习时才能打击乐器,练习时要注意姿势准确。演奏结束要轻放乐器,养成爱护乐器的好习惯。一、问题的提出良好的教学常规是教学有序进行的保证,没有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无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请看以下几节音乐课中的镜头:(镜头一)音乐活动
3、时,学生们异常活跃,教室里炸开了锅:有的叫、有的喊、有的跳一些调皮的学生甚至离开了座位,到处乱窜,尽管老师喊破了喉咙也很难让学生安静下来。(镜头二)欣赏音乐时,学生有的说话,有的做小动作,有的无精打采学生讲好的声音覆盖了音乐的声音。(镜头三)唱歌时一些学生扯着嗓子,摇头晃脑大声的演唱,给优美的歌曲增添了极不和谐的声音。(镜头四)教师说:把葫芦丝拿出来或把书收起来等话音还没落,教室里已成为吹奏葫芦丝或杂音的海洋,教师无法操纵局面,教师的声音声音再大也很难压住。以上种种情形我们很多老师都经历过。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的存在首先需要的是没有其他杂音的安静环境。如果没有这样作为前提,再优美的音乐也是杂
4、音。因此,音乐课堂教学特别需要有个控放自如、竟然有序的教学环境,能有计划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对教师上好一节音乐课,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训练内容和方法周密而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工作是确保教学能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所以,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目的是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老师有计划,有目的,要求明确,严格落实,持之以恒,从细节入手点滴渗透、循序渐进,常抓不懈才能形成。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1、明确音乐课堂常规要求。首先是课前准备,主要是要求学生认真做到:备好学具快、静、齐。其次是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
5、答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再次,要求学生知道并注意时刻保持良好的坐姿、朗读歌词的姿势、演唱歌曲的姿势、演奏课堂乐器的姿势(如乐器怎么拿?怎么演奏?怎么放)等。如:X聆听音乐的常规欣赏乐曲、聆听歌曲时要求学生做到安静、不讲话,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可以用想象、自我陶醉、以及用身体来表示,如闭眼睛形象音乐、摇晃身体有节走地做动作或手舞足蹈。派唱歌的常规我们音乐教师都明确音乐教学的任务不是为了教学生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更好地唱出歌曲的情感与美感。演唱时要求学生声音做到统一和谐,根据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唱出歌曲的感情。歌唱时思想集中、声音饱满、富有表情。2、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课堂常规放在音乐中
6、进行。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和其他学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不同点在于既要对学生进行站、立、坐、及排队、进出教室的训练,又要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练习。如:派学生进教室的常规当上课铃向后,要求学生不大声喧哗、不追跑随着音乐律动进教室,坐下后听音乐拍手,安定情绪。听上下行的音阶表示起立、坐下,通过师生问好歌达到融洽师生感情的目的。I=CB2/41234I5I15O|63OI5432I1Il(师)同学们好你好(师)你好张老师你好表演的常规音乐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我们音乐教师要抓住这样的的时机对学生提出表演时的具体要求,明确表演的目的。要求学生表
7、演时要有合作的精神,并紧紧抓住音乐的节奏、情绪进行表演。当学生表演结束时要进行适当的评价,使学生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由于学生在进行分组创编时特别兴奋,老师很难控制局面,于是我采用弹奏丰收之歌让学生随乐拍手做好。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按要求做好,老师能够收放自如。X乐器练习的常规为了提高学生的音准、音乐兴趣,乐器进课堂是非常必要的。上学期开始,四年级引进了葫芦丝教学。器乐教学在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或收放乐器时,学生会不听招呼,这给老师的组织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于是我在第一节器乐课教学时就规定学生将乐器统一放在座位的右边,老师讲解吹奏要领时要求学生将葫芦丝横放在腿上,学生在自由练习后或收放乐器时只要老师弹
8、奏歌曲小松鼠学生就知道该干什么,然后随着舒伯特摇篮曲优美的琴声伏在自己的座位上闭目休息,这样既能安定情绪,又使得课堂活而不乱,同时学生也得到了休息。3、持之以恒抓落实。(1)、抓典型。抓好的典型,也抓差的典型,奖优罚劣,表扬第一个按照老师要求做好的同学,以点带面,这样其它的同学就都能自觉地像第一位同学那样做好了。(2)、搞评比。就是在所教班级里面开展同学与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排与排之间执行课堂常规要求的比赛。我们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常采用多表扬激发音乐学习动机,规范课堂纪律。每一次学生进教室之前,我要求学生排好队,比一比谁排队时最快、最安静,每一节课我都进行评比。三、训练结果良好习惯的养成
9、得从小做起,从每堂课做起,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我用音乐与学生的约定越来越默契,使学生进入音乐室后所有的活动都在音乐中进行,在课堂上体现出了语言的音乐性,动作的音乐性以及课堂活动的音乐性。课堂常规教学是一节课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成功的课堂常规训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课堂常规不是束缚学生的手脚和嘴巴,让他们了无声息;课堂常规也不是把我们的学生训练得像军人一样规规矩矩的。所以,结合音乐元素,发挥音乐学科的优势,创设具有音乐学科特色的常规教学,关注每一次音乐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行为习惯的培养就十分有必要。例如:一、课前准备我要求
10、学生做到:1、带好指定的乐器进音乐教室。小学生年龄小,音乐课经常忘记带音乐书或者竖笛等一些课堂用具。怎样引导学生养成带齐用具的习惯呢?我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收到了显著效果。当学生没有带齐用具时,我并不呵斥他们,而是与他们拉钩钩,并用诚恳的语气说:“老师相信你,以后的音乐课一定会带齐。”在下一节课学生带齐学具时,我会马上奖励“守信用”小红旗一枚。每当这时,学生就会感到愉悦、满足,就会坚持带下去。同时采用集体的力量,相互约束。以小组为单位,如果本节课小组全部带齐学具,每人加发一枚“红旗”。2、进教室后静静聆听老师播放的课前乐曲,迅速进入音乐的情境。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和其他学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
11、不同之处。不同点在于既要对学生进行站、立、坐、及排队、进出教室的训练,又要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练习。如: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坐下后听音乐拍手,安定学生的情绪;听上行的音阶表示起立上课,通过师生问好歌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同时达到融洽师生感情的目的。我自编了一个问好歌与学生互动,在歌声中他们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调动,但让我十分头痛的就是,起立后大部分孩子都站不直,唱起歌来也摇摇晃晃,做动作更是很受影响,反复说了多遍,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有些学生这样已经成了习惯,而这些毛病在我看来是必须要改的。怎么办呢?于是我想到,在起立前就提出要求,“小头抬、小胸挺,
12、小脚踩地面”在站起来的前一刻,要把这句话默读几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所教的学生都能以正确的姿势进行演唱(奏)。用简短的音乐或有节奏感、乐律感的儿歌(人坐直。脚放平,胸挺起等),让学生安静坐好,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在充满音乐氛围的常规训练中逐渐牢固的形成。二、课中要求学生:1、保持良好的状态,如坐姿、发声的姿势、演唱歌曲的姿势、欣赏歌曲的姿势,演奏课堂乐器的姿势(如乐器怎么拿?怎么演奏?怎么放)等。演唱歌曲时的姿势必须正确,双手拿书,身体坐正。如果要进行律动,或是歌曲的即兴表演,也要把书平放到座位上,不准乱丢。2、认真听讲,大胆质疑,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在音
13、乐课上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学习行为中的闪光表现,寻找一切机会给予激励和肯定,如一个良好的坐姿,一次认真的欣赏他人的演唱,或一次专心的聆听音乐等,我均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甜甜的微笑,并奖予一颗红星,一朵小红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带着成功的喜悦,不断的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从而促使学生有形无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得以不断地巩固和发展。3、会使用音乐元素创造的课堂指令语,例如听到什么音乐知道该做什么,听到什么节奏知道有什么样的声势动作等等。会用耳朵听,唱歌时听老师钢琴的旋律,速度、音高要保持一致;提问时听同学的发言,不准随便插话,适时给予评价;欣赏时听录音,感受乐曲的情绪;合作时听伙伴的意见,学会与人交流。三、课后要求学生:1、分组整理好课本2、独立或积极寻求小伙伴完成老师布置的音乐活动,在下一节中进行演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