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工作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工作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工作调研报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致力于做好青年的思想宣传和引导工作。高校共青团是建立在高校的基层团组织,是高校思政宣传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抓手,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政教育的重要保障,在价值引领和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共青团工作中极其重要的领域。只有将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思政宣传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交融,才能保证党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全面落地生根。新媒体时代,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群体的培养教育、服务和价值引领,就必须着力开拓网络空间的新阵地,打造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
2、台的关键意见领袖,充分掌握网络空间中的话语优势,以不同话语方式和渠道引领主旋律、主流思想舆论,生产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产品,传递党的“温度”,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深入开展。一、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宣传工作的发展概况1.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背景。互联网发展加速了媒体转型、媒介融合的进程。伴随着技术“平权”,传播门槛不断降低,网络意见领袖成为社会思潮的“扩音器”和青年价值观的“路由器”,网络平台成为连接意见领袖和青年大众的关键节点。2011年11月,团中央学校部启动了“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主动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路径转型,开启了高校共青团全面进行新媒体建设的征程。201
3、2年7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多数高校共青团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将其作为团讯传递、共青团品牌建设、新闻宣传和价值引领的窗口。“两微”时代的到来成为高校共青团建设新媒体矩阵的开端。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鼓励高校加强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2019年以来,随着媒介形态的丰富化,短视频快速崛起,高校共青团拓展宣传阵地,将团的建设工作做到青年人群聚集地,形成立体、交叉、全覆盖的布局,为团学工作的新媒体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2.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宣传使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具有较强的媒介教育性。从横向上看,校团委与学工处、党宣等其他单
4、位新媒体在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开展双重宣传,进行多元互动;从纵向上看,构成了以校级共青团媒体为引领,学院和各类团组织媒体、班级为轴线的多级有效联动机制,网络宣传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价值引领方面,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和网络“青年大学习”等大型品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进行价值引领,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强化情感认同方面,高校团委新媒体平台通过线上发布“最美校园风景照评选”“校园十佳歌手人气大比拼”“校庆日为母校庆生”等主题活动资讯,营造爱校荣校的良好氛围,给予青年学子归属感与荣誉感。在知识培育和实践交流方面,高校团委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竞赛通知、团
5、学信息、实践公告,为大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二、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困境1.信息多元难控给舆情监管与舆论引导带来挑战。融媒体打通了传播渠道,不同意见的声音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碰撞,信息和多元化,信息资讯的可控难度加大。大学生会受到虚拟性、诱惑性、隐蔽性和环境不可预测性等影响,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相对薄弱,新媒体环境尤其是新浪微博、知乎这种开放式平台上可能出现意识形态波动,国民、公民意识下降,给高校共青团的监督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一旦出现基于特定事件或社会政治领域某些观点、态度的网络舆情,那么实时监控、及时引导、借势宣传的难度将会增大。2 .运营队伍专业度有待提高。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和管
6、理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既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目前各大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主力军是在校学生,学生担任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制作者和编辑,团委老师对平台内容进行把关审核。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在校生,在阅历、经验上仍有局限,对政策的解读和热点的追踪能力也有所欠缺,而且大部分学生不具备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背景,因此在新媒体运营过程中难免出现批漏。3 .渠道分散、定位模糊。高校新媒体运营主体多元,主要包括学校官方、学生组织和校园自媒体三类。例如部分高校近年来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出现了校广播台、校团委微信公众号、校团委微博、学院新媒体联动的态势,但这也只是
7、个别活动才发展起来的,对于日常活动,各新媒体的推送仍然没有做到内容互通,学校内部的媒体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削弱了整体宣传效果。在渠道定位上,“两微一网”逐渐成为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标配,资讯平台、短视频平台也受到高校青睐。但目前各渠道运营没有差异,同一个文案在不同平台无差别推送,一些推送未形成系列,品牌化意识较为淡薄。4,内容缺乏深度、表现力不足。青年学生更倾向于关注时尚娱乐、美食生活、社会热点等话题。而共青团新媒体作为宣传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若推送内容没有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相结合,势必削弱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与感召力。部分推送内容缺少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缺乏新意,很难引起学生的
8、共鸣,影响宣传效果。短视频领域也尚在探索阶段,选题不够活泼,内容质量不高,不能精准地抓住大学生的关注点。腾讯微校发布的高校新媒体观察报告显示,较多学生希望学校微信公众号更接地气,丰富校园服务功能,实现多功能一体化。此外,有部分高校发布内容虽以学生身边事为主,贴近了学生生活日常,但同质化现象严重,重复率较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不利于发挥其教育宣传的目的。三、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矩阵的传播策略1.完善顶层设计,加强队伍建设。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建设需要不断提高运营团队的专业水平,建设一支有媒介素养、互联网思维的学生队伍。在制度层面,要细化高校共青团主管和指导章程,设置新媒体工作室和相应的职能部门,
9、统筹运营一一校级团委及上级团组织打通各平台运营机制,扩大宣传覆盖面;下属的基层团组织侧重内容供给,提升宣传精准度。在队伍建设上,定期开展培训,邀请资深记者、编辑针对党宣主题进行新闻采写培训;邀请其他兄弟院校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工作室成员开展讲座、沙龙等交流活动。此外,鼓励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威望的团干部开通个人新媒体账号,作为意见领袖,层层引导和转化舆论。在全校层面鼓励广大学生踊跃投稿发声,让“用户生产内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传播链条当中。2 .搭建全网传播矩阵,革新可视化技术。高校共青团需要打造全网新媒体矩阵,加强自身品牌建设,通过校际线上互动,联动热点事件,扩大影响力。多渠道的分发模式可以使内
10、容传播更加广泛:微信公众号主导内向型宣传,微博主导外向型宣传,知乎更利于意见领袖的议程设置,B站则是青年新风尚与潮流文化的集散区,抖音、快手等平台短视频宣传效果要好。在融媒体的发展态势下,构建“短视频+校园”的生态服务圈。在开展校园活动时,前期可以通过H5搜集报名信息,宣传活动内容;活动中期,可以选取文字、动图、视频等形式在不同平台进行实时报道,注重场景化、现场化表达,在留言区互动,增强用户黏性;活动后期,可以用数据图表作总结归纳。在价值引领方面,可以通过微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创作思政微课、网络团校等文化产品,通过特色栏目、特色活动的常态化运营,打造独具本校特色的IPo3 .深耕传播内容,创新话语
11、体系,拓宽学生信息边界。高校共青团在进行宣传报道时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服务校团委和学校的大局工作。新媒体平台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调性,重构媒体宣传的话语体系,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将政治性和群众性教科书式语言和网络流行语、大道理和小故事结合起来,用更接地气的语言风格更好地传播正能量的内容。比如用“活出我的young!”“论靠谱青年的自我修养”这样的字眼去讲述青年榜样的精彩故事。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校媒体在创新校园文化内容传播的同时,也可以积极探索评论社会新闻事件,丰富校园内容,拓宽学生的信息边界。此外,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可以丰富校园服务功能,实现多功能
12、一体化,如信息查询、校园论坛、后勤报修、失物招领等,校园服务将成为高校新媒体平台的另一个重要职能。4 .建立完整的舆情反应机制,开展迅速、正向的舆论宣传引导工作。校园舆情往往由社会舆情催生,网络舆论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三观”。坚定的政治站位是高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的基石,也是高校在进行宣传报道时首要的价值准则。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舆情反应机制,由专人负责舆情监控,全时段监测,及时关注相关评论与私信,密切关注舆情动向。速度是舆情应对的决定性因素。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突发事件中的“黄金4小时媒体”,是指能产生快速舆论传播的网络媒体,在数小时内,就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有着重大
13、舆论影响的事件。在负面舆情发生之后,高校共青团新媒体要第一时间运用媒介资源,及时对外作权威性回应,引导舆论走向,取得话语权。在引导网络舆论时,应尽量援引权威来源、有新闻资质的党媒等官方言论,导向要符合团委新媒体职责定位,在对政策精准把握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切入角度,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共青团是青年人才的培养摇篮,新媒体时代为高校共青团的宣传效能提升带来了无限可能。高校共青团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培育、服务和价值引领,必须着力开拓网络空间新阵地,在制度建设、技术更新、渠道拓展、内容运营、舆情引导等方面发力,用不同话语方式引领主旋律、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生产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产品,引导大学生扣
14、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党委副书记2023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按照会议主题要求,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全面查摆不足、深入剖析原因、精心制定整改措施,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查摆出的主要问题(一)在理论学习方面。一是学习深度不够。平时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以完成规定集中学习为主,满足于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委会会中领学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钻研不够、把握不深,用得不够多,存在急用急学现象,坐下来系统研读原文时间较少,没有完全做到入脑入心。二是学用结合不充分。理论指导实践不够深入,在学以致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有时存在学用脱节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运用新思
15、想、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推动工作的举措不多、效率不高。(二)在政治素质方面。一是认识领悟不够深刻。对照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两个确立”中蕴含的科学内涵、阐释的深刻道理,学习思考得还不够全面透彻,有时把学习和体悟的重点聚焦在文字层面上,没有从思想认识层面做到融会贯通。二是理论宣贯还有差距。针对“两个确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方面内容,对分管领域干部的理论宣传不够全面、深刻,为了完成宣传任务,多以灌输式理论宣读为主,使个别党员干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真正形成广泛共识与行动指南,使“两个确立”的根本政治保证作用没有得到最大发挥。(三)在能力本领方面。一是党建工作创新性
16、不够。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开展办法不多、措施不够有力、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对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策不够多、不够有效。个别支部“三会一课”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新意,未将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充分融合,学习文件多,涉及业务提升等支部活动开展较少。二是支部工作督导考核不严。考虑到支部压力大,在落实制度上存在“宽松软”的情况,对支部的通报提醒多,绩效扣款少,导致支部工作督导力度不够。(四)在担当作为方面。一是基层调研不全面。深入一线调研的次数少,走访调研科室、支部有时流于形式、”蜻蜓点水”,“刨根问底”的精神不足,了解的情况不够全面、精确,没有把情况摸透、问题找准。二是为民服务能力还需提升。有些群众急难愁盼的工作未及时解决到位。(五)在工作作风方面。一是应对风险挑战的防范意识不强。面对风险挑战、薄弱环节等研判还不够,预案还不充分,措施还不够细化,风险防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直面困难的进取精神不足。随着年龄增长,进取精神有所懈怠,求稳思想有所抬头,工作中有时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