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611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60年来坚持实施劳动教育,近十年开始探索研究“新劳动教育”,在“劳动育人”方面成效显著。1958年秋,依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工作方针,立新师生利用校园周边的田地,自力更生,靠手提肩扛建起了一个小农园、一个果树园和一个红领巾饲养场,形成了劳动基地的雏形。学生们在田地里精耕细作,在饲养场里养鸡养猪养兔,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自此开始了漫长的跋涉。立新的“劳动育人”实践从以下场劳动、学工学农为主要形式,到明确提出“四个体味”“一懂十会三知道”的劳动教育目标,实

2、现了以“劳动”为重点到以“教育”为目的的转变。而从“劳动育人”到“新劳动教育”的历史跨跃则是对“劳动教育”课程化、体系化、理论化的综合提升,是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一次大胆拓展,更是一次以大课程观为统领,以构建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育人理念与课程实践为目标的应用尝试。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获得,是对立新实验小学近十年“新劳动教育”的探索与研究的肯定和褒奖。研究成果明确了“新劳动教育”理论内涵,确定了以行动力培养为目标,以课程化、序列化建设为重点,以在学生完整的生活空间中展开为策略的实践体系。成果将模拟场景下的动手实践,真实场景中的体验感悟,以及学习与生活、知识与应

3、用、现实与世界的链接等都纳入课程,最终形成了有序、稳定、完整的“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一、“新劳动教育”的提出面向实践育人、全面育人立新实验小学“劳动育人”办学思想的提出,始于对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教育方针的落实。“新劳动教育”提出则标志着立新的“劳动育人”走进了新时代,其理论初心与教育本质均指向于教育方针关于“实践育人”“全面育人”的要求。其一,直面教育问题,破解教育矛盾。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新劳动教育”,从本质上破解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三个“矛盾”。一是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传统认知与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二是二代

4、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与时代发展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三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再发展与城市小学现状之间的矛盾。其二,直击教育本质,关注全面育人。“新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运用学术性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走进社会生活,走进真实的世界,为学生的知识延伸与迁移提供情境,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完成实践任务提供平台,最终实现“深度学习”。其三,直指核心素养,专注理论落地。“新劳动教育”要为学生打好的“人生底色”其核心归于“行动力”的培养,行动力是“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源动力,行动力也促进学习力的发展,进而积累“人文底蕴”,激发“科学精神”,从而为学生形成

5、“核心素养”打下全面的基础。二、“新劳动教育”的架构一一在学生的全部生活中展开(一)“新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我们将“新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为:以行动力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对劳动教育实施课程化、体系化建设,实现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综合实践育人活动。其中既包含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也包括劳动教育对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还包括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核心地位,即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同时,“新劳动教育”还是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劳动精神、培育劳动文化的有效载体。其中两个关键点:一是“新劳动教育”要在学生完整的生活空间中展开,既有模拟场景下的动手实践,也有真实场景

6、中的体验感悟,更为学生提供了连接学习与生活、知识与应用、现实与世界的链接。二是“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已从“劳”转变为“动”,对学生“行动力”的培养是立新劳动育人的显著特征。(二)“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1990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打好人生第一底色”为题报道了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办学经验。从此,“打好人生底色”就成了立新小学的办学目标,并早已凝结成为立新人共同的教育理想。我们将“人生底色”的三个支点和行动力培养的三种途径概括为“自治、逸美、焕新”,并将其作为“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劳动自治,专注技术与能力。即通过劳动培养学生自我服务与服务他人的本领,满足自我成长的需要。自治,即自我管

7、理,关注自我规划与约束能力和“处群能力”,强调生存能力、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劳动逸美,专注情感与品味。即通过劳动培养对美的认知,培养美己美人的情怀和懂美会美的品味。逸美,表达的是人对生活质量、精神境界的追求,教育功能集中在培养人对自身及世界的美学认识。劳动焕新,专注改变与发展。即通过劳动培养创新创造的品质,树立想到即行动的研究意识和探索精神。焕,火光也。焕新就是点燃学生创新创造的火光,让儿童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在这里焕发活力。三、“新劳动教育”的实施坚持课程化、体系化建设目前立新的“新劳动教育”已形成以培养行动力为目标,建构了以认知、实践、创新为路径的“三类十门”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并融合了与

8、之相关的大型主题学习,学习的内容、形式与空间极其丰富。L构建三类十五门“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围绕学生的全部生活,我们创设了两种环境,即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与涵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整体运行诸要素的常态环境,让劳动教育进课堂、进家庭、进社会。“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自治、逸美、焕新”三类课程的实践序列就是在这两种环境中建构完成了。其中,自治类课程以观察、认知、实践为主要行动方式,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长、生活、生存需要与技能为主,开设自我服务课、技能训练课、校园实践课、家庭体验课、社会实践课;逸美类课程以实践感知、体验、欣赏为主要行动方式,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人文底蕴、艺术

9、特长、审美能力与生活情趣为主,开设国学礼仪课、民俗文化课、趣味游戏课、艺术品味课、健体训练课;焕新类课程以合作、探究、实践为主要行动方式,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质疑、发现探索能力为主,开设学科渗透课、基地观察课、科技普及课、班级创意课、科学研究课。三类十五门行动方式行动目的自治类课程自我服务课技能训练课校园实践课家庭体验课社会实践课观察、认知、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生长、生活、生存需要与技能为主逸美类课程国学礼仪课民俗文化课趣味游戏课艺术品味课健体训练课感知、欣赏、实践以培养学生人文底蕴、艺体特长、审美能力与生活情趣焕新类课程学科渗透课基地观察课科技普及课班级创意课科学研究课合作、探

10、究、实践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质疑、发现探索能力2.坚持因地制宜与科学开发相结合实施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本土化”原则,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学习方式以及师资队伍、软硬件配备等都从学情和校情出发,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应自身特点的劳动教育实施模式。在管理上,我们采取分工合作、扁平管理的方式,由德育副校长主抓劳动教育的全面工作,下设专职劳动主任,实行主任问责制、首席教师负责制,制定一日常规,对各类校本课程的授课教师实行月考核制,确保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基地建设上,我们坚持多元、立体、开放原则,建成了集“六园”“九室”“两院”为一体的校内实践基地,再配合涵盖各行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形

11、成了一个能够覆盖“学生全部生活”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概览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九室六园两院工厂、养殖场、院校、社区、驻军部队、市档案馆、图书馆、青少年宫蚁聚创客集团、乐高机器人集团、果蔬基地等数十家共建单位。A区B区果树园少年商学院花艺室创课室百花园果艺室陶艺室蔬菜园研培室布艺室农作物园少年科学院标本室烹饪区葡萄园木艺室小动物园在师资方面,我们采取招贤与培训双管齐下的方法,既培养原有教师的一技之长与面向社会招聘专业人才、聘请校外辅导员进班授课相结合,以满足“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中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在课时安排上,我们细化学生校内校外时间,制定“课表群”,让每门校本

12、课程都有的放矢。我们把学生的生活空间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切分:家庭生活时间校外社会生活时间学生的生活空间自由时间非自由时间自我服务课和家庭体验课安排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社会实践课和家庭体验课的部分内容在社会生活时间内进行,这三门校本课程基本在校外完成,我们学期初制定的课表以周或月为单位安排内容即可。校内的非自由时间包括每天各10分钟的晨读午说时间、20分钟的间操时间和每周四次的社团活动时间,以及升旗晨会、班会时间,自由时间则指其它的在校时间,比如课间、午休等时间。于是我们将艺术品味课、健体训练课、科学研究课安排在社团中进行,健体训练课的普及项目“篮球操”安排在了间操时间,国学礼仪课和民俗文化课利用了

13、晨读午说、班会、晨会时间,趣味游戏课则在课间10分钟进行,校园实践课则分成了班级实践岗位和校级实践岗位两部分,大部分学习内容都安排在了学生的校内自由时间里进行。这种“见缝插针”的安排让我们的课本课程“大课表”变成了“课表群”。在学生评价体系建设中,建立特长认定评价的三个途径:其一是以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为主的特长认定制度;其二是根据“我行故我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要求进行综合评价;其三是成果展示评价。表二:“我行故我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年级:一年级班级:学生:i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争星星级我劳会剪指甲、系鞋带)()土伯自治会系红领巾()动能自己背书包)行学习正确握笔书写()z、_A自自治每

14、天读书30分钟)()会按照课表整理书包)故我行治岗位自治会做值日生(扫地、擦黑板))()做纪律监督员()图书管理()服务自治学会分享(主动借东西给同学)()()不乱扔杂物、主动捡拾杂物)参与一次志愿者爱心活动)劳动逸美品德之美见到加长主动问好)伙伴间团结礼让()为长辈洗脚、捶背()工艺之美出一件班级创意课作品()()技能训练课一插花)玄会用小剪刀剪贴、剪纸)艺术之美参加一项艺术社团活动)()参加一次艺术展示活动参观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品位之美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表()会使用文明用语()参观校史馆()劳动焕新生活灵感作一幅树叶贴画)做个水果拼盘)布置自己的小房间)解决问题种植实验盆()()每周做一次“小讲师”()参与一次模拟职场体验活动)创新思维能做出一件废旧物品小发明)()参加次校级“创意作品大赛”()独立完成简单的科技课作品拼装主题研究观察秋天的园林)()观察种子与机物()了解霜降、冬至等节气)综合认证注:综合认证选择校园内五种常见花卉,以其花瓣(花萼)的数量标志学生完成目标的程度。四、“新劳动教育”的推广由己及他,辐射引领在成果形成后的近三年内,校长隋桂凤成为黑龙江省唯一入选教育部首批名校长“领航工程”的小学校长,教育部授牌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