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科四肢及骨盆骨折疾病诊疗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医学科四肢及骨盆骨折疾病诊疗技术.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急诊医学科四肢及骨盆骨折疾病诊疗技术骨折常发生在战争、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增高,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摔倒所致的靛部骨折、腕部骨折也日益增多。早期的诊断、正确的处理,可以使骨折患者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减少骨折的致残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一、骨折概论(一)骨折的定义骨皮质与骨松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其成因可由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二)骨折的常见类型根据骨折部位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将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的程度可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全骨折。完全性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形态又可分为横行骨折、短斜行骨折、长斜行骨折、螺旋骨折
2、、T形骨折、粉碎骨折、嵌插骨折和压缩骨折等。根据病因可分为外伤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和疲劳(应力性)骨折。(三)临床表现1 .全身表现(I)失血性休克:骨折部位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发性骨折,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并发重要内脏器官损伤常常可导致失血性休克。(2)发热:骨折后一般体温正常,出血量较大的骨折,如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血肿吸收时可出现低热。开放性骨折,出现高热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2 .局部表现(1)局部疼痛、肿胀、局部皮肤青紫和肢体功能障碍。(2)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骨折段移位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表现为肢体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
3、不正常的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四)辅助检查良好的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为诊断提供大量信息,骨折的X线检查一般应拍摄包括邻近一个关节的正、侧位片,某些特殊部位还应加摄一些特殊位置的X线片。CT三维成像技术,提供了直观的三维骨折影像,对治疗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五)诊断骨折诊断的基本要求是:尽早发现骨折,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程度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并对伤员的全身情况做出判断,据此制定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多数情况下,骨折不难诊断,特别是移位明显的骨折,根据患者受伤时的病史,仔细体检和X线摄片,一般就能确定骨折是否存在。但在以下情况时,容易出现漏诊:
4、嵌插骨折和不全骨折,疼痛与畸形常不明显,X线片有时也难以清楚显示。并发其他脏器损伤时,有时只重视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的诊治而遗漏了骨折。多处、多段骨折,有时只注意了症状明显部位的骨折,而忽视了症状不明显处的骨折。昏迷、醉酒、精神患者或智障人士、儿童、老年人、语言表达障碍的患者也容易造成漏诊。对于骨折的诊断,不应只限于骨折本身,同时应了解是否并发其他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创伤。其次应了解骨折本身对患者全身情况的影响。骨折对周围组织损伤的原因有两种:造成骨折的暴力同时引起的损伤。骨折后骨折断端和骨折片造成的损伤。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中最严重的是重要血管、神经的损伤,必须仔细检查,及时发现。(六)骨折的愈合过
5、程骨折后人体是以再生的形式修复,即骨折部最终能被新骨完全替代,恢复骨的原有结构和功能。和其他组织愈合不一样,骨折愈合后不会遗留瘢痕。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血供、力学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治疗方法和不同部位的骨折愈合过程各有特点。1 .骨折的愈合方式(1)间接愈合:在局部制动、不进行内固定、骨折端较稳定的情况下,骨折愈合经历其自然的发展过程。一般需先经过三个阶段: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改建塑型期。最后才被骨完全替代,称为二期愈合。(2)直接愈合:在完全解剖复位和绝对固定的条件下,骨折端之间发生直接愈合,或称一期愈合。X线片上表现为没有外骨痂形成,骨折线逐渐消失。2 .影响骨折愈合
6、的因素(1)全身因素:年龄:不同年龄骨折愈合差异很大,如新生儿股骨骨折2周可达坚固愈合,成人股骨骨折一般需3个月左右。儿童骨折愈合较快,老年人则所需时间更长。健康状况与伴发疾病:特别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恶性肿瘤及钙磷代谢紊乱,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2)局部因素:骨折的类型和数量:螺旋形和斜形骨折,骨折断面接触面大,愈合较快。横形骨折断面接触面小,愈合较慢。多发性骨折或多段性骨折,愈合较慢。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如胫骨干中、下1/3骨折骨折愈合较慢;股骨颈囊内骨折,股骨头血液供应几乎完全中断,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软组织损伤程度: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骨
7、折端的血液供应,影响骨折的愈合。软组织嵌入:组织嵌入两骨折端之间,阻碍了两骨折端的对合及接触,骨折难以愈合甚至不愈合。感染:局部感染可导致化脓性骨髓炎,出现软组织坏死和死骨形成,严重影响骨折愈合。(3)治疗方法的影响: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可损伤局部软组织和骨外膜,不利于骨折愈合,应予避免。开放复位时,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影响骨折段血供,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应在严格的手术指征情况下使用,并尽可能少地干扰和破坏局部血液供应。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地摘除碎骨片,造成骨质缺损,影响骨折愈合。骨折进行持续骨牵引治疗时,牵引力过大,可造成骨折段分离,并可因血管痉挛而致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骨折延
8、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固定不牢固,骨折处仍可受到剪力和旋转力的影响,干扰骨痂生长,不利于骨折愈合。过早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可能妨碍骨折部位的固定,影响骨折愈合。(七)并发症1 .全身并发症(1)休克:休克多见于多发性骨折、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和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引起休克。(2)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是造成多发性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也可以发生在髓腔内应用任何外科器械的手术患者。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机械和化学的联合作用为主,即髓腔中的中性脂肪滴进入血液后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产生纤维蛋白和其代谢产物诱发的血管内
9、凝血;同时白细胞血小板和脂肪滴互相聚集于肺部毛细血管而形成局部的机械性阻塞。另外入血的中性脂肪酸分解的游离脂肪酸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急性肺间质水肿,从而使肺部损害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发热和神志改变等。这些临床表现可在受伤后即刻出现,也可在于创伤后23d后出现。心动过速和呼吸急促是动脉低氧血症的直接表现。另可表现为嗜睡、烦躁、意识模糊直至昏迷。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咯血。动脉低氧血症是其一个重要特征,在早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胸部X线片可出现暴风雪样肺部渗出阴影。心电图可发现明显的S波、心律失常、T波倒置及右束支传导阻滞。脂肪栓塞综合
10、征的治疗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不必要的输液及受伤肢体的制动等。(3)挤压综合征:是一种肢体肌肉组织长时间受到持续挤压而造成的肢体肌肉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上表现为一种以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症和高钾血症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竭。本综合征多发生于地震、车祸、长时间应用抗休克裤、断肢再植术后失败、止血带应用时间过长、昏迷及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减压以后等。在肢体受压解除后数小时内应在补液的同时使用甘露醇和碱性利尿剂,以维持尿量8Ld,尿pH6.5,防止急性肾衰竭,尿液碱化应一直持续应用到尿液中不再存在肌红蛋白为止。受压肢体局部的筋膜切开减压术具有重要的治
11、疗作用,如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危及生命时,则应及时进行截肢术。(4)坠积性肺炎:多发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胸部活动受限,加上卧位使肺部分泌物难以排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5)泌尿系感染及结石:多见于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引起的瘫痪患者。由于此类患者尿潴留及长期留置导尿,很容易产生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2 .局部并发症(1)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肢体骨筋膜室组织的微循环和功能受到骨筋膜室内持续增高的压力影响而发生的综合征,可以造成肢体残废,重者危及生命。小腿和前臂是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常见的部位,任何原因造成的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都可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为下列两
12、大因素:1)骨筋膜室容积减少:筋膜缺损的修补术;过紧的捆扎;局部的压迫。3 )骨筋膜室内容物增加:出血、大血管损伤或出血性疾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缺血后肿胀、剧烈运动或骨科手术创伤等。毛细血管压力增加、剧烈运动、静脉阻塞、长腿绷带包扎。肌肉肥厚。渗出性浸润。肾病综合征。引起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骨筋膜室组织压力骤增,导致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出现缺血-水肿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肌肉、神经的不可逆的损害。典型的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疼痛(pain)、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nthesis)瘫痪(paralysis)和无脉(PUlSeless-ness)。骨筋膜间
13、室综合征的临床诊断较困难,因此直接测量骨筋膜间室内压力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临床诊断手段。在正常封闭的骨筋膜间室内的组织压为OkPa。当组织压高于患者舒张压的L334.OOkPa时,骨筋膜间室内组织发生异常的灌注和相对的缺血。当组织压上升至4.04.67kPa时,即有切开减压的手术指征。当组织压等于或超过患者的舒张压时,骨筋膜间室内已完全丧失有效组织血液灌注,即使此时远端脉搏仍然存在,也必须急诊切开减压。但必须指出,虽然组织压测定和其他一些客观检测方法在诊断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中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仔细的物理检查及密切的观察在早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一旦怀疑本综合征可能
14、发生,应立即去除石膏、夹板等影响循环的外在压迫,同时患肢应放置于心脏水平位,密切观察室内组织压的变化及肢体其他的症状和体征。当组织压持续升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不断加重时,应急诊进行筋膜切开减压术,其目的是抢救具有活力和功能的肢体,因此尽可能地充分减压,而不应该过多地考虑皮肤切口的长短。骨筋膜间室内的每块肌肉都应该仔细检查,肌外膜鞘也必须松解,根据减压当时神经损伤的程度决定是否需要神经的手术探查和减压。充分减压后,不缝合筋膜,如果肢体肿胀影响皮肤缝合,则敞开创口,待日后延期健合或植皮。肢体切开减压后,肌肉缺血坏死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其他酸性物质等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必须严
15、密观察可能出现的水与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肾衰竭、心律失常及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予截肢以抢救生命。(2)骨折的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骨折部位在应愈合的时间内未能愈合称为骨折延迟愈合。继续固定并加强功能锻炼,可望愈合。因固定不当,骨折局部经常活动,长时间后骨折修复活动停止,骨折端平滑,骨折间隙变宽,骨折端硬化形成假关节,骨髓腔闭塞,称为骨折不愈合。骨折未能通过复位达到解剖位置的愈合叫作畸形愈合。(3)缺血性骨坏死:又称骨缺血性坏死,即骨折后因循环障碍引起骨质坏死,如腕舟状骨骨折后舟状骨坏死,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及距骨骨折后距骨体坏死等。从病因学上,缺血性骨坏死可分为创伤性缺血性骨坏死
16、和非创伤性缺血性骨坏死,但其发病机制基本相同,都是由于在骨的某一区域的血管发生栓塞,引起局部骨组织的血液灌注下降或闭阻而导致局部骨坏死。处理方法是早期复位,固定较长时间,在骨坏死现象消失前不负重。后期可考虑关节融合或人工关节置换术。(4)周围神经损伤:对骨折伤员,都应检查患肢的运动和感觉,判断有无神经损伤。如肱骨干骨折,可损伤榜神经。肱骨内螺或内上踝骨折,可并发尺神经损伤。榜骨下端骨折可伤及正中神经。腓骨颈骨折可伤及腓总神经。骨折并发神经伤,应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决定进行神经探查或观察一段时间无恢复时再做探查手术。(5)创伤性关节炎: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可损伤关节软骨。一般认为损伤的关节软骨面之间的移位不应该超过关节软骨本身的厚度,否则将导致应力分布异常,骨折畸形愈合或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或导致负重力线的改变。以上因素均可造成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