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引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引导.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引导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高效学习、健康生活、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影响着其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还决定着后续学习与生活的效果和质量。学前期的幼儿尚未进入系统化的学习阶段,但是学习活动隐含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教学活动以及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中,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学习态度、情绪状态、注意力的持久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坚持性等因素组成了其学习活动时的基本方式,构成了幼儿学习习惯的基本要素。在大班阶段,为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
2、专注性和持久性等,交给幼儿正确的阅读、书写、握笔以及坐立的姿势,指导幼儿按照要求去翻阅图书,爱护图书和文具,不撕坏、涂抹图书和拆卸玩具等,养成认真、良好学习习惯,为幼儿进入系统化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2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无缝对接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由于幼儿认知、思维发展水平有限,幼儿园各种活动的进行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需要。因此,幼儿园各种活动的进行,往往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引导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激发其创造性,培养其思维能力。相对于幼儿园而言,小学一、二年级主要采用讲授法、讨
3、论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减少了幼儿的动手操作机会,还增加了刚刚步入小学幼儿的学习压力。因此,以游戏、儿歌等方式向说理方式的骤然转变,导致许多幼儿一时无法适应,在身体、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适量增加转变的“坡度”,避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骤变”现象,适当减少游戏和户外活动,适量增加手工、阅读图书等活动,多采用口头教学方式,强调系统文化知识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促使大班幼儿的思维由直观动作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而提前适应小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总之,幼儿教师应有意识地逐渐减少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并适时合
4、理地采用小学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幼儿逐渐适应小学的教学形式,从而为进入小学做好相关准备。3 .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浓厚兴趣培养幼儿对小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幼儿进入小学的强烈愿望,是促使大班幼儿顺利进入小学,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条件。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小学环境是陌生的,陌生的学习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容易使大班幼儿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对小学生活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因此,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激发幼儿进入小学的愿望,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对小学生活的紧张感、陌生感和焦虑感,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首先,教师应组织本班幼儿经常到附近小学进行参观,参观小学的教室、图书馆等,让大班幼儿熟悉小学的环境布置,了解小学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生活制度,增加幼儿对小学的熟悉度,减少陌生感。其次,幼儿教师可以邀请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幼儿回到幼儿园给大班幼儿讲解小学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对小学的认识。最后,打通幼儿园和小学交流合作渠道,举办各种作品展、交流会等,为幼儿园幼儿和小学生进行交流、对话创造合适的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