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护理风险警示标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护理风险警示标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儿科护理护理风险警示标识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对在医院医疗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或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护理安全管理能够积极有效预防和降低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1O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整体医疗护理安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科患儿日常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出现医护不良事件的概率更高,在儿科临床诊疗过程中制作警示标识标牌,正确、合理并恰当的使用,可以预防某些意外不良事件的发生,具备较强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可以在患儿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提高其安全性2。1资料与方法1.I一般资料。选取医院儿科2018年16月收治的住院患儿20
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儿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为29岁。观察组100例患儿中,男71例,女29例;年龄为28岁。1.2方法。对照组患儿未实行护理风险标识,观察组患儿予以相应护理风险标识。(1)警示标识的设计和制作:护理警示标识的设计应遵循原则主要为整体的协调性,包括颜色、字体及放置位置等,都要经过精心选择,要求整体统一,标识醒目清晰、实用且美观,文字图表及图片相结合,力求科学又直观,对护理人员起到提醒作用的同时,患儿及其家属也能从中了解基本护理常识,自觉遵守,更加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护理警示标识的主要类型有标牌、标签、警示语及条幅,根据位置及具体用途选
3、择其应用形式3。(2)警示标识的分类4,5o引导性标识:引导性标识是日常护理警示标识中最为常见的基础标识,多在墙面、地面等大面积位置放置,主要是运用提示语对患儿及其家属起到温馨提示的作用,如“地面湿滑,小心跌倒”或“小心台阶”“小心烫伤”等标识,对治疗区洗手间、开水间、电梯、安全出口、护士站等日常频繁应用场所进行引导,使整个医护管理更加人性化。人员标识: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为其佩戴腕带标识,从而使相关医护人员可以快速识别病患身份及基本信息。如患儿需要进行手术,手术开始前,疗区病房护理人员应与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交接清晰,根据患儿所佩戴腕带逐一核对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床号、手术部位等,详情
4、告知手术室护士,以免出现护理差错事件。药物警示标识:对患儿输液药物进行醒目标识,使医疗护理人员可以直观明确的了解其用药用途和用药时间,口服药、外用药、注射用药都要进行相应的颜色标识,清晰明了,避免产生用药差错问题。患儿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更为繁杂,药物种类多且易混淆,应提前采用不同形式的无菌标签对药物基本信息进行标识,以备使用。同时,患儿如有药物过敏现象,应特殊标识,治疗区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应与手术室护理人员交代清晰,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手术室警示标识:手术室有着异常严格的环境要求,其清洁度和消毒级别都有特殊要求,为避免手术室内感染等情况的发生,维持手术室的整体环境,要对整体区域进行颜色
5、划分警示标识。在无菌区,设置绿色标牌,在污染区,设置红色标牌。手术器械及设备也要进行相应防潮防水防燃等标识,做好手术器械和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6o1.3观察指标。(1)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根据医院儿科特点,制定出负荷特性的问卷调查表,包括红臀、误吸、坠床、皮肤损伤及用药错误等五项不良事件内容。统计两组患儿的发生率。(2)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医院根据儿科科室特点,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儿家属对医院儿科科室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x2对数据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
6、组患儿(P0.05)o见表1。2.2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o见表2。3讨论儿科患儿病情及发展有其特殊性,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单一注重专业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从而忽视医疗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护理风险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导致临床护理人员相应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提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据有关资料报道7,很多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护理细节处理不到位造成的安全隐患。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进行警示标识的设置,可以有效预防患儿护理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进一步保证临床患儿的康复进程和安全。与此同时,相应的护理警示标识可以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起到良好有效的警示和约束作用,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得到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也相应有很大进步,患儿及家属对整体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提升,护患关系得到良性发展,进而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救治水平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