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理及心血管的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生理及心血管的调节.ppt(6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二、二、血管生理血管生理(一)(一)动脉血压动脉血压(二)(二)静脉血压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与静脉回心血量(三)(三)微循环微循环(四)(四)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淋巴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淋巴循循环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掌握掌握 动脉血压形成及影响因素、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动脉血压形成及影响因素、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熟悉熟悉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素 (一)动脉血压(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概念及其正常值动脉血压的概念及其正常值 (1)概念:)概念:血压: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
2、的侧压力,也即压强(也即压强(图图4-11)动脉血压:动脉血压: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心室收缩时动脉压升到的最高值心室收缩时动脉压升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心室舒张时动脉压降到的最低值心室舒张时动脉压降到的最低值 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舒张压+1/3脉压脉压 (2)正常值)正常值 收缩压:收缩压:10012
3、0 mmHg 舒张压:舒张压:6080 mmHg 脉压:脉压:3040 mmHg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100 mmHg (3)高血压)高血压 成人安静时,舒张压持续超过成人安静时,舒张压持续超过90mmHg 40岁以下的人收缩压持续超过岁以下的人收缩压持续超过140 mmHg (4)低血压)低血压 舒张压低于舒张压低于60 mmHg 收缩压低于收缩压低于90 mmHg 2.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形成 (1)前提: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 (2)根本因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根本因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 在血液充盈的前提下,动脉血压的形成是心在血液充盈的前提下,
4、动脉血压的形成是心 脏射血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脏射血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3)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缓解血压,使缓解血压,使SP不致过高,不致过高,DP不致过低不致过低 使心室间断射血变成动脉内连续血流使心室间断射血变成动脉内连续血流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 心率和外周阻力不变,每搏输出量心率和外周阻力不变,每搏输出量,收缩压,收缩压 血液流速加快,舒张压升高不如收缩压升高明显血液流速加快,舒张压升高不如收缩压升高明显 收缩压主要反映心室的射血能力。收缩压主要反映心室的射血能力。(2)心率心率 心率心率
5、,心舒期缩短,心舒期内流至外周血量减少,心舒期缩短,心舒期内流至外周血量减少,心舒期末主动脉内存流的血量较多,舒张期血压升高。收心舒期末主动脉内存流的血量较多,舒张期血压升高。收缩压升高不如舒张压的升高明显,故脉压减少。缩压升高不如舒张压的升高明显,故脉压减少。心率减慢时,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下降,但舒张压下降心率减慢时,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下降,但舒张压下降更明显,故脉压增大。更明显,故脉压增大。心率的改变对舒张压影响较大。心率的改变对舒张压影响较大。(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使心舒期之末动脉内血量,使心舒期之末动脉内血量,以舒张,以舒张 压压为明显为明显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以舒张压
6、下降为明显,以舒张压下降为明显 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4)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比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比 血管容量不变时,循环血量增加可使动脉血压升高血管容量不变时,循环血量增加可使动脉血压升高 循环血量不变时,血管容量增加可使动脉血压降低循环血量不变时,血管容量增加可使动脉血压降低 (5)大动脉弹性:起缓冲血压的作用大动脉弹性:起缓冲血压的作用 4.动脉脉搏动脉脉搏 (1)动脉脉搏的概念动脉脉搏的概念 (2)检测脉搏的意义检测脉搏的意义 凡是能影响动脉血压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动凡是能影响动脉血压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动 脉脉搏的特性。所以,检查脉搏
7、的速度、幅脉脉搏的特性。所以,检查脉搏的速度、幅 度、硬度以及频率等,可以反映心脏的节律度、硬度以及频率等,可以反映心脏的节律 性、心缩力量和血管壁的机能状态等性、心缩力量和血管壁的机能状态等 1.静脉血压静脉血压 (1)外周静脉压: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2)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 心射血能力心射血能力或静脉回心血量或静脉回心血量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的测定意义:中心静脉压的测定意义:判断心功能判断心功能 指导输液指导输液(二)静脉血压与静
8、脉回心血量(二)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 2.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回心血量回心血量()2.心收缩力心收缩力 心收缩力心收缩力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心房血液流心房血液流 入心室加速入心室加速心房压心房压 回心血量回心血量 心收缩力心收缩力回心血量回心血量 3.体位改变:卧体位改变:卧立立回心血量回心血量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静脉泵(肌肉泵)静脉泵(肌肉泵)=骨骼肌静脉瓣骨骼肌静脉瓣 5.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1)吸气)吸气胸膜腔负压胸膜腔负压大静脉及右心房被牵拉大静脉及右心房被牵拉 扩张扩张中心静脉压中
9、心静脉压回心血量回心血量 (2)呼气)呼气回心血量回心血量(三)微循环(三)微循环1.微循环的组成(微循环的组成(图图4-13)(1)微循环的概念: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细血管)微循环的概念: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细血管 的血液循环称微循环的血液循环称微循环 (2)微循环的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微循环的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毛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毛 细血管、动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2.微循环的血液通路和功能(微循环的血液通路和功能(图图4-14)(1)迂回通路:微动脉)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毛细血管
10、前 括约肌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静脉微静脉 此通路迂回曲折,血流缓慢,真毛细血管相互交此通路迂回曲折,血流缓慢,真毛细血管相互交 织成网状,且真毛细血管壁较薄,通透性大,是织成网状,且真毛细血管壁较薄,通透性大,是 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物质交换的场所。的场所。(2)直捷通路:微动脉)直捷通路: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微静脉 多见于骨骼肌,主要作用是使多见于骨骼肌,主要作用是使部分血液快速通过部分血液快速通过 微循环而进入静脉微循环而进入静脉 (3)动)动-静脉短路:微动脉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微静脉 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在
11、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在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中发挥作用 3.微循环的调节微循环的调节 (1)神经调节:微动脉和微静脉均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神经调节:微动脉和微静脉均受交感缩血管神经 支配支配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活动,主要受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活动,主要受 体液中血管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体液中血管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的调节,决定营养通路血流量血管紧张素等)的调节,决定营养通路血流量(四)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淋巴循环(四)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淋巴循环 1.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图图4-1
12、5)组织液:分布在细胞间隙内,又称为组织间隙液,组织液:分布在细胞间隙内,又称为组织间隙液,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媒介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浆通过毛细血管管壁的滤出而形成组织液。组织血浆通过毛细血管管壁的滤出而形成组织液。组织 液形成后又被毛细血管壁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去,保液形成后又被毛细血管壁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去,保 持组织液量的动态平衡持组织液量的动态平衡 部位:真毛细血管部位:真毛细血管 动力:动力: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组织液胶体渗渗 透压)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约为血
13、浆胶体渗透压约为25 mmHg 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平均约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平均约30 mmHg 毛细血管静脉端血压约为毛细血管静脉端血压约为10 mmHg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约为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约为8 mmHg 组织液静水压约为组织液静水压约为1mmHg 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12 mmHg 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滤过压=8 mmHg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重吸收到血管中的途径有两条:组织液重吸收到血管中的途径有两条
14、:组织液约组织液约90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入血,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入血,其余其余10则进入毛细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则进入毛细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以后经淋巴循环汇入大静脉。以后经淋巴循环汇入大静脉。淋巴循环可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可把少量淋巴循环可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可把少量由血管透出的蛋白质类大分子物质运回血液。此外,当淋由血管透出的蛋白质类大分子物质运回血液。此外,当淋巴液流经淋巴结时,其中的细菌等异物可被淋巴结内的吞巴液流经淋巴结时,其中的细菌等异物可被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所吞噬。噬细胞所吞噬。2.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毛细血管血压
15、毛细血管血压生成生成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生成生成 如:肝、肾疾病和严重营养不良如:肝、肾疾病和严重营养不良 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回流受阻生成生成 淋巴回流受阻淋巴回流受阻水肿水肿 如:丝虫病引起淋巴管阻塞如:丝虫病引起淋巴管阻塞 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通透性生成生成 如:过敏反应、烧伤如:过敏反应、烧伤(一)(一)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二)(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三、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功能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功能掌握掌握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及肾上腺素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及肾上腺素 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了解了解 颈动脉体和主
16、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及肾素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及肾素-血管血管 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 1.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图图4-16)(1)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来源:脊髓来源:脊髓T1T5 支配:整个心脏支配:整个心脏 递质和受体:去甲肾上腺素(递质和受体:去甲肾上腺素(NE););受体受体 作用: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传导速度加快作用: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传导速度加快 机制(机制(图图4-17)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来源:延髓心迷走中枢来源:延髓心迷走中枢 支配:整个心脏(但心室较少)支配:整个心脏(但心室较少)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Ach););M受体受体 作用: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传导速度减慢作用: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传导速度减慢 机制(机制(图图4-18)(2)血管的神经支配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神经纤维(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支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