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发展思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以创新引领、数据驱动为路径,立足应用牵引、产业支撑两个工作要点,重点推进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互联网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五大数字产业发展,以数字化赋能驱动,助力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二)发展目标。到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
2、产总值比重超过10%,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整体发展水平领先。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实现全覆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步伐加快,有力助推农业现代化。通过强化数字技术引领,促进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构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普惠多元的服务产业新体系。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大幅提高。建成一批软件产业园,争创软件名园。新型产业竞争力领先,继续保持和拓展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全球领先优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数字生态更加完善。
3、建成一批对数字经济产业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设备连接数达到100万个,通信网络终端连接数超过1.6亿个,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在工业领域深度应用,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体系全面建成并持续迭代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完备。二、重点任务(一)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1 .加强关键数字技术研究。依托创新驱动平台和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运用完善科研攻关机制,集中攻克新型大带宽信号处理、大容量存储器设计、高端数控系统、三维设计、机械加工工艺仿真分析软件等一批关键核心数字技术,前瞻布局移动通信(6G)、太赫兹通信、类脑计算等前沿技术。2 .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应用。深入推进大
4、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文旅、农业、物流、电商、康养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开发一批数字技术应用行业解决方案。积极开展智慧文旅、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养老等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试点,分领域分区域打造一批行业应用样板。(二)壮大数字产品制造业。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太阳能光伏、物联网、智能传感器、增材制造、光子、民用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数字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配套水平。到2025年,将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数字产品制造业基地。(三)做强数字技术应用业。1.大数据与云计算。以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主场挖掘和培育大数据应用场景推
5、进大数据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融合应用。强化云计算示范应用,大力推动政务云、行业云发展。建设细分领域云服务平台,开发定制化云服务产品。培育一批大数据、云计算及网络安全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园区建设。3 .人工智能。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深度应用场景和高水平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加快发展先导区建设,完善提升产业园,完成公共基础平台开发部署,在农产品溯源等领域推动一批典型示范应用。推进元宇宙科创园、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加快建设元宇宙创新引领区。4 .信息技术服务。依托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及开
6、源软件开发平台等基础软件。大力发展交通、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基础工业软件、通用软件、行业软件和嵌入式应用软件。支持信息咨询设计、软件开发与测试、信息系统集成、运行维护、信息技术培训等企业发展壮大。5 .先进计算产业。推动超聚变全球总部、服务器生产基地、数字化转型研究院、生态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实施计算终端制造基地、记忆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提升服务器、计算机整机及配套产品产能,举办计算产业生态大会等活动,引进模组、存储、适配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广计算产品在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四)培育数据要素驱动业。1 .平台经济。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支持医药、化工等领域优势企业与
7、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协同制造平台、电商平台、物流平台;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结合、跨界业务融合新模式,在医疗、养老、教育、健康等领域建设生活服务平台。健全平台经济政策体系,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强化平台企业数据安全责任。2 .信息消费。鼓励企业发展面向高端定制化应用场景的智能家居产品+服务模式,推广新型数字家庭产品,支持普及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经济适用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信息终端。围绕出版传媒、知识服务、影视娱乐、动漫游戏等领域,大力发展数字内容衍生产品的生产与增值服务,拓展数字创意新服务、新业态。(五)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1 .实施智能制造引领工程。加快5G、人工智能、数字李生等数字技术
8、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有色、化工等重点产业智能化改造,新建100个左右智能工厂(智能车间)遴选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优秀场景,争创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发展工业互联网,聚焦细分行业、特定领域、产业集群,培育10个左右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围绕能源管理、节能降碳等典型场景,培育推广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和工业APP。2 .加速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快物流枢纽智能化改造,建设公铁智慧物流港、智慧物流产业园,创建智能仓储物流示范基地。构建完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提升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沉浸式数字文旅体验项目开发,升级文旅数字场景规模
9、和场景应用,建设一批智慧景区,完成100家景区客流、车流、预约数据与智慧文旅应用开放平台对接。3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推广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等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打造一批智慧田园、智慧果(菜)园等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完善提升现代农业装备等智慧农机平台,推动智能农机远程运维服务、农机大数据应用,提高农机信息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六)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研究建立对数据商和数据流通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主要职能、经营范围和运行模式等,强化对机构的监管。招引和培育一批数据资产、数据合规性、数据质量等专业化评估企业或机构,以及交易撮合、交易代理、专业咨询等服务企业或
10、机构,推动数据要素相关产业聚集和生态体系构建。加快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普查,制定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构建完善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三、重大工程(一)数字产业培育工程。1.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推广。制定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指导意见和智慧城市最小系统建设指南,选取试点开展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和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体系开发,并进行考核评价和授牌奖励。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重点打造3个数据治理、数据运营新型智慧城市样板。持续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工作,发布年度评价报告和典型应用案例。4 .培育大数据应用场景。面向工业数字化转型、重点行业领域大
11、数据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开展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评选和授牌奖励。到2023年,培育50个典型应用场景,2025年达到IOo个以上。5 .建设数据产品超市。搭建数据产品超市平台,遴选优秀大数据场景化应用案例,多形式开展数据产品、算法、数字软件、解决方案及存储能力、计算能力的供需对接,积极探索新型数据产品方式。(二)平台经济发展工程。1 .建设区域平台。各市(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际,支持有条件的区建设城市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应用基础、区块链赋能、城市信息模型等区域公共支撑平台,为政务服务、城市管理、便民服务提供数字技术基础支撑。2 .建设行业平台。持续推进车联网、智慧物流、智能制造公
12、共服务等行业平台建设和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3 三)工业互联网发展工程。1 .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二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按需租用存储、计算、网络等云资源,主动应用设计、生产、营销、办公等云上软件和数据服务,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探索发布设备上云绩效榜单和相关指数,引导企业有序规范推动重点工业设备上云。2 .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进省属国有企业建设一批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重点国有企业成立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建设工业互联网生态协同平台、工业互联网双碳平台。3 .加速标识解析规模应用推广。深化标识在设计、生产、服务等环节
13、应用,推动标识解析系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等融合发展。到2025年,建成3个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新增标识量不少于1亿。4 .培育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积极拓展5G应用场景,围绕教育、医疗、交通、文旅等行业细分领域,聚焦千亿产业目标丰富场景应用,打造一批5G示范场景应用,力争新增5G示范应用2个以上。面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力、采矿、钢铁等重点行业,打造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柔性生产制造、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等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引领5G技术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1 .开展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
14、诊断自对标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到2025年,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总数超过300家,参与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企业超过3000家。2 .积极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参照国家有关智能制造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标准要素。聚焦能源化工、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领域,每年遴选一批智能工厂纳入重点培育种子库。发挥专家服务团队和第三方专业机构作用,对重点培育入库工厂开展诊断服务。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认定工作,推广优秀案例。(五)产业大脑建设工程。1 .产业大脑建设试点。选择2-3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展试点,制定服务目录体系及指标体系,搭建产业大脑数据库,建设产业大脑平台,开展产业链上下
15、游企业运营状态数据采集、跟踪和分析。到2023年,初步建成2-3个产业大脑平台。2 .产业大脑建设推广。迭代升级产业大脑平台功能,推进政府端和企业端数据交换,进一步完善产业大脑建设指标体系和标准规范,形成建设指南。面向重点产业链,推广产业大脑平台,开展多元数据融合应用。到2025年,实现产业大脑平台规模化使用。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及时解决跨区域、跨领域的重大问题。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在政策、市场、监管、保障等方面加强部门联动,推动重大政策、重点工程落地。(二)强化要素保障。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工具与政策
16、工具,积极争取预算内金支持,加快数字经济政府引导落地运行,推动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工匠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启动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育2万名数字技能人才。(三)完善生态体系。鼓励成立数字经济产业细分领域协会,完善产业生态体系。依托区域大数据产业,组织定期开展技术交流、项目对接及培训,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四)大力培养人才。支持重点高校开展数字经济产业领域的新工科建设,促进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推动数字经济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加大复合型、实用型数字人才培养力度。(五)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数字产业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积极举办数字产业项目推介会、先进经验交流会、数字产业专家座谈会等活动,大力营造有利于数字产业发展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