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才培养评估实施方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人才培养评估实施方案2.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学人才培养评估实施方案2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的通知(琼教高20XX130号)精神,以及xx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总体规划的*安排,我院将于20XX年年底前接受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了切实做好迎评促建工作,推动学院又快又好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总结办学经验,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更新高等职业教育观念,进一步梳理和细化学院发展思路和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XX人才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的*创新,进一步适应XX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推动学院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教育部提出的“以评促
2、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评估方针为指导,要让其核心要求“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在学院*及全体师生员工中形成共识并落到实处,保证评估工作健康发展;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的精神,切实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二、评建工作目标总体目标:通过迎评促建,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内涵真正得到充实,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真正得到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院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为在“十四五”期间将我院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在省内外有一
3、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XX院校奠定坚实基础。(一)通过迎评促建,进一步明确学院办学定位的顶层设计,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XX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努力培育和提炼学院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大幅度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二)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台信息,全面、客观、深入查找分析我院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整改建设。通过一年半的迎评建设,务必实现全部7项主要评估指标、16项以上的关键评估要素以及7项以上的核心评估要素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确保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三)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XX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构建
4、为切入点,整合资源,加大对教学基本建设的投入和推进力度,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内涵建设进度。确保在接受正式评估之前,学院内涵建设重点项目和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达到或接近评估要求。(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加强教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充实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队伍、教辅队伍和督学队伍,建立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通过评建,促进全院教风、学风、管理水*、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迈上新台阶。三、评建工作原则和保障机制1、要处理好建设与评估的关系。按照“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核心要求,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扎扎实实地促改进、促建设、促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求真务实,力建内涵。2、要
5、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既要切实加强完善基本办学条件,更要重视学院教风、学风、管理水*、文化氛围等软件环境的改善,积极推进教学*,创新XX人才培养模式。3、处理好重点建设与全面改进的关系。在自评建设中,既要突出重点,对“关键评估要素”特别是“核心评估要素”要大力建设,加大对重点考察项目的整改力度,也要着眼于整体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要处理好*重视和群众参与的关系。学院*对评建工作要精心*,靠前指挥,推动评建方案落实到位;同时要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确保学院人人了解评估指标,人人参与评建工作,人人明确人才培养工作的内容、要求和职责。5、建立“*到位,责任到人,时限明
6、确,工作到位”的评估指标(任务)责任人*。各项目小组和各系(部)、处(室)要坚决服从学院评建*小组的指挥,不折不扣地接受学院布置的任务,按时、按量、按要求完成预定的建设项目,不拖学院评建工作后腿,不影响学院评建工作大局。6、建立院*督办和评建工作例会*。院*分工督办项目小组及各系(部)、处(室)的评建工作;学院评建*小组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评建办工作例会每两周召开一次,各项目小组和各系(部)、处(室)也要建立评建工作例会*。7、实行评建工作检查*和评建工作一票否决*。因自身原因导致工作延误或失误,将追究其*责任和工作责任,造成重大不良后果的单位或个人,将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对评建工作优秀单位和个人,学院将给予表彰奖励。8、在今明两年学院经费预算中编列内涵建设重点项目专项资金和评建工作专项经费。把当前制约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两大瓶颈作为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校企合作”*台建设作为全面开展内涵建设和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成立学院“校企合作”*小组,加大*力度,加强*导向,落实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