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海南省义务教育劳动教育教学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海南省义务教育劳动教育教学基本要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义务教育劳动教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劳动教育学科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发展,有效提高我省劳动教育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及海南省有关文件精神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内容,结合我省劳动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要求。一、劳动课程素养及目标劳动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一)核心素养内涵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
2、动精神,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L劳动观念是指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等方面的认知和总体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态度和情感。2 .劳动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与个体年龄及生理特点相适宜的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是个体的劳动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在劳动实践中的综合表现。3 .劳动习惯和品质是指通过经常性劳动实践形成的稳定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4 .劳动精神是指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劳动实践中秉持的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二)总目标一是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
3、动能力;三是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四是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三)学段目标小学学段按照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围绕课程总目标提出了基于学情的具体要求。二、计划与准备L制订劳动教学目标在明确劳动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及项目目标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劳动内容对应的具体任务群的课程内容要求,制订具体劳动教学目标。劳动教学目标的制订要精确、具体、可操作,力求最大限度反映劳动劳动实施的预期结果和学生身心方面的变化,注重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的有机融合。2 .选择劳动内容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考虑区域特点和学校劳动教育环境,把
4、握不同学段劳动素养培养要求,围绕体现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十个任务群,合理选择劳动内容。在选择和确定劳动内容与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体现劳动任务的系列化、综合化、科学化、体验性等特点,设计一系列劳动任务,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内容可参考附件海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清单)3 .确定劳动场域劳动场域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劳动内容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场域,包括劳动场所、工具设备、材料及劳动文化氛围等。劳动场所是指工厂、农场、专用教室等适合不同劳动项目的场所4 .明确劳动过程劳动过程可分为明确任务、劳动准备、制订计划、组织实施
5、、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5 .提炼劳动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避免单一、机械的劳动技能训练,避免简单的劳动知识讲解,避免缺少实践、过于泛化的考察探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项目操作方法是学生完成劳动任务、形成劳动感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设计劳动项目时,教师要对劳动项目
6、操作的主要方法加以提炼。三、课堂教学(一)劳动教学过程劳动课堂教学过程可分为明确任务、劳动准备、制订计划、组织实施、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L明确任务环节:学生全面了解劳动任务的目的、要求、成果形式、评价标准等,学会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指导学生有目的开展劳动,并清楚劳动过程安全事项。加强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2 .制订计划环节:要引导学生在统筹各种资源的前提下,确定劳动的程序和步骤,形成合理的劳动计划。围绕如何做的问题,注重示范与练习,让学生会劳动。强化规范意识,注重从最基本的程序学起,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每个步骤、环节都要精准到位。3 .劳动准备环节:要
7、让学生针对具体的劳动任务,了解和熟悉劳动工具与材料、劳动场所及劳动过程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等。注重从最基本的程序学起,明确每个步骤的先后顺序、操作要求,严守操作顺序和要求等规则,避免主观随意。要重视不同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兴趣和发展愿望,引导学生尝试和掌握更复杂的劳动操作程序和规范。同时,要强化质量意识,关注细节,以精细的劳动过程实现高质量的劳动成果。4 .组织实施环节:要让学生按照制订的劳动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劳动活动,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在劳动实践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术。加强劳动知识技能的引导,讲解要与启发思考、示范、练习等结合起来。在学生实际
8、演练和操作之前明确劳动内容的关键要点、关键步骤、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5,交流评价环节:交流评价环节围绕劳动价值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总结、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交流习惯。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劳动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会劳动的同时,体会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劳动素养发展,及时查漏补缺,将反思交流与改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二)其他注意事项L劳动周时间安排劳动周一般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也可以根据农业时令特点安排在夏季农忙时节或秋收时节等,还可以安排在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及爱
9、国卫生运动周等时间。劳动周一般每学年安排一次,具体时间可根据劳动周的内容设计和具体任务确定。劳动周的时间安排可以打破年级限制,进行统筹实施,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共同的劳动周活动中,互帮互学、合作建构,形成良好的劳动合作与竞争氛围,促进劳动育人价值的实现。2 .资源的利用统筹和利用好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现有资源。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及本校校情等,利用当地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生态园、茶艺馆、校史馆、研学基地等劳动教育资源和空间,开展个性化的劳动周活动。可结合校园科技节、校园文化节、校园劳动节等活动,也可通过组织全校劳动技能竞赛等方式,对劳动周进行系统、整体安排。另外统筹和利用好教师资源。除
10、了劳动教育专门师资外,可聘请不同行业的优秀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工人等担任指导教师。还可以多方优化和开发劳动教育资源。学校可优化设计劳动实践环境,如建设“校园生活馆”“快乐农场等。家庭可开辟阳台、露台“种植角”。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统筹,打通区域壁垒,共建共享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3 .规范服务性劳动激励评价机制激发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过程性评价,在平时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评价及时反馈,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收集整理有关制品、作品等,纳入到综合素质档案中;关注终结性评价,通过作品制作与技能展示评价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以反思清单或报告形式明确自身在劳动知
11、情意行等方面的进步情况。4 .完善服务性劳动保障机制提升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强化法规保障,保护中小学生志愿者合法权益,降低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法律风险;强化培训保障,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素养;强化经费保障,加大对中小学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支持,设立专项工作经费,为学生服务性劳动购买保险。通过完善保隙机制,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参与学校、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提高参与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实践的安全感、获得感。5 .保障劳动实践的安全合理安排劳动任务、强度、时长,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注重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
12、控预案的制订,以及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的建立,确保劳动课程安全有序实施。6 .指导家长通过家庭劳动巩固劳动学习指导家长在家庭劳动教育中将学校劳动课程内容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使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劳动课程建立关联,成为学校劳动课程不可或缺的应用和巩固环节。学校要根据本地、本校实际设计不同学段家庭劳动清单。四、作业设计与实施建议劳动作业的设计以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体现劳动的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总体目标,强调在劳动教育提质增效基础上,在劳动课堂之外布置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后积极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促进学生树立正
13、确的劳动观念,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报效国家,奉献社会。1 .注重劳动的实践特性劳动作业设计需体现劳动显著的实践性要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考虑区域特点和学校劳动教育环境,把握不同学段劳动素养发展要求,围绕三大类劳动的十大任务群,合理选择和确定实践项目内容,不得布置无关的书面作业。杜绝“假劳动”“纸上劳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展示等方式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2 .引导学生开展项目探索劳
14、动作业设计需立足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或体验,面向现实生活和真实世界,引导学生基于现实生活需要,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在完成综合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劳动素养淬炼。项目探索需强调规划设计意识,引导学生整体构思项目过程,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在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社会责任、合作交往、自我调节等社会性发展。学校要根据任务群特点和本地、本校实际,设计不同项目的劳动任务清单。3 .优化作业的内容体系劳动作业设计需加强课程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要从劳动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出发,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基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要精心选择衣、食、住、行、用等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有
15、助于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的内容,从农业的时令特点和区域产业特色出发,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内容同时注重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适当引入体现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现代劳动内容;还要选择合适的公益劳动内容,以及有助于学生形成社会服务系统认知和职业认同的现代服务业劳动内容。4 .综合调控劳动作业时长劳动作业设计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需遵循“家庭劳动日常化+学校劳动规范化+社会劳动多样化”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展示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
16、小学低年级每天劳动时间20分钟,围绕启蒙劳动意识、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等内容;小学中高年级每天劳动时间30分钟,围绕个人清洁卫生、分担家务、校内外公益劳动等内容;初中年级平均每天劳动时间40分钟,围绕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家政学习、社区服务、生产劳动等内容。组织学生每学年参加一次劳动周(校园劳动或校内外劳动等),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小学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初中学校兼顾校内外,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可根据农时需要适当安排农忙假。5 .统筹利用各方面劳动资源劳动作业设计需加强劳动资源统筹,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隙。一方面要统筹考虑学校已有的各种资源,例如:田园课程基地校可以将劳动与田园资源有效结合起来,设计田园劳作作业。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