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措施一、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触隔离主要是用于预防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CRE、CR-AB.艰难梭菌等的传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预防。(一)隔离标识为蓝色。应用蓝色三角形置于患者一览表右下角处,接触隔离标识牌挂患者床尾,蓝色圆形标识应粘贴病历夹上方。(二)尽量隔离于单间,条件受限时,同种病原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可安置在同一病房。(三)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必须戴手套。(四)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五)脱手套、隔离衣后,应进行手卫生
2、或手消毒。(六)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固定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次使用后须用含氯消毒制剂擦拭消毒。(七)患者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提前通知检查部门,且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隔离预防措施,接触的器械设备应清洁消毒。(八)限制探视人员,并嘱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九)对CRE、MRSA,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24h)均未培养出耐药菌,方可解除隔离。(十)患者出院后,应对隔离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进行终末消毒。二、飞沫传播预防措施患者确诊或可疑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SARS等疾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
3、飞沫传播隔离预防。(一)隔离标识为粉色。应用粉色三角形标识于患者一览表右下角处,飞沫隔离标识牌悬挂患者床头尾,粉色圆形标识应粘贴病历夹上方。(二)应收至感染性疾病科治疗。单间隔离,也可与相同病种、处于同病期的患者同居一室。应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三)患者外出检查时应佩戴外科口罩。(四)限制探视人员,并嘱咐探视者采取戴口罩、洗手或手消毒等措施。(五)医务人员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脱下并正确处理用后物品。2、与患者近距离(I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
4、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六)患者出院或转院后,应对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以及空气进行彻底消毒。三、空气传播预防控制措施患者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分枝杆菌、水痘、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要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一)隔离标识为黄色。应用黄色三角形置于患者一览表右下角处上,空气隔离标识牌悬挂患者床尾,黄色圆形标识应粘贴病历夹上方。(二)应专科收治,安置于负压病房,或单独房间;无条件时相同病原微生物感染患者可同住一室。(三)严格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患者外出检查时应佩戴外科口罩。(四)严格进行空气消毒。(五)医务人员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
5、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脱下,并正确处理用后物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2、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洗手或手消毒。四、保护性隔离将免疫力低下、粒细胞减少、早产儿等患者安置于保护性病房,实行保护隔离防护措施,以减少患者对环境中病原体的暴露。(一)患者安置在单独的病房内;尽可能的不与其他无关人员接触。(二)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正确穿戴口罩、帽子、隔离衣(接触患者面为清洁面);有上呼吸道感染时,不得进入隔离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隔离室;治疗、护理应有计划的集中进行,减少出入室的次数。(三)家属及访客尽量不进入隔离室内探视。必要时,应做好手卫生,并戴口罩;患呼吸道感染时,不得探视;不得携带鲜花、宠物入室。(四)病房环境管理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定期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五、其他途径传播性疾病:应根据疾病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与防护措施。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WS/T3H-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