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6971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中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编制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l)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2013)504号)、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和应急减排措施修订工作方案(环大气(2017)86号)、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

2、作的指导意见(环办大气函2018)875号)以及XX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XX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1. 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24中区域内出现重污染天气时中小学、幼儿园的应急工作。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200,即空气环境质量达到5级(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气污染。沙尘暴天气造成的环境空气污染不适用本预案。1.4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把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放在预防工作首位,认真做好重污染天气各项应急工作。(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市教育和体育局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对各学校幼儿园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

3、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各学校在市教体局的领导下,负责本学校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校(园)长是第一责任人。(3)快速反应,果断处理。接到重污染天气预警,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动态,积极落实相应应急处置措施。2组织体系2.1领导小组31中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陈勇任组长,王召军任副组长,各中层及班主任为成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预警组、应急处置组、信息公开和宣传组、医疗防护组、预备机动组。工作人员由教育和体育局各科室人员组成。2. 2工作小组职责1 .预警组(安保处)。负责根据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发布的预警信息等级,及时向教体局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

4、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等。2 .应急处置组(杨少华、金鹏)。其主要职责是针对重污染天气出现的校园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并及时向领导工作小组汇报。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发出紧急求援。3 .信息公开和宣传组(阎洪伟)。指导、协助学校做好重污染天气发生时的信息发布和学生及家长的解释说明工作,消除不稳定因素。负责重污染天气发生时的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等工作。4 .医疗防护组(阎洪伟)。负责协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救护等工作,指导和监督中小学及幼儿园实施健康防护工作。5 .预备机动组(张红新)。随时听候领导工作小组的调动使用。3预警和响应机制5.1 预警分级重污染天气预警统一以空气质量指数(A

5、QI)日均值为指标,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以AQl200持续天数作为各级别预警启动的基本条件,共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类预警。(1)黄色预警:预测AQl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短时出现重度污染、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2)橙色预警:预测AQl日均值200将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3)红色预警:预测AQl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l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或预测AQl日均值达到500。3. 1.2预警发布3. 市重污染天气指挥部应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教育和体育局值班

6、室工作人员接到预警后,要立即汇报领导工作小组,迅速向各学校传达。预警组负责根据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发布的预警信息等级,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4. 1.3预警解除与调整预警解除、预警等级的调整与预警发布的主体及程序保持一致。3.2应急响应3. 2.IIII级响应3.2 .L1启动条件:当发布黄色预警时,同时启动In级响应。3.3 L2响应措施:11I级响应时,应当至少采取以下措施: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开窗通风时间。中小学、幼儿园停止室外课程及活动,所耽误体育课可采取调课方式,以保证课程计划落实。3.2.2II级响应3.2.2.1启动条件:当发布橙色预警时,同时启动11级响应。

7、3.2.2.2响应措施:II级应急响应措施在执行HI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措施: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实行弹性上下学,在实行弹性山下学前,要确保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家长。应每周或每日做好学生入校(园)体检并做好跟踪记录,对出现异常状况的学生采取适当隔离措施,通知家长并及时上报市教体局。3.2.3I级响应措施3.2.31启动条件:当发布红色预警时,同时启动I级响应。3.2.3.2响应措施:I级应急响应措施在执行11级响应措施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中小学、幼儿园等实行临时停课,在临时停课前,各学校要指导学生科学安排自学计划,适当布置自学内容,可以安排网上学习或电话辅导。有留校学生的学校,学校应当

8、全天开放图书馆、运动馆等室内活动场所,安排组织好在校住宿学生室内活动,要安排专人负责安排好学生日常活动,待天气好转后另行安排时间补课。3.2.4应急响应终止根据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发布的调整预警级别、响应级别及响应措施信息。及时进行传达,预警解除后,应急响应自动终止。3.3信息报送预警信息发布4小时内,各学校要将本次应对重污染天气实施的具体措施情况报市教体局。应急响应期间,各学校于每日14时前将应急措施落实情况报市教体局,市教体局汇总后于当日15时前报市指挥部办公室。3.4总结评估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结束后,各学校要在应急响应终止3个工作日内对重污染天气应急状况进行总结、评估,并将应急响应评估

9、报告报送市教体局。4.应急保障4.1经费保障加大重污染天气应对资金投入力度,将重污染天气应急所需资金按规定程序列入预算,为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监督检查,以及应急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应急技术支持等各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4.2物资保障教体局和各学校应根据各自职能分工,配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应急物资和防护器材等硬件装备,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确保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顺利开展。4 .3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值守制度,健全通信和信息保障机制,明确重污染天气应急负责人和联络员,并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保证应急信息和指令的及时有效传达。5 .4人员保障学校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预备队。杨少华、

10、许建波、肖建东、胡孝明、张胜豪、宋洪英、门卫4. 5健康防护保障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让学生养成冬季户外戴口罩的习惯,不在雾霾等污染天气下运动,避免到人多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外出归来要及时清洗脸部及裸露皮肤,也可使用清水冲洗鼻腔。当出现咳嗽痰多、咽喉疼痛、呼吸道不畅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5监督管理5.1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明确演练目的、方式、参与人员、内容、规则以及场景等,重点检验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响应措施落实、监督检查执行等情况,演练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应急措施和机制。要在每年的冬季采暖期之前开展一次应急演练。5. 2宣教培训5. 2.1宣传教育宣传科

11、负责预警条件下应急宣传,全面宣传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和应急响应措施,密切关注学生、家长反映及社会舆论,及时积极正面引导舆论,回应家长质疑,动员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学校把对学生预防重污染天气的教育与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相结合,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加深学生对污染天气危害的认识及常见预防方法。要通过黑板报、宣付栏、校园广播、致家长的一封信、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形式加强预防污染天气的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必要的预防知识。要组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保护环境、预防污染天气、加强自我身体保护的意识。5. 2.2应急培训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培训制度,根据应急预案职责分工,制定培训计划。市教育和体育局负责组织学校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学校负责组织师生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5.3责任追究加大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各学校履职情况的监督,对违纪违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查处。6. 附则6.1 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重污染天气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制定,学校各成员要遵照执行。6.2 预案启动预案启动实施由领导小组组长决定。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和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安全,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便捷。6.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境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