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6031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痛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头痛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头痛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头痛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痛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头痛头痛是多种疾病的共有症状,其原因是极多的。既可由颅内病变及颅外的眼、耳、鼻、鼻旁窦的局部病变所引起,也可由全身情况如内科疾病以及精神因素所引起。急性发作的头痛见于颅内出血、中毒发热性疾病及腰穿后头痛等;慢性发作的头痛见于颅内占位病变、副鼻窦炎、牙病、头颅外伤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及复发性头痛如偏头痛等。中医学认为外感六淫,上扰清窍;情志刺激,肝阳偏亢;或气血阴精不足,不能上荣于脑;或跌仆损伤,瘀血停滞等,皆能引发头痛。本节讨论的重点为内伤杂病中以头痛为主症者。若因急性感染或五官疾患兼见头痛的,当辨病处理,病去则头痛自除。【诊断】1.头痛的部位前额痛多见于眼、鼻.、咽疾病或贫血和发热性疾病

2、;一侧痛多见于耳病及偏头痛;巅顶痛多见于神经官能症;枕部痛多见于高血压、脑部肿瘤;全头痛或部位不定的多见于脑震荡、动脉硬化、神经衰弱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 .头痛的时间下午或晚上痛甚的常为眼部疾病;清晨上午痛甚的常为副鼻窦炎;进行性加剧、持续不已的头痛,常为脑部肿瘤;如有头颅外伤史的,要考虑脑震荡;时作时止,间歇发作,多为偏头痛。3 .注意头痛的伴发症状偏头痛常伴恶心呕吐;脑部肿瘤可有反复呕吐;神经衰弱常有失眠;眼部疾病常有视力减退;耳鼻疾病常有局部流脓;感染性疾病常有发热,如兼呕吐的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 .要测量体温、血压,详细进行眼、耳、鼻、咽等的检查;并可作脑电图、脑血流图、头颅X

3、线摄片、头颅超声波等检查,必要时作CT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一、辨证论治辨证当从病程的长短和痛势的缓急分别虚实。实证发病急暴,痛势剧烈,持续不止,多为风寒、火热之邪上扰,或痰浊、瘀滞经络,治当祛邪为主。虚证病程较长,痛势较缓,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多为阴虚阳亢,或气血不足,不能上荣,治当补益。此外,当根据头痛部位和经络的关系,酌配引经药物。1.实证(1)风寒头痛:头部抽引掣痛,或拘急收紧,痛处不定,或见偏头痛,遇风受凉易发,得温可减轻,脉象弦,苔白滑。治法:祛风散寒。方药举例:川苜茶调散加减。川号5g,白芷5g,羌活5g,防风5g,薄荷(后下)5g,细辛2g,绿茶3g。加减:寒痛剧烈,加制草

4、乌、制川乌各5g,炙僵蚕10g(2)风火头痛:头额胀痛如裂,筋脉搏动跳痛,受热加重,目赤心烦,口渴喜饮,苔黄,脉数。治法:清散风火。方药举例:桑叶IOg,菊花IOg,白疾藜15g,钩藤15g,黄苓IOg,桅子IOg,篁荆子IOgo加减:痛甚,加白芷IOg,石膏30g。心烦易怒,口苦,苔黄腻,加龙胆草3g;便秘,加制大黄6g。此外,如头痛经久反复不愈,因痰瘀阻滞经脉的,当酌配化痰或行瘀的方药。如头晕重痛,呕吐痰涎,苔白腻的,可酌加搜风祛痰之药,如白附子5g,制南星5g,炙僵蚕10g,炙全蝎5g,法半夏10g;若痛如针刺,固定不移,舌质有紫气的,可酌加活血通络之药,如桃仁10g,红花5g,泽兰6g

5、,炮山甲10g,必要时可加麝香(吞服)0.15ge2.虚证(1)阴虚阳亢:头部昏晕疼痛,时轻时重,恼怒时疼痛加剧,目花,视物模糊,耳鸣,痛处多在巅顶或移动不定,口干,舌质红,脉细弦。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方药举例:杞菊地黄丸加减。生地黄12g,炙首乌12g,枸杞子10g,菊花10g,白英藜10g,白芍10g,珍珠母30g,牡蛎15g。加减:肝风偏盛,头部掣痛,目眩,耳鸣,去珍珠母,加决明子30g、钩藤15g,虚火偏旺,心烦,颔红,口苦,加黄柏5g,知母10g,丹皮IOgo(2)气血不足:头部绵绵定痛,疲劳则痛甚,头昏,两目干涩,面色萎黄,心慌,舌质淡,苔薄,脉细。治法:益气养血。方药举例:

6、当归10g,熟地黄12g,党参10g,白芍10g,川与3g,黄黄10g。加减:头昏目眩,加炙首乌12g,枸杞子10g。二、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口服液)每次5g(1支),每日2次。用于肝肾阴虚,风阳上亢头痛。龙胆泻肝丸每次5g,每日2次。用于肝火头痛。归脾丸每次5g,每日2次。用于气血不足之头痛。夏枯草膏每次15g,每日2次。用于肝火头痛,目赤,口苦。复方羊角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用于肝阳偏旺之头痛。三、简易方药川苜、白芷各10g,研末,每次3g,每日3次,或吹鼻,治头风头痛。苍耳子IOg(或苍耳草15g),煎服。治副鼻窦炎、鼻炎引起的头痛。全蝎、娱蚣等分研末,每次1.52g,每日2次。治慢性头痛有抽掣感。生川、草乌和熟川、草乌各3g,川苛5g,白芷10g,炙僵蚕10g,甘草3g,共研末,分作9包,每次1包,每日3次,清茶送下。治寒性头痛甚者。四、针灸疗法体针痛在前额:攒竹透鱼腰、合谷、上星。痛在两侧:太阳、外关、侠溪。痛在头顶:百会、行间。痛在后脑:风池、京骨、外关。耳针皮质下、神门、相应部位(枕,额,太阳,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